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排行榜,将中国高校划分为13个等级。这个排行榜反其道而行之,把排在第13等级的国内高校,定级为最高水平的顶级大学。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而最低等级的,却是全国3074所高校的大学生。应该是在夜校或成人高校就读的学生吧,把全国4430多万高校在读学生,都划归为第一等级,显然是不正确的。
按照作者的逻辑,应该是把C9中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放在第13级。把“华东五校”,即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再加上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第12等级。
再把C9联盟高校中的9所高校,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校,划为第11等级。
其他的10几个等级,也是这样反复地、重复地进行等级划分。这种划分方法,过于复杂,而且重复严重,非常不科学,一看就是一个不懂高等教育的外行人,随心所欲的划分,很难让人们认同。
一、全国39所985工程大学六个等级划分情况
从划分的角度看,有人将全国39所985工程大学划分为6个等级。再把116所211工程大学中非985工程大学,也就是77所纯211工程大学,划分为5个等级。
其中39所985工程大学的第一等级,仍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第二等级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而且有人居然把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划入这一个层次,显得十分外行。
因为,虽然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水平极高,仅位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后。但中国科学院大学只是国家第一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不是真正985工程级别的大学。
此外,第三等奖是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第四等级是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强校。
第五等级是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等,共有9所。
第六等级又被称为“末流985工程大学”,包括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大学。
这种划分似乎也很不科学,因为全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不包括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在这个排行榜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居然不在榜单上。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情绪,顿时弥满内行人的心中,因此,这个外行人的排名,难以服重。
二、77所纯211工程大学的五个等级划分情况
这个排名的作者认为,纯211工程大学中,排名最高的顶级211大学是: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9所高校。
我们注意到,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均为文科类高校,会令理工科的“宠粉”们认为,这种排名也非常“LOW”。
“中上211”大学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等,共有18所。
而“中流211”大学,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和福州大学等,共有17所高校。
然而,被划入“末流211”的高校,分别是: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等,共有12所。
这12所大学之所以被划进“末流211”,主要原因是人们认为,这些大学是照顾性的211工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不真正具备211工程大学的实力。
三、我国内地高校如何划分等级更为科学
如果985工程大学划分成6个等级,211工程大学划分为5个等级,这意味着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将要划分为12个等级更为合适。
因为,毕竟有新加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21所高校,也可能被列入到“末流”“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去。这样,加上公办重点本科院校一级,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一级,民办本科院校一级,公办专科高校一级,民办专科院校一级,夜校、成人高校、职工高校等,全国高校应该划分为18级才是比较合理的。
然而,这种划法是按照高校的办学层次以及评估的层次进行划分的,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按办学层次和评估层次进行划分,强化了评估的结果,忽视了高校的真实实力,也是非常不好的举措。
四、我国内地大学的层次划分深层次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内地大学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种层次。然而,对于如何合理地划分这些层次,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将对我国内地大学的层次划分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从整体上看,我国内地大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流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
一流大学是指具有国际影响力、科研实力强、教学质量高的知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些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
普通本科则是指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但知名度相对较低的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则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其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大学,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对于一流大学,应该注重国际比较和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应包括科研成果、教学质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同时,为了鼓励这些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投入。
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应该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价标准应包括教师水平、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同时,为了提升这些大学的整体水平,应该加强校际合作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对于专科院校,应该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应包括实践教学比例、校企合作项目、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同时,为了提高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设施建设。
综上所述,我国内地大学的层次划分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评价。在此基础上,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不同层次的大学不同的支持和投入,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