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211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作者:  时间: 2019-01-11

一、专业性质
内涵一:
    依托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科,享誉国内外。
内涵二:
    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信息化带动教学内容现代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内涵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理论基础,通晓化工生产原理,掌握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高素质科技与管理人才。
内涵四:
    ●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  本专业按四学年设置课程,修业年限为3-6年。
    ●  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特色
特色一:
    本专业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无论是专业建设特色、工程教育成效,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本专业:
    ● 2007年被评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 2008年被评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 2007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该专业第3个通过认证专业
    ● 2010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
    ● 依托本专业建设的“高等化工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2009年被评定为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特色二:
    本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强势发展的国家“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学科支撑,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方向快速发展。
特色三:
    ●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实施导师制,以国际化视野多模式培养学生;
    ●设置有本科-硕士连读、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和硕士-博士连读模式;
    ● 构建学术型、复合创新型、工程应用及工程创新型多模式培养体系;
    ●创办有“化工工程实验班”,配有独立的培养方案;
    ●与国外大学建立有“2+2”(本科-本科双学士学位)、“2+3”(本科-硕士学位)、“3+1”(本科-硕士学位)和“4+1”(本科-硕士学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
特色四:
   
      不断开拓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渠道。近三年来本专业每年出国深造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3%左右,同时接受国外留学生5-10名。
      本专业开展富有成效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实行开放办学,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了解国际科研前沿动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先后与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Loughborough University、France tours engineer school、Brad Ford University、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等大学展开了联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教育。
       此外,本专业每年还开展Summer School学习计划,利用暑期组织学生短期访问国外知名高校,如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拉夫堡大学等。
 
三、师资力量
1、知名学者
    ●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
    ●千人计划专家(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北京市科技新星12人
2、名师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
3、  荣誉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个:化学工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化学化工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全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中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反应过程强化创新研究群体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
4、教师职称
    本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共89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员)41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30人。
5、  教师学历
    ●具有博士以上学历教师63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71%;
    ●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29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33%。
 
四、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电工学,化工制图,基础化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化学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现代化工技术选讲。
2、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个)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过程测控技术。
3、专业方向课程(核心课程)
    传递过程原理,现代分离技术,分子模拟引论,工业催化基础,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精细化工导论,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工艺学,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工业生态学,新能源工程。
 
五、学生前景
1、本硕/博连读
    学优秀本科生具有本硕/博连读通道,本专业每年约有50名学生免试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2、考研
    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44%左右,其中,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占95%,院校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考取中科院的学生占5.3%。
3、出国
    本专业近三年来,出国(境)率达到12%,其中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就读大学分别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伦敦学院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
4、就业
     近三年毕业生总就业率超过99.3%,就业地区分布以北京区域及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为主,部分依托西部发达地区,就业分布最多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山西。就业方向主要是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人数较多。具体企业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分行等。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