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大赛得到高校认可;
2、Y表示虽然大赛没有直接指出,但事实认可;
3、不同高校对同一大赛奖项要求可能不同;
4、本表依据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制定,仅供参考,具体规则以向高校招办咨询为准。作文竞赛获奖同学,选择自主招生高校时,应主动及时和高校联系,要敢报而不乱报;不要都挤到同一所大学,可报的大学多得是。
5、作文竞赛获奖越多,高校承认力度越大。
6.作文竞赛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发表文章,不要简单认为一般对应的是人文学科特长,其实一些高校理科专业也认可,更有一些专业文理兼报。
承认作文竞赛的自主招生高校近70所,接近全部。
院校介绍 |
作文 |
相关章程 |
创新作文大赛 |
新概念作文大赛 |
语文报杯 |
叶圣陶杯 |
中华圣陶杯 |
√ |
在文学创作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语言、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 |
Y |
Y |
Y |
Y |
Y | |
√ |
Y |
Y |
Y |
Y |
Y | ||
|
|
|
|
|
|
| |
√ |
√ |
√ |
Y |
Y |
Y | ||
|
|
|
|
|
|
| |
√ |
Y |
√ |
Y |
Y |
Y | ||
√ |
|
√ |
√ |
|
|
| |
√ |
有人文社科类竞赛全国决赛者;在我校自主招生专业范围内有相关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并在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中国语言文学类) |
√ |
√ |
Y |
Y |
y | |
√ |
作文比赛获奖 |
√ |
√ |
Y |
Y |
Y | |
√ |
|
|
√一等奖 |
|
|
| |
√ |
在语言、文学方面确有兴趣和专长,且具有发展潜质者 |
√ |
Y |
Y |
Y |
Y | |
√ |
全国性中文竞赛(作文、演讲、辩论竞赛)决赛二等奖(含)以上 |
√ |
Y |
Y |
Y |
Y | |
√ |
二等奖以上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 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 |
√二等奖 |
二等奖 |
Y |
Y |
Y | |
√ |
二等奖以上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 |
二等奖 |
二等奖 |
Y |
Y |
Y | |
√ |
在创新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 |
y |
y |
y |
y |
| |
√ |
作文竞赛获奖 |
决赛二等奖 |
决赛二等奖 |
|
|
| |
√ |
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殊专长(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理兼收) |
√ |
Y |
Y |
Y |
Y | |
|
|
|
|
|
|
| |
√ |
作文竞赛 |
赛区二等奖 |
二等奖(含)以上 |
Y |
Y |
Y | |
√ |
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新闻与传播学院,文理兼收) |
√ |
Y |
Y |
Y |
Y | |
|
|
|
|
|
|
| |
√ |
具有明显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参加省级(含)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奖励(人文学院) |
|
|
|
|
| |
√ |
在写作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报考语言类、新闻类、法学专业,免笔试)。 |
√全国二等奖及以上 |
决赛二等奖及以上 |
⊿Y |
⊿Y |
⊿Y | |
√ |
具有明确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中文、理科毕业生 |
总决赛特等奖 |
Y |
国一)以上 |
Y |
Y | |
√ |
具有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
Y |
Y |
Y |
Y |
Y | |
√ |
在文学创作等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高中毕业生 |
√ |
Y |
Y |
Y |
Y | |
|
|
|
|
|
|
| |
√ |
Y |
Y |
Y |
Y |
Y | ||
√ |
Y |
√ |
y |
y |
y |
y | |
√ |
高中阶段在省级以上作文大赛奖项 |
Y |
Y |
Y |
Y |
Y | |
|
|
|
|
|
|
| |
√ |
y |
y |
y |
y |
y | ||
√ |
√ |
√ |
|
|
| ||
√ |
√ |
√ |
Y |
Y |
Y | ||
√ |
1.发表作品2.参加省级以上作文竞赛获奖; |
Y |
Y |
Y |
Y |
Y | |
√ |
条件一分为语文类学科竞赛获奖 |
√全国一等奖及以上 |
全国一等奖及以上 |
全国一等奖及以上 |
Y |
全国一等奖及以上 | |
√ |
Y |
√ |
|
|
|
| |
√ |
在文学创作等方面有突出才华 |
√总决赛二等奖 |
总决赛二等奖 |
y |
y |
y | |
√ |
具有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的考生(新闻学) |
y |
y |
y |
y |
y | |
√ |
语文方面具有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 |
