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校百舸争流
提到国内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知名院校,就不能不提到“五院四系”。中国法学教育界曾有这一种说法:只有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班生。所谓“五院”是指1949年建国后创立的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所谓“四系”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五院四系”在很长时间内代表中国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法学类院校中的泰山北斗。上世纪末,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政法系,纷纷升格成为法学院,传统的法学院也朝着多学科大学的方向发展。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华东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至此,“五院”全部晋升为大学。适逢盛世,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原中南政法学院为例,在与中南财经学院合并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很快成为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凭借传统优势和新的发展机遇,这9所高校在中国的法学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伴随“五院四系”时代的结束,国内很多名牌大学的法学专业获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法学教育界不再是9所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依靠自身的号召力、深厚的学术底蕴、优越的科研条件,这些大学很快跻身法学强校的行列。比如清华大学,与校内其他一些享有盛誉的理工科院系相比较,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要略逊一筹,但是依仗“清华”如此有号召力的招牌,再加上国家扶持、优秀教授学者加盟等有利条件,兵强马壮的清华法学院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民商法是清华法学院最具实力的专业,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在民商法领域形成了清华法学院与社科院、人民大学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中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中,还有一些特种兵团。她们虽然不像法学名校那样声名显赫,但她们凭借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或地域优势,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法学专业,发展潜力不可限量。比如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法律系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的硕士点,国际法学包括海商法、海上保险法、海事国际私法、海洋法等方向,非常符合学校的专业特色。
以上三类法学专业院校发展历程不同,学科发展各有侧重,但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法学教育界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繁荣局面。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
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雄风不减。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学校名称 |
编者点评 |
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 |
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全国领先 | |
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 | |
有统有分的培养模式,法制史、诉讼法水平一流 | |
学科体系齐全,经济法学傲视群雄 | |
律师实务颇具影响,法学理论全国闻名 | |
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独树一帜 | |
国际法实力强劲,法律史、经济法、刑法全面开花 | |
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
二、名校战队,底蕴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国内还与许多知名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凭借名校效应、深厚的学术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一流的科研条件,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也得到众多考生的追捧。
学校名称 |
编者点评 |
后来居上,民商法最具实力 | |
地域优势明显,诊所式法律教育特色鲜明 | |
地处经济特区,国际法、民商法实力不俗 | |
学科发展均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 |
增强对外交流,中德合作办学 |
三、特种兵团,优势明显
在中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中,有这样特殊的一类,他们凭借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或地域优势,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法学专业。也许,他们并不像法学名校那样声名显赫,但其特色法学亦极具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