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18

只有人人争做英雄,我们才会英雄辈出。——【奋斗担当】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南京市公办本科211一流学科
师范类江苏省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25-83720759
院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00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53697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6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213人,专任教师18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55人,副高级职称68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 “万人计划”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763人,其中师范生3951人。在校研究生共10830人(学术型6212人,专业型46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46人,硕士研究生9584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5216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446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49.24万册,电子数据库106个。校园里拥有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3个。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本科招生专业(含专业类)7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7个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5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南京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1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被列为江苏省内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近些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863计划主题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6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10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6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在地方建设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一贯重视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13所海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校49所。与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的19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专家56人。有来自13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600余人。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不断优化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全球优秀孔子学院”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留学回国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京师范大学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为江苏省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为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止日期: 2017年5月12日)

地 址:中国南京市文苑路1号

邮政编码:210023

联系电话: (86) 25-85898966

传 真: (86) 25-85898223

E-mail:xzmail@njnu.edu.cn

特色项目

强化培养学院

学生入学后,在明确生涯规划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专业;学习期间享受研究生的学习待遇;每年从录 取的新生中选拔8名学生到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学习两年;设有文科强化班、理科强化班和工科强化班。

国家文科基地

设立在文学院的特色培养项目;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汉语 言文学专业人才;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学习达60%,考研率在30%左右。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地理学

【全国顶尖专业】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

历史学

动画

生物科学

小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法学

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特色专业】

硕/博士学科
博士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地理学

生物学

哲学

心理学

体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

化学

考古学

中国史

生态学

统计学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设计学

新闻传播学

政治学

应用经济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

法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心理学

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理学

生物学

光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水产

公共管理

应用经济学

社会学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生态学

统计学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设计学

哲学

工商管理

化学工程与技术

药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海洋科学

博士后

管理科学与工程

考古学

政治学

教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地理学

数学

统计学

生物学

生态学

法学

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外国语言文学

美术学

设计学

体育学

物理学

哲学

中国史

化学

音乐与舞蹈学

学费奖金

奖学金设置

积极构建帮困助学体系 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我校秉承百余年来形成的“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积极争取校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及热心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个人到学校捐资设奖,积极构建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和学宿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目前,我校: ①设有“国家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等十余种奖学金。学校每年颁发奖学金达900多万元,在校学生获奖比例高达70%; ②设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十余种助学金,每年发放助学金2000多万元,大部分助学金在新生入学后即可享受,在校学生获资助比例高达31%; ③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广辟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顺利完成学业。现已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2000多个,年投入勤工助学基金近200万元; ④每年为近千名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

⑤每年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或住宿费减免达100多万元。困难生资助办法我校一贯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构建解困助学保障体系,实施校园“阳光工程”,根据学生困难程度给予一次性困难补助或临时困难补助、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学校还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广辟勤工助学基地,鼓励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顺利完成学业。这一系列解困助学措施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广泛吸引海内外支持教育的仁人志士捐资设奖,不断拓展和增加各类奖助学金的广度和力度。目前,我校设有“校长特别奖学金”、“朱敬文奖助学金”、“徐悲鸿奖学金”、“冯茹尔奖学金”、“吴贻芳基金会厚生奖学金”、“苏宁奖助学金”、“建设银行爱心基金助学金”等三十余种奖助学金。学校每年颁发奖学金达150多万元,在校学生获奖比例为50%。此外,学校在师范专业学生中实行滚动式专业奖学金,在非师范专业学生中实行滚动式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发放金额600多万元,获奖面高达70%。同时,学校对生活困难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勤工助学机制,这是专门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建立的保障体系。目前已经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000多个,年投入勤工助学基金近百万元,年安排上岗学生近2500人次。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一流的设施:我校仙林校区拥有高质量的学生生活和居住环境,装饰一新的公寓楼四季摆设着盆栽花木,精致的空中绿化使你心情怡然。绿草如茵、优美雅致的生活园区环境,不失为大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的最佳场所。学生宿舍4人一间,内设卫生间、阳台,配有标准化家具、电视、电话及网络接口。 优质的服务:学生公寓内有生活型服务,如提供应急开水、病号饭、订牛奶、维修、保洁等;有智力型服务,如举办书画、音乐沙龙,举行英语四六级辅导、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有高层次文化服务,如在学生公寓内设书报角、信息栏、知心聊吧,开办美容、公共关系学、插花等讲座。通过一系列服务工作从侧面推进生活园区的育人工作。 浓郁的文化氛围: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拥有“报刊集汇”、“文化视窗”、“艺术长廊”等宣传阵地,园区学生经常开展有利于增强公寓凝聚力与文化渗透力的文体活动,如“球类对抗赛”、“围棋挑战赛”、“英语角”、“文学兴趣小组”、“安全知识竞赛”、“趣味体育比赛”以及每年一度的“学生公寓文化节”等等。宜人的空间环境与浓郁的文化环境组成了生活园区优良的育人环境。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生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 我们在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各生活园区为单位,建立学生组织---社区学生工作中心,让学生代表参与生活园区教育管理工作的决策、管理、服务与文化建设,通过学生的自律、自治,使得我们生活园区的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以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