Y |
Y |
Y |
Y省级二等奖以上 |
Y | |
|
|
|
|
|
|
| |
√ |
Y |
√ |
|
|
√ |
| |
|
|
|
|
|
|
| |
√ |
具有突出的学科(含语言类学科)特长 |
Y |
Y |
Y |
Y |
Y | |
√ |
有材料证明在某一学科专业确有特长的高中毕业生也可报考。 |
√ |
Y |
Y |
Y |
Y | |
√ |
高中阶段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或获得全国性作文竞赛国家级奖励。 |
Y |
Y |
Y |
Y |
Y | |
√ |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第一作者文学作品;具有招生专业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有相关书面材料可以证明的学生。 |
√ |
Y |
Y |
Y |
Y | |
√ |
具有创新潜质 |
√ |
y |
y |
y |
y | |
√ |
√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三等奖及以上者 |
|
|
|
| ||
√ |
高中阶段,文学创作 |
√获奖 |
Y |
Y |
Y |
Y | |
√ |
高中阶段具有其他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者 |
|
|
|
|
| |
√ |
在作文竞赛中获奖 |
Y |
Y |
Y |
Y |
Y | |
西南财经大学 |
√ |
具有我校相关学科的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并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新闻学) |
√ |
y |
y |
y |
y |
√ |
有与自主招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突出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 |
√ |
|
|
|
| |
|
|
|
|
|
|
| |
√ |
文学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 |
√ |
Y |
Y |
Y |
Y | |
√ |
作文竞赛获奖 |
Y |
Y |
Y |
Y |
Y | |
√ |
在文学方面,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出版物发表过文章者; 高中阶段在某方面有特长 |
y |
y |
y |
y |
y | |
√ |
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及以上 |
|
|
| |
|
|
|
|
|
|
| |
√ |
在省级以上报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作品者;获奖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 |
Y |
二等奖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
具有语言方面特长,中学生作文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奖项或省级赛区决赛一等奖。 |
全国二等奖以上 |
全国二等奖以上 |
Y |
Y |
Y |
√ |
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突出才能 |
全国二等奖 |
全国二等奖以上 |
Y |
Y |
Y | |
√ |
√ |
Y |
Y |
Y |
Y | ||
√ |
竞赛获奖或公开发表第一作者文学作品两篇(含)以上(每篇不少于1000字)或诗歌四篇(含,在不同刊物)以上。 |
√ |
决赛二等奖 |
Y |
Y |
Y | |
|
|
|
|
|
|
| |
√ |
具有文学方面的特殊才能 |
Y |
一等奖 |
Y |
Y |
Y | |
|
|
|
|
|
|
| |
√ |
具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特殊才能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 |
二等奖 |
| |
|
|
|
|
|
|
| |
√ |
在艺术、外语、文学创作等方面有突出才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 |
全国三等奖 |
全国三等奖 |
全国三等奖 |
Y国一等奖及以上 |
全国三等奖及以上 | |
|
|
|
|
|
|
| |
√ |
|
Y |
二等奖及以上 |
Y |
Y |
Y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东) |
√ |
高中阶段在省及以上级别中学生学科竞赛(语文)中获一、二、三等奖者。 |
y |
y |
y |
y |
y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 |
√ |
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高中阶段获得过省级(含)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者,且对石油类专业有浓厚兴趣、具有培养潜质的高中毕业生。 |
√ |
y |
y |
y |
y |
√ |
有相关学科特长或有创新潜质 |
全国一等奖 |
y |
y |
y |
y | |
√ |
高中阶段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者;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及以上 |
二等奖及以上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