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23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交流文萃 > 正文内容

怎样给小朋友讲故事

作者:  时间: 2017-04-16


                             
                               
    
   
我们《早教方案》的千万家长学员,在亲情活动中培养孩子,创造了许多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好方法,既丰富了生活情趣,又发展了孩子智慧,还培养起孩子安静专注,勤于思考的性格。例如同是给小朋友讲故事,中原油田第一中学的杜香娟老师就讲得有启发性,双向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融洽了母子亲情,看来人世间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创造。现在我把杜老师讲故事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做父母的总免不了要讲故。可怎样讲故事好呢?最近,我一改以往机械地给孩子读故事的老办法,创造了一种让孩子猜故事的新方法,效果还挺不错。不仅大大激发了孩子听故事的兴趣,还提高了他的想象力和概括能力。现在.只要一说起讲故事,孩子便会说:“妈妈,咱们猜着讲吧!(冯:为什孩子喜欢猜着讲?一是孩子变被动听为主动想,二是因为“想”是思考,是一种创造,能争取成功,而获得成功是最大的欢乐。)
   
   
.猜题目:以往读故事,总是先读题目,然后读正文。虽然力求抑扬顿挫绘声绘色,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思维发展,渐渐地,他被动听就不感兴趣了。一天忽然想到读完故事让孩子猜题目,也许能养成孩子专心听讲、勤于用脑的习惯,又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就和儿子约好要他专心地听故事,听完以后猜题目,儿子同意了。于是我选读了《最新现代儿童365夜故事》中的第二篇《有这么一株玉米》。这个故事叙述一棵高大茁壮的玉米,由瞧不起别的玉米而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幡然悔悟的事;读完后让孩子猜题目。他猜了《一棵玉米》、《自负的玉米》、《后悔的玉米》三个题目。虽然和书上的题目不完全相同,但合乎文意,应该说是基本切题。

    (
冯:杜香娟母子讲故事猜题目总是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这双向交流是能力训练的极好方法,也可以训练发散思维,让讨论中的多个题目共存。)
   
如讲了《云娃娃的游戏》之后,他猜题目是《两个美丽的云娃娃》。我微笑着摇了摇头,他又猜《淘气的云娃娃》。我说:“有点意思了。再想想,‘云娃娃在干什么呀?

   
“在玩呀.做游戏呀”!他积极地思考着。
   
“对啦,那么题目应该是……”
   
“云娃娃做游戏”,他抢着回答。
    
我让他看书上的题目,他遗憾地说:“哎呀,猜错了一个字。”我鼓励他说:“你猜得很好。”
   
确实,一个刚刚才5岁的孩子,稍加点拨就能慨括出如此简练的题目来,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了。
    
   
二、猜词语:在读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常常有意识的停下来让孩子填补一些词语。有些成语我只读前面两个宇,后两个字让他补出来,如“名副其实”、“东山再起”、“人云亦云”等等。有时候我让孩子猜句中的动词和形容词。讲《小草大力士》时,“一群小蚂蚁纷纷从树根底下的泥洞里爬了出来”一句,读到“泥洞里”的时候让他猜后面应该是个什么动作的字;他猜了“钻”、“爬”两个字。我说:“‘钻’,一般指上边有遮盖物,出来比较艰难。如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而这里是写蚂蚁.还有一个‘洞’,蚂蚁从洞里出来。你觉得用哪个动作好呢?”孩子说:“那是用’爬’最好。”另外.我还有意识地让他猜形容词和副词,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孩子对客观事物动态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猜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他平时说话也会不自觉地运用上了。如“机智的兔子”、“强壮的胳膊”、“滚烫的水”、“轻轻地走来”、“飞快地跑”……前不久的一天中午。吃完饭闲来无事,我便出了个选词造句的主意:我选词儿子造句。我出“雪花”.他造“洁白的雪花从天上飘飘落下”;我出“祖国”.他造“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家”。儿子形象地造句.再加上他夸张的动作,使我们忍俊不禁。

   
三、猜结尾:大家都知道.举世闻名的大诗人歌德小时候.母亲给他讲故事总让他猜故事的发展.这无疑培养了小歌德的想象力.为他以后的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给儿子讲故事时.不仅让他猜故事的发展,还让他猜故事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这当然比较难猜。虽然完全猜对的时期并不多,故事的结尾本来就不只一种,尤其是要求一个五岁的孩子即兴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更不应拘泥于原作的几句话。所以,只要孩子动脑子想了,猜了.我都极力表扬他、鼓励他。更何况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来给一个故事结尾.还是孩子的一种新的刨造呢!(冯:谁说这种亲情交流的讲故事,不是最有益的玩,最有趣的学呢,不是最生动有效的语文课呢?这种方法的精髓,不仅家庭育儿要学习,中小学教学也要学习。)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