上一页院校排行首页

“唯分数论”不应引入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在高考“唯分数论”的指引下我国基础教育围绕着分数转,已严重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涌现;而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可以说是高考“唯分数论”的惯性延续,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价值观,折射出我国人才选拔与用人制度的弊端,已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趋势。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人才观、公正的评价观,否定“唯分数论”和“学历歧视”,而以“德才”作为人才衡量的根本标准。世间360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成就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特别是人的成才与成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高考分数、第一学历来评价人的才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校友会网连续6年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状元仅是“考场状元”,“职场状元”寥寥无几,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阶段迈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多元质量观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出现了“严进宽出”的态势,因此毕业生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其毕业后在职场上的职业表现。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如果将“唯分数论英雄”和“唯第一学历”错误观念作为指挥棒引入对大学办学质量特别是毕业生质量评价中,将误导高校忽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忽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严重伤害到非“211”、“985”工程高校师生,值得警惕。

  职场成就决定毕业生质量,关键看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职能,任何大学都肩负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双重任务。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毕业生质量是指学生毕业后社会对其工作综合能力表现的评价,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远期效果检验,检验毕业生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其毕业生在职场上所取得职业成就来体现的,毕业生质量关键在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程度,毕业生中社会认可的杰出和优秀人才的多少是评价一所大学毕业生质量的最准确、最合理、最公正的指标,体现出一所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业绩、社会贡献、社会地位、职业成就和社会认可程度,新生入学分数、毕业生人数和教师学术研究水平并非评价其毕业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纠正目前国内大学评价中的一些错误毕业生质量评价观念,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根据我国大学毕业生中政界学界商界等领域内得到社会与业界认可的杰出和优秀人才的分布情况,最新发布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100强,是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的自然延伸,旨在反映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毕业生质量,体现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地位、职业成就、社会贡献和社会认可程度,促进高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即将参加2013年高考的考生及家长选择大学、挑选专业和做好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北大清华毕业生质量最高,职业成就和社会地位最高

  榜单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表现最佳,毕业生质量最高,高居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100强榜首;清华大学位居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中国人民大学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浙江大学列第六,吉林大学居第七,武汉大学列第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居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学依次是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从上榜高校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高校毕业生质量最高,有17所大学上榜;江苏有12所,湖北和上海有8所,陕西有6所,安徽、广东、黑龙江、湖南、辽宁、山东和四川各有4所,重庆有3所,福建、河南、吉林、内蒙古、山西和天津各2所,甘肃、广西、江西、新疆、云南和浙江各1所。

  研究型大学毕业生质量最高,社会认可程度最高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从中国各类型大学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层次来看,研究型大学和专业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大都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以培育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毕业生大都处于社会职场中的金领、白领阶层,少部分更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人才,相对而言,毕业生的社会地位高、职业成就较高。而应用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则肩负着大众化教育的重担,其本科和专科教育实施的是大众化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职型人才。相对而言,其毕业生在社会职场中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岗位,大多属于职场的普通白领和蓝领等阶层,仅有少量成为职场金领。

  清华涌现杰出政要和亿万富豪,北大盛产学术大师

  报告显示,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上,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最多,有473人,雄居2013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309人,名列第二;中国人民大学有238人,位居第三;复旦大学有215人,列第四;南京大学有152人,居第五;2012年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有148人,列第六;浙江大学有144人,列第七;吉林大学有117人,列第八;武汉大学有113人,居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有93人,名列第十。

  在中国两院院士等培养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表现最佳,当选国内外院士校友人数均超过110人,堪称“中国院士摇篮”;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表现较佳,造就院士校友人数均在50人以上。在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培养方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优势最为明显,分别培养造就了182名和154名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领先优势突出,堪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家摇篮”。在政界杰出英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友表现最佳,杰出政要校友人数均在50人以上,堪称“中国政界英才摇篮”。 在商界领袖培养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校友表现最好,校友造富能力最强,培养和造就亿万富豪企业家校友钧超过70人,堪称“中国亿万富豪摇篮”, 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最为成功的大学和富豪校友捐赠最为慷慨的大学。

2013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2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办学类型

合计

杰出政要

两院院士

社会科学家

亿万富豪

1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473

55

147

182

89

2

清华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309

63

134

18

94

3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238

51

2

154

31

4

复旦大学

上海

综合研究型

215

23

84

60

48

5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研究型

152

14

68

48

22

6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148

8

115

15

10

7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研究型

144

12

40

19

73

8

吉林大学

吉林

综合研究型

117

39

31

38

9

9

武汉大学

湖北

综合研究型

113

7

29

56

21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综合研究型

93

23

52

3

15

11

南开大学

天津

综合研究型

81

21

16

32

12

14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

综合研究型

80

17

8

47

8

山东大学

山东

综合研究型

80

20

27

22

11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综合研究型

80

11

42

2

25

15

中山大学

广东

综合研究型

74

9

14

23

28

16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综合研究型

66

8

51

2

5

17

四川大学

四川

综合研究型

51

4

13

20

14

20

东南大学

江苏

综合研究型

50

7

28

4

11

厦门大学

福建

综合研究型

50

3

12

23

12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综合研究型

50

8

21

8

13

  富豪校友捐赠北大清华最多,中国人民大学紧随其后

  报告显示,1990年以来北京大学累计接收的校友捐赠总额最多,高达12.48亿元,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3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榜首,继续保持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总额最高纪录,同时保持着大学校友个人累计捐赠和单笔捐赠最高纪录。清华大学校友累计捐赠11.45亿,名列第二;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捐赠5.85亿,超越浙江大学升至第三;浙江大学校友捐赠5.79亿,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获校友5.18亿捐赠,上升至第五;华南理工大学校友累计捐赠2.72亿,名列第六;武汉大学校友捐赠2.69亿,下降2位列第七;厦门大学校友捐赠1.98亿,名列第八;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捐赠1.64亿,首次进入十强,列第九;中南大学校友累计捐赠1.26亿,位居第十。从各校累计接收的校友捐赠总额来看,全国有13所大学跻身中国校友捐赠“亿元俱乐部”。

