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志愿规划的时候,考生和家长往往需要参考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学校名气、行业地位、专业实力、就业情况等等。在这其中,有一种说法就叫做行业里的“黄埔军校”。我们都知道,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因此,在很多的行业领域,人们常用“黄埔军校”的概念来形容其领头羊的重要地位。针对广大高中生和家长关注的高校而言,究竟有哪些院校被冠以行业里的“黄埔军校”之称呢?
从今天开始,小编将带领大家陆续梳理各行业内的“黄埔军校”,了解这些院校的专业优势与特色,以及它们的录取情况。接下来,咱们一起先从建筑业里的“黄埔军校”说起。
01 建筑“老八校”
追溯我国建筑高等教育,我们可以得知其起源于1927年,而素有“建筑老八校”和“建筑新四军”之称的十二所院校,可以说是最早领航建筑、土木的高校。
其中,“建筑老八校”在建筑行业内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指的是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院校,包含现在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清华建筑系由梁思成先生1946年创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建筑院系之一。从梁思成先生参与主持“中国营造学社”,以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卓越成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到吴良镛院士开创“人居科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早期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菊儿胡同,再到两获阿卡汗奖的清华人,经过几代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广大毕业生的艰苦奋斗,清华建筑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奠定了清华建筑在国内建筑学科领域的领军地位,在国际建筑学科领域赢得了较高声望。
清华大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3年起,在历次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得第一名。2017年,在教育部最新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均获得A+的最高评级。在国际QS世界建筑院校排名中,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连续排名前十,跻身全球建筑学科领先行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具有广泛和深厚的历史基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等多方整合,并吸纳了来自复旦大学土木系、交通大学土木系、国立杭州艺专等学校的部分教师,成立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其后,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专业风格,涌现了冯纪忠教授、金经昌教授、陈从周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1986年成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构和规模日益壮大,教学科研体系趋于完整。
学院现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3个系。共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设计5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学院的全部三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均被列入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A-、A-。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建筑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8年随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建筑系,2003年组建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院下设三个系和四个研究所,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建筑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美术与设计研究所、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童寯教授和刘敦桢教授曾长期在此任教和主持工作。九十余年来,建筑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众多建筑类高级人才,其中院士12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5名。建筑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届主任挂靠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最近一轮(2016年)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建筑学科获评A+,并列全国第一。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形成基于建筑学背景的城市物质空间规划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特色优势,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2011年城乡规划成为一级学科后,该专业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不断的创新,始终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下辖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系,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和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经长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形成具有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等多层次、高质量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
1991年建筑学首批通过专业教育评估;2007年,建筑学一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6年、2018年建筑学专业学科评估位列全国第三位;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系是中国城市规划教育发源地之一, 1954年沈玉麟教授提出的“城市规划专门化”是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教育体系之一。2018年该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位;2019 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建筑学院现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组成,拥有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 建筑学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被列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2005年获准建设“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成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建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始建于1932年勷勤大学建筑系,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建筑学科之一,历经国立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几个发展阶段,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该专业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批国家首批建筑学科博士点,至今已发展至全学科群。2007年获批我国建筑学科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获批全国重点培育学科。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排名全国并列第三(A-)。2019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己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优势。
作为实质上是全国院系调整时全新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所土建类专门高校,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建设部所属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建筑学教育著名的“老八校”之一,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94年之后改称“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逐步发展成为了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学科最齐全、特色最鲜明、本硕博及博士后办学体系最完整、学生最出色的建筑院系之一。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重庆大学,学院也随之改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继续在第一集团军中引领着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专业,2018年全部入选重庆市一流专业,2019年全部入选国家双万计划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2015年入选国家特色专业。
