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85人(包括院外的专业教师8人):其中,教授46人(含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78人。在155人的专业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的93人。2013年管理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71人,全日制硕士生528人,全日制MBA 868人,外国留学生188人,全日制博士生72人。
现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
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金融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科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科技与教育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系统工程、工程与项目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会计学、金融工程与管理、创新工程与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MBA、技术经济及管理、MPM、科技与教育管理、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国际MBA、EMBA和新增会计学、资产评估、工程管理三个专业学位。
8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4个省部市级研究机构:交通部复合型财会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武汉中国城市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2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院设有9个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技术经济与公共管理系,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系,17个研究所及中心。并设有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本科教学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留学生办公室、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实验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案例中心、MPM/MEM认证中心。
近5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完成各类科研项目89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86项,有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2008—2012年科研到款经费达9987万元。发表论文109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11部。
学院始终不渝坚持狠抓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获奖,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达89.8%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毕业生总体素质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院本科毕业生供需比达1∶10。
2013年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咨询电话:027-87658240(教学办) 027-87859153(学工办)
本专业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论的信息管理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硬件原理、应用数据结构、系统软件、企业网络工程、数据库原理、企业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公司、制造企业、服务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亦可在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或信息系统应用企业承担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网络管理员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等工作,也可在学校及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86%。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商品流通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基础,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计算机辅助管理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与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和企业营销实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国内外各类工商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企业市场营销及其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商品流通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营销管理与策划、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学、物流学、市场预测与决策、广告策划与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各类公司、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机构从事经营管理特别是营销管理的工作,也可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34%。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经济环境,精通财会知识,掌握现代理财技术,具有专业理财技能的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投资学、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战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项目评估、统计学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于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经济管理部门及科研、院校等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学和研究等工作。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15%。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地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甄选、培训与技能开发、素质测评、工作分析和评价、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等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并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绩效考核与薪酬原理、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管理沟通、劳动法学、人力资源会计、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等。
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府人事与法规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部门工作。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77%。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校省级品牌专业,拥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教授。本专业培养具有市场经济意识,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模拟、企业诊断分析、企业案例分析、情商与管理沟通、企业形象与品牌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各大公司、企业和管理咨询机构从事经营与策划、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与品牌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0.76%。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会计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财政、金融、管理、法律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法、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会计、计算机会计、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公司、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也可在大、中专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35%。
本专业是2013年新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计算机应用、统计分析技能和工程技术知识,能熟练运用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安全管理、行政管理、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公共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统计预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学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科教、文卫等公用事业单位、企业从事行政及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