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7

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北京市公办本科小985
理工类教育部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10-62325294
院校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建校六十八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9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宝武集团、河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

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36万余册(件)。定期出版《工程科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融合创新研究院、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组成。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3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器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2019年,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行列。

截至2019年底,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545人,各类研究生11042人(其中硕士生7570人、博士生3472人),国际学生876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40570人。在站博士后270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338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5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798人,其中专任教师1851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双聘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3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19年底,共申请专利8963项,授权专利5523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81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列全国高校第4。学校“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和强韧化研究”“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科学贡献。近五年学校 “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高性能特种粉体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及应用”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19年发布数据,2018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1位和22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16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等近220所国际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生团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大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MEI机器人团队、智能车队先后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积极营造“科学与艺术共融,人文与创新并存”的校园氛围,学生艺术团屡获佳绩,原创校史话剧《绽放》获得校园戏剧最高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及“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盛誉,涌现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学生田径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高校竞赛中数度摘桂;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并于2005年挺进CUBA全国八强。学校目前拥有约8.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场地。学校体育馆作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竞赛场馆,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四项赛事,学校体育馆团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天,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特色项目

理科试验班

该班前两年执行特别制定的具有理科实验班特色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学年末,根据学生志愿分专业;第三学年至第四学年进入相应专业的自然班学习;从第五学期起为每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进入课题组重点培养;对于综合排名在前50%的学生可以申请本硕博连读,本硕博连读资格在第四学期末审定;实验班实行动态分流制度,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且原则上要求考生高考实际总分高出该校在考生所在省市录取最低分20分以上。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班)

该班是该校校级教学实验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课程全部采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学习过程中要求有1 至2 个学期的时间在欧美等地著名大学交流学习;该班要求英语语种的理工类学生,其高考实际总分在该省学生中名列前茅,且英语成绩优秀;每年招收2个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该校为了保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开展,成立了高等工程师学院;该学院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工程研究及设计、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等。开设专业:冶金工程(钢铁冶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压力加工方向)、矿物资源工程(矿业工程方向)、自动化、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与瑞典布莱京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与交互设计专业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在国内学习一定年限,在国外学习一定年限;成绩合格后将获得双方院校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科学技术史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矿业工程

【全国顶尖专业】

科学技术史

冶金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

安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矿物资源工程

自动化

物联网工程

环境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硕/博士学科
博士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外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

化学

机械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科学技术史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力学

矿业工程

硕士

科学技术史

安全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土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力学

统计学

生物学

地质学

化学

物理学

数学

外国语言文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

矿业工程

设计学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社会学

公共管理

博士后

矿业工程

力学

土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科学技术史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化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费奖金

学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北京市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2020年学校本科生各专业学费标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艺术类)每人10000元/学年,其它专业每人5000元/学年。如果国家调整2020年学费标准,各项收费标准最终以北京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为准。本科住宿费标准:每人900元/学年,收费依据为“京价(收)字【2003】348号”。

奖学金设置

北京科技大学针对本科生设立的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新生入校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由国家设立,奖励金额分别为8000元和5000元;人民奖学金由学校出资设立,金额从250元至5000元;学校设立新生入校奖学金,对于考入学校的新生,奖励在本省入校新生中排名前3%的学生每人5000元(要求获奖者第一志愿报考学校,且理工科学生高考分数高于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80分,文科学生高考分数高于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50分);社会奖学金为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有宝钢奖学金、86校友奖学金、87校友奖励基金、冠之奖学金、泰尔奖学金等十余种,金额从 3000 元至10000元;除此之外,学校还设有学科、科技竞赛奖学金和体育之星奖学金等。以上奖学金的获奖总比例近 50%。

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在建院30周年暨学院更名之际设立了“东凌基金”。基金管理委员会决定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用于奖励或资助第一志愿报考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并被录取的新生。东凌奖助学金一部分用于奖励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一部分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该计划从2011级新生开始执行,占新生总数1/3的100名学生受到奖励或资助,其中奖学金每人次5000元;助学金分为一等助学金6000元,二等助学金4000元以及三等助学金3000元。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问题,学校设有国家助学金、中海油助学金、曾宪梓助学金等多种助学金和贷学金、困难补助;学校设有勤工助学中心,负责为学生联系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05年9月逾二十万平方米学生公寓竣工交付使用。所有学生宿舍中,配备洗澡、自行车库等服务设施,配备电脑桌、电话、网络、电视信号接口,今年所有的宿舍也都安装了空调。截至2007年6月,逾二万平方米学生食堂竣工开业。2007年5月,学生公寓通过北京市教委标准化公寓验收;12月,学生食堂通过北京市教委标准化食堂验收。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馆建于校内,已于2007年11月启用,奥运会后体育馆已全面服务于全校师生。

食堂

截至2007年6月,逾二万平方米学生食堂竣工开业。2007年5月,学生公寓通过北京市教委标准化公寓验收;12月,学生食堂通过北京市教委标准化食堂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