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18

只有人人争做英雄,我们才会英雄辈出。——【奋斗担当】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广州市公办本科985一流大学
综合类教育部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20-84036491
院校简介

学校概况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伟人手创 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由世纪伟人 孙中山 先生亲手创办,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原名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 山 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 国首批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 10月 26日 ,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 孙中山 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成绩显著。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学校的历史是和一批大 师级的 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延揽名师,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执教于中山大学。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执教于中山医科大学。大师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中山大学这座科学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学科齐全 根深叶茂

中山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在南方的一个重镇。全校设有36个学院(直属系), 9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9个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7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生命科学与技术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1个,还有专业学位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34个。

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近130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00多人。教师队伍中各类学科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中山大学拥有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有着强大的医疗资源,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附属医院系统。全校共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馆内藏书529.63万册,除了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还有互联网信息浏览、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为师生员工迅速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学四个校区均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四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速率已达到千兆,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间实现了光缆连接,校园网的规模、用户数位居华南地区高校前列,是国内高校中网络铺设面最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园网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山大学依托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迄今为止,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其中包括7所学校的校际本科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申请前往这些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学子风华 桃李芬芳

中山大学现有本科生30000多人,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硕士研究生9000多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000多人,外国留学生近1500人。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素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宽松自主的氛围使得各级学生会和22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创意、尽情施展才华,营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动感的校园生活。暑假“三下乡”活动、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医学人文讲座、艺术与人生讲坛、科技艺术节、维纳斯歌手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意基金等几十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中大学子彰显个性、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大学子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获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会场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总决赛银奖,在葡萄牙举行的21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世界总决赛中我校管理学院暴风雪队获得世界总决赛冠军。2005年,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一等奖。2006年,我校Blackstone团队在 “IBM杯”中国高校SOA应用大赛中力夺冠军;我校学生获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冠军。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近几年来我校还连续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数学建模美国赛一等奖;我校两支参赛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我校学生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8年,我校P&T团队获得“IBM杯”全国大学生SOA业务流程建模竞赛决赛大中华区总冠军;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我校一直是中国六所传统强校之一,共10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第27届ACM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银奖,在第2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铜奖,成为大陆当年唯一获得奖牌的高校,在第30届竞赛中,出线资格队数在亚洲大学居第二,在第32届全球总决赛再创佳绩;我校作品IQ小博网获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罗鑫同学获选赴德参加第58届诺贝尔奖得主大会;我校传播与设计学院樊瑾同学以总分第二的成绩入选中国大学生北极(斯瓦尔巴德)考察队;等等。

建校80余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十余万人,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以上。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中国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校研究生就业情况保持稳定,就业满意度高。2006至2008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高等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公务员系统、国有重点企业等成为我校毕业研究生的主要择业对象。

特色项目

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类专业,选拔二年级学生进入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联合培养项目

与香港中文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香港理工大学(微电子学、化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旅游管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美国IUPUI(理论与应用力学)等合作培养的项目;采用“2+2”的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2年;香港或国外学习2年。

 

中法核工程

与技术学院与由五所法国著名工程师学校组成的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按照法国工程师的精英培养模式,开展与核能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于快速发展的核电产业;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大部分将用法语与中文教学;学制一般5年;成绩合格后将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能工程师证书学位”;开设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等。

 

卓越工程师计划

全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主要将面向信息科学、软件工程、微电子学等IT类学科专业,培养多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博雅学院

参考国外博雅学院的经验,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为4-5门,但每门课有大量阅读和作业;四年本科期间将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与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优秀者可获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者硕-博连读;开设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哲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哲学

数学

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工商管理

【全国顶尖专业】

生态学

工商管理

【国家特色专业】

微电子学

网络工程

临床医学

工商管理

汉语言文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

生物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软件工程

历史学

预防医学

会计学

哲学

人类学

生物技术

法医学

护理学

行政管理

硕/博士学科
博士

哲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心理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生态学

统计学

力学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特种医学

医学技术

护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硕士

哲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心理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生态学

统计学

力学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与核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城乡规划学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特种医学

医学技术

护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植物保护

博士后

生物学

物理学

基础医学

化学

数学

临床医学

工商管理

中国史

中国语言文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哲学

公共管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理论经济学

口腔医学

药学

力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海洋科学

地理学

外国语言文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信息与通信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光学工程

大气科学

心理学

政治学

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

生态学

世界史

考古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民族学

法学

地质学

特种医学

学费奖金

奖学金设置

中山大学设有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具体如下:

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每人一次性奖励8000元。2009年,我校共有474人获得该项奖学金,共计奖金379.2万。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2009年,我校共有1025人获得该项奖学金,共计奖金512.5万元。

优秀学生奖学金是由学校为在校优秀本科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其中,一等奖学金为2000元/人;二等奖学金为1500元/人;三等奖学金为1000元/人。

单项奖励金是由学校为在科学研究、社会公益、文艺、体育或社会工作等方面对校、院(系)有突出贡献的学生而设立。每人一次性奖励800元。

捐赠奖学金是由社会团体、个人等捐资为在校优秀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奖励金额由学校与捐赠者商定。2009年设有许崇清奖学金、佐丹奴奖学金、丰田奖学金等校、院(系)级49项捐赠奖学金,共有600多名本科生获奖。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中山大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了包括“奖、贷、助、补、减、免、勤”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立体资助体系。

