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新增专业首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行星科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氢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等31个全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据悉,这31个全新专业都将从2022年开始招生。
  
  为帮助广大考生提前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近期将陆续推出“全新专业解读”系列,对2022年将招生的全新专业进行介绍。快来看看你心动的新专业有哪些特色吧!

  可持续能源

  开设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培养目标:
  
  可持续能源的人才培养理念从面向当前转向面向未来,真正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充分体现未来取向,超越当前,引领产业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雄厚的学科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实验要求等方面融合吸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学校的成功经验,开展未来低碳与可持续能源技术方向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专业特色:
  
  可持续能源方向将围绕新型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在材料、智能、自动化等领域的综合学科优势,聚集未来能源技术全产业链跨学科研究,为解决当今技术挑战和探索未来能源变革提供新思路与技术途径。该领域将从能源基础科学、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装备与工艺、能源系统与数字化、能源经济与政策等多维度出发,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新型能源技术的有效嫁接,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促进大规模移动能源系统时空域协同调控与创新业态模式。

  氢能科学与工程

  开设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培养目标:
  
  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融合制氢模块(电化学、化工、材料)、氢储运模块(能动、物理、材料、机械)、氢安全模块(化工、控制、材料)、氢动力模块(能动、物理、电气)等多个氢能模块课程,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推进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安全转型,为我国氢能行业和能源事业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大电力学科体系支撑下,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等学科为牵引。为了更好地建设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还联合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了北京未来科学城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共同参与华电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如今已正式获批。

  智能运输工程

  开设高校:北京交通大学

  培养目标:
  
  智能运输工程专业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所需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公民意识、健全人格、丰富个性和国际化视野,具有综合交通运输背景,具有良好人文、科学与工程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智能运输工程专业依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国家一级学科以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产学研基地,实施科教融合,创建教学实践平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有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智能运输感知技术、智能运输系统设计与集成、交通运输控制与优化、计算智能基础、交通大数据与分布式计算技术、交通安全工程、运输组织学等。

 

 木结构建筑与材料

  开设高校:南京林业大学

  培养目标:
  
  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培养富有良好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兼顾人文情怀和生态意识,并能积极践行和弘扬绿色可持续发展与自主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科人才。同时培养传承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系统掌握现代木结构建筑工程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应有的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并具有木结构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木结构建筑以及建筑木制品等领域从事设计、生产、施工、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研究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专业特色:
  
  木结构建筑属于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和抗震等突出优势。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木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国内木结构行业蓬勃发展。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依托学校“林业工程国家一流学科”、教育部“卓越农林培养人才计划”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围绕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木结构材料、设计和工程等三部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纪检监察

  开设高校:内蒙古大学

  培养目标:
  
  纪检监察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既熟悉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纪检监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忠诚于党、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具有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专门人才,为全面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专业特色:
  
  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已被列为内蒙古大学“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不断加强纪检监察本科专业前期建设,筹备成立了内蒙古大学监察官培训学院,为纪检监察本科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着力优化纪检监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已论证完成全面涵盖专业核心课、方向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纪检监察实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进行了纪检监察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纪检监察工作概论》等13门课程建设;持续加大学科研究与改革力度,成功申报获批自治区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依托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优势学科,通过选派教师在实务部门开展专业实训,拟选聘校外实务专家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建立起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的纪检监察师资队伍。

  行星科学

  开设高校:成都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
  
  中国航天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未来还将有更多深空探测计划,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增设行星科学专业,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成都理工大学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会开门办学,学校鼓励、支持和帮助同学们到国内外相应的研究机构去实习,以实现全行业的培养。

  专业特色:
  
  行星科学是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是在之前的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学科交叉基础上产生的。2020年9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学面向全校选拔“行星科学英才班”,开始精英化本科生培养。在开设“行星科学英才班”时,学校系统地调研了国外高校的行星科学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培养方案中对地球科学类课程给予了充足的学时,同时也突出了数理化、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行星科学的本科培养方案较完备地涵盖了当下行星科学所有的前沿研究方向。


  智慧能源工程

  开设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将信息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能源系统融会贯通,适应我国未来能源行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专业特色:
  
  智慧能源工程本科专业隶属工学门类下的电气类,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产教融合平台,以双碳背景下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秉承“强基础、促交叉、重实践、国际化”的专业办学特色,聚焦国家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采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以能源类和信息类课程为主线,在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开设高校:山东大学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优势,致力于培育具备更高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国际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科技引领的生力军。宽口径、厚基础、重智能、强实践,建设国家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研究型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自主创新、具备跨界发展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领军人才。

  专业特色:
  
  深度融合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方向)、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坚持“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原则,按照“一体两翼、双支撑、强交叉”总体建设思路,以学科交叉、知识融合、能力提升为特点,以智能化建造、智慧化服务为核心,培养“以建造和交通为基,以信息和智能为翼”的新时代新工科人才。

  
智能地球探测

  开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

  培养目标:
  
  智能地球探测专业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应对社会对智能探测的需求。该专业面向地质与地球探测相关学科未来发展战略,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和新经济,培养兼具地球探测专业领域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智能地球探测学科群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一级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数学为支撑学科。学科群在资源勘查、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治理领域,体现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特色。其主要应用领域有地球科学研究、国家基础材料需求和环境工程灾害监测等。此外,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方法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针对地球探测学科“卡脖子”问题,采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混合智能等手段解决地球物理、勘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开设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空天动力、能源、控制、信息学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适应绿色动力推进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时代发展,按照新工科发展要求,制定了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宇航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多单位联合共建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力学、机械、能源、电学、信息学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具备解决复杂电推进系统工程问题、探索科学前沿的能力。
  
  海关稽查
  
  开设高校:上海海关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海关稽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海关稽查技术标准与法规,熟练掌握海关稽查专业技能,了解海关稽查的国际动态和国内现代化海关发展的前沿知识,具备较强的海关稽查风险分析与防控能力,毕业后能在海关等国家机关和国内外审计中介机构等从事海关稽查工作,通晓海关稽查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基础、海关稽查导论、海关企业管理、海关监管、现场稽查技术、海关稽查大数据分析、海关稽查法律法规、海关AEO制度与认证、国际海关稽查制度、海关企业信用评估、后续监管全领域实验(训)等。毕业生可在海关等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国内外审计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业务管理、技术服务和应用研究等工作。
  
  科技艺术
  
  开设高校:中央美术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以科技创新促进美术创作,以美术创意启发科技创造,探索新时代美术发展的方向,满足新阶段对于美术学科发展的新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具备科技全景视野,能够通过研究与协作将科技创新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的创新型美术人才。
  
  专业特色:
  
  科技艺术是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的交叉专业,也是秉持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积极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崭新人类经验和社会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以丰富艺术冲击力与感染力的实践和研究学科。科技艺术属于美术学专业,探讨“艺术与数学”“人工智能创造力”“灵感的脑科学机制”“太空艺术”等课题,需要基础学科的支撑。未来的职业方向比较广泛:科技艺术创作和教学;科技类公共艺术;从事设计,进入更广阔的创意产业领域;从事科幻、科普、教育工作。


上一篇: 31个新本科专业新在哪?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要不要报?

下一篇: 必看!2022年首次招生的全新专业解读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