作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下设的五个系所之一的建筑系,是建筑学一级学科的主要教学科研系所,拥有建筑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以及室内设计及其理论等三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均是博士和学历硕士学位授权点。因其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点鲜明、教学体系完整、培养质量突出,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的建筑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科创始于1920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两个肇始学科之一,是中国最早开启建筑教育的院校之一,在中国建筑院校中誉为“建筑老八校”之一,也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基地和人居环境教育的引领者之一。历经百年风雨砥砺,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专业设置最全、人才培养质量最高的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之一。
学院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智慧建筑与建造共八个本科专业。其中,智慧建筑与建造为2020年度新设置招生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均以优秀级通过全国本科专业教育评估,并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风景园林专业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是省部重点专业,建筑学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院设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本- 硕-博- 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建筑类著名的老八校之一,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追本溯源,学院源自1928年创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和1921年创建的苏南工专建筑科。1956年根据国家高等院校调整方案,两校的建筑系(科)整建制合并迁往西安,先后经历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西安冶金学院建筑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后于1996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目前建筑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乡规划学系、风景园林学系,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5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本科专业。2016年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均排名B+。1994年起,建筑学专业连续四次,2000年起,城市规划专业连续三次,以优秀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9年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筑学院现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具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全系列人才培养资格的单位。建筑学院依托西部独特地缘条件,结合有重大影响的地域建筑创作项目的持续支撑,形成了西部绿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西北脆弱生态条件下城乡宜居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修复等特色学科方向。
02 建筑“新四军”
在中国建筑史上,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并称"建筑新四军"。"建筑新四军"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根据全国近三轮建筑学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并结合该校在全国的影响而定的,都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依据东南西北的布局而形成。
“建筑新四军”中有三所985、211院校,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都是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而沈阳建筑大学属于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这四所高校坐落于不同的省市,建筑“新四军”培养了大量的土建类优秀人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追溯到中央大学以前于1927年设立的建筑学系,是中国现代高等建筑学的发源地,培养出了众多建筑学界的栋梁。1952年院系调整,建筑系独立出去。于2010年4月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而成。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拥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是一所以培养高层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学院。建筑学科在雄厚的建筑设计研究和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兴的城市建筑、数字建筑和绿色建筑等领域开展了世界前沿性学术研究。城乡规划学科源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立足于南京大学在城市科学方面的研究基础,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学院现拥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硕士点。
浙大建筑历史久远,在长三角地区一直也颇有影响力。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前身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创建于1927年,是浙江大学最早建立的工科学科之一。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后,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区域与城市规划系联合组建成新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建筑系以“建筑学”一级学科为设置基础,前身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学制4年,1981年学制改为5年,在全国继清华大学后第二个与国际学制接轨。1987年单独成立建筑系,1999年四校合并后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科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4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授权点。在原有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授权点的基础上,2005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又获得了建筑学一级博士授权点,极大地提高了总体学术水平与地位,扩大了学科在建筑领域与社会中的影响,使建筑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目前,建筑系在整体实力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湖南大学建筑学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摇篮之一,办学90余年以来,湖南大学一直是我国建筑学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1929年,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柳士英在湖南大学土木系中创办建筑组;1953年改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成为江南最强的土建类学科;1962年成为国务院授权第一批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1996年首次通过专业评估以来,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多次获“优秀”通过;2011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年获批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筑学下设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4个主要方向,通过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实现前沿领域对接,已形成了“地方建筑创作”、“可持续建筑技术”、“ 绿色宜居村镇”、“建筑遗产数字保护技术”等特色与优势方向。
沈阳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等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艺术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诞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2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家建筑行业优秀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5个博士一级学科及学校总体排名均位列辽宁省属理工类高校第一名。2017年学校入选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省一流特色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17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3 建筑学第四轮学科评估
除了了解相关高校往年的投档情况之外,考生和家长也可以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更好地进行志愿规划。在前面,我们也针对具体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学科评估结果进行了介绍,以下是全国高校建筑学的评估结果,供大家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当然,也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进行志愿规划的时候,务必对照相关学校的具体选考科目要求进行报考。
1 A+ 2 A+ 3 A- 4 A- 5 A- 6 B+ 7 B+ 8 B+ 9 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B- 18 B- 19 B- 20 B- 21 B- 22 C+ 23 C+ 24 C+ 25 C+ 26 C+ 27 C+ 28 C+ 29 C 30 C 31 C 32 C 33 C- 34 C- 35 C- 36 C- 37 C- 序号 学校 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