2013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2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办学类型

2013大学排名

校友捐赠(元)

1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1

12.48亿

2

清华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2

11.45亿

3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12

5.85亿

4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研究型

4

5.79亿

5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研究型

6

5.18亿

6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综合研究型

27

2.72亿

7

武汉大学

湖北

综合研究型

9

2.69亿

8

厦门大学

福建

综合研究型

20

1.98亿

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综合研究型

11

1.64亿

10

中南大学

湖南

综合研究型

19

1.26亿

11

中山大学

广东

综合研究型

7

1.12亿

12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综合研究型

32

1.04亿

13

天津大学

天津

综合研究型

23

1.01亿

14

长安大学

陕西

综合研究型

46

8755万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24

7930万

16

暨南大学

广东

综合研究型

69

6602万

17

福州大学

福建

综合专业型

70

6267万

18

重庆大学

重庆

综合研究型

31

6050万

19

复旦大学

上海

综合研究型

3

5854万

2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综合研究型

28

5620万

  考生选大学挑专业首重学习能力和未来职业定位

  对于高考考生而言,其报考并就读的大学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将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成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副教授指出,对于立志将来从事较高层次专业技术工作的、而且拥有较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研究型大学;对于立志将来从事较高层次专业技术工作的、但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则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先选择与自己学习成绩相对应的学校,然后通过攻读研究生逐步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一般来说,考生选择学校的基本原则是,其学校的录取分数与自己的高考成绩相适应。对于同一类型的大学,可以参考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星级排名和综合排名等,相对而言,星级排名和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及其专业应该是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

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10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毕业生质量得分

2013全国排名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北京大学

北京

100.00

1

综合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2

清华大学

北京

86.71

2

综合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3

复旦大学

上海

79.95

3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77.36

12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5

南京大学

江苏

76.27

6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6

浙江大学

浙江

73.93

4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7

吉林大学

吉林

73.78

8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8

武汉大学

湖北

71.84

9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9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71.75

10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70.76

17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1

山东大学

山东

69.58

15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69.56

5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3

南开大学

天津

68.65

14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4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

68.10

16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67.68

18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6

中山大学

广东

67.36

7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67.30

11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8

四川大学

四川

67.06

13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9

东南大学

江苏

66.22

21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0

中南大学

湖南

65.62

19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65.02

25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64.95

24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64.94

28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4

天津大学

天津

64.80

23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5

兰州大学

甘肃

64.70

30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6

同济大学

上海

64.68

22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7

厦门大学

福建

64.60

20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64.49

26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8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64.49

32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0

东北大学

辽宁

63.73

33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63.51

39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2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63.43

38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3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3.12

34

综合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4

重庆大学

重庆

62.94

31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4

西北大学

陕西

62.94

42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6

湖南大学

湖南

62.89

29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7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62.64

78

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8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江苏

62.55

43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9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62.48

37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0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62.42

35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1

西南大学

重庆

62.36

48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62.36

55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3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2.29

52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4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62.25

27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5

北京协和医学

北京

62.24

36

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46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62.18

44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7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62.12

59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8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62.09

118

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9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61.97

41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49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61.97

85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61.96

50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61.95

57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3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61.79

65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54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61.62

61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61.57

90

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56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61.53

51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7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61.51

68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58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61.50

49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9

新疆大学

新疆

61.46

80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0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1.45

40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0

安徽大学

安徽

61.45

91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2

东华大学

上海

61.44

47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3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61.35

128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4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1.32

72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4

辽宁大学

辽宁

61.32

99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4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61.32

125

特色专业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67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61.31

45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8

云南大学

云南

61.29

56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9

湖北大学

湖北

61.19

143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61.18

60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0

河海大学

江苏

61.18

64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2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61.17

113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61.14

75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3

山西大学

山西

61.14

86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5

苏州大学

江苏

61.11

54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6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61.08

115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6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61.08

131

特色专业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6

扬州大学

江苏

61.08

102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61.03

57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9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61.03

53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8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61.00

105

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82

郑州大学

河南

60.99

63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3

福州大学

福建

60.93

70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4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60.92

74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5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60.91

95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5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60.91

77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7

湘潭大学

湖南

60.85

93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8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60.84

82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8

河南大学

河南

60.84

88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8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60.84

116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1

上海大学

上海

60.82

62

综合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1

南昌大学

江西

60.82

71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60.81

104

特色专业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94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60.79

99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5

广西大学

广西

60.75

81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6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60.74

88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6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60.74

 

特色专业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98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60.73

65

综合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60.72

186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9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60.72

212

综合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评价指标:

  学界: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邵逸夫奖、阿贝尔奖等世界级奖励;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成就奖、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欧美等外籍院士、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等国家级奖励与荣誉;毕业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提名论文、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

  商界:历年福布斯、胡润、新财富和南方周末等中国富豪榜上榜校友,捐赠在1000万以上的校友企业家等。

  政界:当选国家级和省部级等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校友等。

上一篇: 2013中国最佳大学排行榜 北大清华受状元青睐

下一篇: 2013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100强北大称雄清华第二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