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深圳市公办本科省市重点
综合类广东省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755-26536235
院校简介

深圳大学——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7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4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馆舍53202㎡(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23万余册;数据库393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65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2.96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6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632人、硕士研究生8337人、博士研究生301人、留学生414人,成人教育学生23706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100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1所,上线课程471门,选课学校累计517所,认学分学校累计61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04万。2018-2019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73项,其中国际级87项、国家级337项、省部级328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3704人,其中专任教师2385人(教授553人、副教授688人)、技术人员553人、管理人员766人。我校博士后1424人,专职研究人员628人,访问教授136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8人(含短聘6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3人(短聘),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短聘),新加坡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万人计划4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19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365项,稳居全国第16位、广东高校第2位;201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位居全国第36位、广东高校第3位。SCI收录论文3791篇,SSCI收录论文381篇。获科研奖励2846项。获专利授权42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9项。学报理工版获评“2018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论文转载量跃居全国高校学报第13位。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现与境外289所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深圳大学将继续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而努力奋斗。

特色项目

理工创新实验班

采用本硕连读(学制4+2年)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可享有新生全额学费奖学金;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并支持国际交流,资助学生暑期赴海外高校访学;在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校理工类新生中高考总成绩超过考生所在地一本分数线的学生均可申请报考。

临床医学实验班

按照“小规模、精英化、研究型”的原则进行建设和发展;采用“双导师制”,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即可选择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一名导师。学生可早期参与科学研究,早期接触临床;并且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本科阶段将有机会派到境内(外)完成3个月左右“高级选修”课程学习。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与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采用“2+2”的培养模式;所有课程采用国内外先进教材,全英教学;符合条件者可同时获两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开设专业: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商管理等。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筑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商管理

金融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国顶尖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

硕/博士学科
博士

心理学

中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光学工程

理论经济学

硕士

哲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心理学

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统计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城乡规划学

基础医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设计学

美术学

博士后

信息与通信工程

光学工程

理论经济学

学费奖金

学费标准

1.学费(不含书费)按学分制收费,由课程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两部分组成,每学期学分学费按学生实际修读的课程总学分计算。各专业每学年平均收费情况详见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

2.华侨与港澳台地区学生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一致。

学费(不含书费)、 住宿费的收费办法和标准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物价局最新核定标准执行。

备注:每学年平均学费=总学费/学制。

具体收费标准详见深圳大学官网

网址:https://zs.szu.edu.cn/detail?id=149&c=00100004

奖学金设置

1.优化设置奖学金项目,突出学业、创新创业及社会精神的人才培养综合导向。目前设有:

(1)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用于奖励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和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大一新生获全额学费奖金;大二及以上年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国家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3)学校奖学金: 综合奖:荔园卓越之星,荔园卓越之星提名奖,荔园之星; 单项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社会奖助学金: 由社会捐赠设立,例如: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 鹏程奖学金; 永旺奖学金; 公益金百万行助学金; 梵融教育基金新生助学金。

2.建立健全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强化资助育人导向:

2018-2019学年,学校本科生获奖助近22000人次。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18-2019学年勤工助学岗位(校本部)设置近3000个,特殊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近3000人次,做到应助尽助。

校园生活

深大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配有基本的家具(不含床上用品和日用品)、空调、网络端口等配套设施,公共浴室有热水供应。宿舍外有专人打扫卫生,配有宿舍管理员,维修服务等,宿舍区配有专职辅导员等,住宿费为800-1500元/学年。

在图书馆里,遨游浩瀚书海,畅享海量藏书和数据库资源,共沐书香校园,悦享学习空间和双校区服务,全年开馆355天,每天16小时,是全国开馆时间最长的高校图书馆之一。

在运动场上,运动最Fashion,运动设施是全国最健全的高校之一。学校各类体育场馆占地总面积达21.8万平方米(含西丽校区0.8万平方米,西丽校区尚在持续建设中),所有运动场馆均对学生开放。 高尔夫练习场、综合体育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标准游泳池保龄球馆、壁球馆、击剑馆、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器械健身房、有氧运动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健美运动教室等。

在食堂,舌尖上的美味引爆你的味蕾。有粤海-沧海校区的荔山、荔天、实验、听荔、晨风、凯风、风味、沧海校区餐厅、沧海校区特色风味餐厅和“羊台叠翠”的西丽南区学生餐厅等10多个学生饭堂,学生目前在校园内的消费不高,伙食费约800至1000元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