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新工科”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类
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颗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温馨提示:该专业课程难、本科生找工作难、出国深造的多(前期投资较大)。
就业去向: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门槛要求就是研究生,本科生需求并不多。
开设院校:一大堆,200多所。一流院校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主要培养光电仪器、光学工程、光通信技术、光电信息技术等方向人才。
二、新能源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的发展都刚刚起步,国内新能源产业也是政策依赖性很强。所以,在报告该专业时,一定要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不同院校专注的新能源研究方向是不同的。像厦门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化学储能、能效等新能源产业方向,河海大学的新能源专业以风能为主要方向,学习风力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风力机塔架与基础、海上风电场、风电场规划与选址等专业课。
开设院校还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上海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
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就业去向: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科研设计、高等院校和相关行业或部门。
开设院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温馨提示:一些院校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不是全国招生,报考时一定要以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查看各学校各专业在当地是否有招生计划。
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给机器人赋予“大脑”的、多学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学科专业。这是一个顶层竞争激烈的专业,所以,历年来录取平均分一般略低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误解排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如何制造机器人,该专业偏“智能”
该专业主要是为硬件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让这个机器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判断、决策并控制机器人如何行动,使得机器人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仅有20多所高校招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开设该专业较早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
五、航空航天类专业
航空航天类分7个专业
二级重点:近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此类专业。一级重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一般院校: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较强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一般要求数学、物理等科目成绩优异。
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设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并非一定到偏远艰苦地区就业。
误解排除:读航空航天类专业≠将来就是当航天员、飞行员,对身体要求不高,男女不限。
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海洋工程类
培养研究和从事各类船舶的设计、性能、结构、建造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去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造船厂、研究院、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海洋石油单位、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
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去船厂做船舶设计师或在造船厂当督工工程师,工程师须现场督工,相对较苦,但报酬丰厚。
老牌第一梯队: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这8所学校在专业发展、师资力量和专业实验设施等方面力量最雄厚。
七、生物制药
旨在培养能够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及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健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生物制药和生物工程均属于生物工程类,制药工程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它们的研究领域和侧重培养方向不同。
除中国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这五所一流院校外,目前,国内有50多所开设生物制药专业。
性别比:89%:1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8个一级专业∈机械大类
机械工程比较泛,外延比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前者包含后者。
毕业去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的维修、保养和管理等)、设计研发人员(负责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等)、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相关行业机械类产品的销售和客服工作)机械专业的学生就业容易,待遇高低要看个人能力。机械行业实践性强,看重经验技术,当经验和技术都积累到一定阶段,可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时,各方面待遇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