一、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没人一次性奖励8000元。2008年,我校共有433人获得该项奖学金,共计奖金346.4万;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为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2008年,我校共有976人获得该项奖学金,共计奖金488万元。

优秀学生奖学金是由学校为优秀在校本科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其中,一等奖学金为2000元/人;二等奖学金为1500元/人;三等奖学金为1000元/人。2008年,我校共有1391人获得一等奖学金,2395人获得二等奖学金,3592人获得三等奖学金。

单项奖励金是由学校为在科学研究、社会公益、文艺、体育或社会工作等方面对校、院(系)有突出贡献的学生而设立。每年一次性奖励800元/人。2008年,我校有 705人获得单项奖励金。

捐赠奖学金是由社会团体、个人等捐资为在校优秀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奖励金额由学校与捐赠者商定。2008年设有许崇清奖学金、佐丹奴奖学金、丰田奖学金等校、院(系)级共有50 项,共有548名本科生获奖。

二、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在学校的帮助下自愿向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2008年共有1073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其中08级新生788人获得贷款。

三、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分年度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而提供的资助。依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别给予为 1000—3000元/人不等的经济资助。2008年共有2683名学生获得此项资助,共计402.4万元。

专项政府资助金是由教育部或广东省政府拨款分年度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提供的资助。2008年共有40412人次获得此项资助,共计338.3965万元。

捐赠助学金是由社会团体、个人等捐资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设立,资助金额由捐赠者与学校商定。2008年设有新鸿基地产郭式基金助学金、仲明助学金、香港道德会助学金等校、院(系)共22项,有2000人获得资助,共计557.418万元。

四、困难补助

一次性困难补助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拨款,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而设立的。补助金额和人数依据上级文件而定。

临时困难补助是由学校为家庭经济有临时困难的学生而设立。补助金额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一次不超过1000元。

五、减、免学费

一类为根据国家政策全免或部分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另一类由学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设立。原则上全免或减免当年学费3000元或2000元,1%的在校生可获减免资助。

六、勤工助学

学校优先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提供约4730个岗位,包括电脑资料录入、整理图书资料、行政工作助理等岗位,学生依据实际劳动时数获取劳动报酬,每月最高可达400元。

学校积极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的机会。

七、绿色通道

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优先办理入学手续。学校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给予相应的经济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 学校学生宿舍情况介绍 中山大学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服务宗旨, 为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提供更加便捷、及时、全面、周到、优质和实惠的服务。 广州南校区 南校区拥有38栋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寓,总建筑面积为179179平方米。房间4698个,其中带卫生间、阳台、风扇、电话、热水设备、光纤网络线接口、套式家具的单人间约900间,配有以上设备的包厢式家具双人间1700多间,四人、五人套间1300多间,价格在 1300-1500 元 / 学年/人。为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校区还设置了6人的经济型房源,价格750元/学年/人。全部公寓可同时容纳14000多学生入住,寓所内配备的生活设施齐备。 广州北校区 北校区目前拥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寓10栋,总建筑面积为54509平方米,房间1089间,其中带 卫生间、阳台、风扇、热水设备、光纤网络线接口、家具的房间有900间,总床位约5708个。学生住宿分别有4-8人/间,根据住宿情况,收费为750元-1200元/学年/人不等。 广州东校区 东校区依托大学城资源优势,共建有学生公寓 25栋, 总建筑面积 191000平方米, 每栋均为4人套间 ,住宿费: 1300元/学年/人(不包水电费)。内配有网络接口、电话、可直供热水、组合家具。可同时容纳16950名学生入住。 珠海校区 珠海校区有学生公寓19栋,总建筑面积125843平方米。每栋均为4人套间,住宿费为1300元/学年/人。学生宿舍具备写字台、单人床、单人衣柜、书架、坐椅、四人储物柜、饮水机、201电话、网线接口等设施,可同时容纳12392名学生入住。食堂

学校食堂情况介绍 中山大学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服务宗旨, 为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提供更加便捷、及时、全面、周到、优质和实惠的服务。 广州南校区 南校区有学一、学五、春晖园、清真等6个膳堂,食堂面积为13504平方米,共有餐位5380个。主要经营大众伙食,菜式南北结合,兼顾少数民族,每餐供应的品种上百个。另设有丰俭由人的小炒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对象。 广州北校区 北校区共有学生食堂三个,教工餐厅和西餐厅各一个, 共有餐位2578个。各膳堂饭菜价格适宜,丰俭由人,菜式品种丰富。 广州东校区 东校区共有8个餐饮单位,总面积为26000平方米,可提供餐位9000个,其中位于教学区的君城湖畔餐厅共有828平方米,380个餐位。餐饮单位以经营大众伙食为主,同时辅以多层次经营服务项目,包括特色风味小吃、各式即点小炒、自选快餐、会议围餐等,为广大师生提供多样的选择。大众伙食的菜式价位为0.5元至3元不等,主要以1.5元至2.5元的菜式为主,丰俭由人。 珠海校区 食堂有清真餐厅、榕园一食堂、榕园二食堂、学一食堂、岁月湖餐厅、行政楼二楼餐厅等6个饭堂,总建筑面积12880平方米,共有餐位3964个。饭堂价格档次为低档价位菜式(1.5元以下)占20%,中档价位菜式(1.5元~2.5元)占60%、其他菜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