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省区创立最早的一所综合大学,1978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之一,2004年成为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共建院校,同年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院校。学校位于自治区首府、塞外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600多公里,空中距离只有440公里,空中飞行时间40分钟,乘火车10个小时。教学区占地792亩,实习实训基地占地1325亩,新批教学用地900多亩占地3000多亩。
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大学的创建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建校初期周恩来总理指示高教部从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抽调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组成最初的师资队伍。前国家副主席、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兼首任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担任副校长。前任校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博士。现任校长为自治区副主席连辑。
1997年9月,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了建校40周年庆典,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李岚清、布赫等为内蒙古大学题词。1999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内蒙古大学视察。2003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重要时刻,再次来到内蒙古大学,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各民族草原儿女的亲切关怀。2004年1月,贾庆林主席来到内蒙古大学考察并看望了学校师生。十五、十六届政治局常委李岚清、曾庆红等同志也先后到内蒙古大学视察。
内蒙古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业务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2429人,教学科研人员1438人,其中,教授及正高职称教师207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教师346人,博士学位教师162人,硕士学位教师505人。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分别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际国内许多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36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7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8人,自治区高校“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6人。
内蒙古大学设有蒙古学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院(筹)等16个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正在筹建。设有34个系,3个公共课教学部,59个本科专业,开设13个本科双学士学位专业。
内蒙古大学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9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MBA、MPA、工程硕士、法律硕士、高校教师专业学位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数理学、生命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文史哲2个自治区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建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汉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外语类、艺术类)、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门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
内蒙古大学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有国家级精品课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16门,校级精品课39门,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9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9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内蒙古大学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种办学层次。学校还招收民族预科生和留学生。目前各类在校生约20000人,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约占总数的30%。时至今日,内蒙古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5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乃至全世界。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有的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我校将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四位一体的办学原则,积极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蒙古学、草地生态学、生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1996年内蒙古大学网络中心进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是CERNET的西部中心结点之一。学校计算中心可以同时容纳500名学生上机(每人一台计算机)。现代化的电教中心于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室达100多个。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是自治区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之一,有蒙、汉、满、藏以及外文图书170多万册,设有教育部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近年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重要文献数据库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蒙古学特色文献库》,初步建成了数字化图书馆,提供书目查询、文献检索等多项网上服务。
1997年落成的现代化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是目前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文体馆。该中心造型奇伟、设施一流、功能多样是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许多名牌栏目都曾在这里录制节目。
