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高考政策方针首页

7月2日,一个全新的高校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该联盟由27所高校组成,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南昌大学、香港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物理研究所官网消息,7月2日,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战略研讨会暨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立大会在该所召开。当日上午,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仪式举行。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任联盟首届理事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吴福元院士指出,行星科学是我国地球科学未来应该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或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表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推进解决中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问题、科学前沿问题和发展战略问题。

  他还指出,联盟应当成为共享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研究成果的平台,通过平台协同创新,共攀行星科学高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认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成立必将对我国行星科学的建设起到推动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永信也充分肯定了联盟的重要性,他鼓励各单位共同努力推进联盟工作,为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积极做出贡献。

  该联盟的成立,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研究行星科学,真“宇宙最强”......

  高校“强强联合”越来越多,这些高校联盟你都知道吗?

  高校之间结盟并非稀事,近年来,高校联盟也逐渐多了起来。

  C9联盟

  2009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立“C9联盟”,意在建设“中国常青藤”。

  这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9所高校将通过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开展教学与教改研究等措施,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

  E9联盟

  2011年,9所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国家“985工程”大学组成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简称:卓越大学联盟Excellence9)。

  这9所高校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Z14联盟

  2013年7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成立,2016年更名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简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Z14)。

  参加联盟的高校有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国防七子)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

  成员高校为被称为“国防七子”、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7所高校。

  这些高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很多高精尖人才。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

  今年3月,9所诞生于延安的高校自愿组成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分别是: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延安大学

  9所高校将主要在搭建红色基因教育研究协作平台、创新以德为先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

  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今年5月22日,由浙江大学倡议,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正式签约成立。

  目的在于打造互联互通、紧密合作、开放共享的研究型大学合作载体,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上一篇: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 教育部:每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专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