近年来,内蒙古大学新建了数座学生公寓,1998年新建的学生浴室全天候开放,它兼有洗浴、理发等多种功能。1998年重建的奥都快餐城和2000年重建的学生食堂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用餐条件。2003年新建的东校区学生宿舍,本科生达到4人一间,有电视、电话和互联网接口。理工楼和化学化工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我校已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环境。
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内蒙古大学已经成为一所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如今的内蒙古大学仿佛一座典雅的花园,校园内红楼耸立、绿树掩映、春花秋月、湖水涟漪、书声朗朗。学生公寓区中间的游园,一色的江南园林风格,景色如诗如画。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20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
内蒙古大学与北京大学建立了手拉手校际合作关系。每学期选拔几十名优秀学生到北京大学选修课程学校承认其修读的学分,作为其四年本科学习的一部分。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使内蒙古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类大学中处于前列,部分重点学科教学科研水平达到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哲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中国史
世界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
草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美术学
应用经济学
民族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奖学金设置
新生入学奖学金 用于奖励被我校录取的高考成绩优秀者,入学后一次性发放。评奖标准见招生章程。
优秀学生奖学金 是学校设立的主要奖学金之一,用于鼓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该奖学金的获奖面为30%。基地班的学生获奖面要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一等奖 1 400元/人·年,二等奖900元/人·年,三等奖500元/人·年。
专业奖学金 蒙语授课本科、专科生均享受专业奖学金,该奖学金发放标准和评定比例为一等奖500元/人·年,按5%评定,二等奖440元/人·年,按10%评定,三等奖280元/人·年,按85%评定。
单项奖学金 用于奖励在体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业余学术科技、文艺、各学科知识竞赛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该奖学金按国家任务录取学生的5%评定。
内蒙古大学励学奖 本着“崇尚知识、奖励勤奋、激励优秀、鼓励创新”的宗旨,学校设立内蒙古大学校长励学奖,以奖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业绩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和精于学业、勇于创新的本科生、研究生。优秀青年教师奖:60 000元/人,每年2名(文科1名,理科1名);优秀学生奖:每年6名。本科学生10 000元/人(文科1名,理科1名),硕士生20 000元/人(文科1名,理科1名),博士生30 000元/人(文科1名,理科1名)。
以上奖学金由内蒙古大学设立。
国防奖学金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是为了鼓励和资助志愿从事国防事业的国防生而设立的义务性奖学金。目前该奖学金发放标准为10 000元/人·年,是目前高校中奖学金额度最大的奖学金。授奖对象为所有国防生。
宝钢教育奖 设立于1990年,宗旨为支持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宝钢与教育界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回报社会,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基金金额为3 500万元,基金由宝钢集团管理,每年以不低于金额的10%,计350万元作为专款使用,该基金会设立优秀教师奖和优秀学生奖,基金会每年给我校分配15个名额,其中优秀教师3名,奖金为10 000元/人·年,优秀学生12名,奖金为5 000元/人·年。
光华奖学金 是1989年由台湾企业家尹衍梁先生发起,部分香港人士参加,由著名学者南怀谨先生任会长,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光大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奖学金。自1989年起,光华教育基金会每年向内蒙古大学捐赠人民币178 500元,每年均有100多名本科生获奖。
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 设立于2001年9月,中日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为支持内蒙古大学的人才培养而设立的旨在奖励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特别是毕业后自愿为西部地区开发及经济建设作贡献的三、四年级本科生。奖金为1 000元人民币/人·年。
东京财团优秀青年奖学金 设立于1994年,宗旨为重奖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学术带头人潜能的优秀人才,为促进人类进步与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基金金额为100万美元,每年将利息的30%返还本金,70%用于奖学金发放。目前,该项奖学金已分别在世界的63所大学设立,中国有10所大学,内蒙古大学是其中之一。该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特等奖7 000元人民币/人·年,一等奖4 000元人民币/人·年,二等奖3 000元人民币/人·年。
丸山奖学金 设立于2001年5月,为促进与亚洲各国的友好交流及精神文化的交流,日本社团法人伦理研究会自2001年9月至2005年8月4年间每年支付给内蒙古大学100万日元支持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及年轻研究学者的学习,由内蒙古大学负责提供获奖学生的履历书、学习成绩等,并负责奖学金的管理。
华藏、孝廉奖学金 由台湾著名爱国人士、台湾华藏精舍主持净空法师个人捐赠。该奖学金的设立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激励学生加强修养,发愤读书,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和社会。华藏奖学金于1996年在我校设立,至今已评选9次;孝廉奖学金于1998年在我校设立,至今已评选7次。两项奖学金的金额分别为每年2 000美元,每年分别奖励18名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为辅,奖金为800元人民币/人·年。
国家奖学金 由中央政府设立,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二年级以上本科(高职)生,每生每年8 000元,每年30名左右。
乌兰夫奖学金 由乌兰夫基金会设立,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二年级以上本科生,每生每年10 000元,每年40名。
此外,还设有聚祥煤业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丰田助学金、勤工助学补助、特困生补助、单项奖学金以及各学院设立的面向本院学生的奖学金等。
宿舍:
学生宿舍生活设施齐全,条件良好。有4人间、6人间和8人间可供选择。宿舍内床铺、桌椅、衣柜等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卫生、安全、舒适。宿管亲切亲切、热情
、负责,努力为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宿舍环境。
食堂:
学校设有多个学生食堂,每个食堂都设有不同风格的小窗口,设施先进,环境优雅,食材卫生,饭菜花样繁多,质优价廉。学校为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以及营造一个
良好的就餐环境,会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