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新增专业首页

近两年,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出现了不少新的专业。


这些新专业能不能报?好找工作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教育部回复的提案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可能设立的“新专业”,以及近两年各高校已经开设的、且是“全国唯一”的新专业吧!



这些新专业进大学?教育部回应


近日,教育部回复的提案议案中多份提到了新增高校专业的建议,包含:家庭教育专业、美容医学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临床营养本科专业、老年医学本科专业……


教育部如何回应,一起来看~


1. 关于设置家庭教育专业


微信图片_20210326164053.png


1月28日,在《关于在相关高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培养专业人才的提案》答复中,教育部表示,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高校加强家庭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相关人才培养质量。


  • 一是支持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
  • 二是支持高校加强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建设;
  • 三是加强家庭教育相关创新创业实践。

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师范院校等有条件的高校依法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加强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建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为构建覆盖城乡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储备。

2. 关于在“医学”学科中设置“美容医学

微信图片_20210326164058.png

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124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已经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需求,教育部大力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美容医学相关二级学科。

3. 关于设置老年医学本科专业

微信图片_20210326164101.png

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强化老年医学教育。一是优化养老专业设置。二是健全养老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关于设置老年医学本科专业的建议,由于老年医学属于临床二级学科,从国际经验以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医学院校本科教育阶段一般只设置临床医学专业,有利于为临床医学生打下坚实、宽厚的医学基础,老年科医生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

因此,《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未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根据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需经高校申报、高校主管部门召开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会议审议、教育部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

4. 关于设置临床营养本科专业

微信图片_20210326164104.png

关于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营养学相关课程的建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在公共卫生课程中设置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探索在临床医学专业适度增加营养学相关课程,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生营养学相关知识与能力。

5. 关于分设动植物检疫专业为两个新专业

微信图片_20210326164107.jpg

教育部支持高校按照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可根据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类别的培养要求,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为目的,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些高校拥有“全国唯一”专业

教育部每年都会向社会公布年度新增审批专业名单,在这些名单中陆陆续续都会有一些从未开设的专业,近些年有两次新专业的集中增加期。

同时,各大高校也根据其教育规划,拓展招生计划,其中一些还是全国唯一、首次出现的专业。

下面,我们就起来看一看,这些新专业具体有哪些?是否值得报考呢。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微信图片_20210326164110.jpg

全国首次设立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目前国内唯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新增食品营养与健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茶学动物药学等4个本科招生专业。

其中,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是全国首次设立,目前国内唯一,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保障“人类健康”学科使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研探索精神和科技创新素质,具备化学、工程学和营养健康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熟练应用外语及计算机,具有食品营养科学研究、健康管理和功能食品生产与开发的技术能力,能在与食品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加工流通、健康管理企业中,胜任与营养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健康管理以及功能食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保证等工作的拔尖创新、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甲) 、食品工厂设计、食品试验优化设计、分子生物学基础、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人体解剖与生理学、食品毒理与免疫学、营养与保健食品原理与功能评价。

未来发展

本专业现无毕业生,按照培养计划,预计70%本科毕业生将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博士学位;10%左右的毕业生将选择国家、地方基层项目,报考公务员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监管工作;20%的毕业生将到食品加工企业、健康管理企业、政府部门、教育或研究机构从事食品营养健康研究、健康饮食管理、功能食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品质保证以及企业管理。成为基于人工智能健康管理以及功能食品研发高级专业人才,营养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及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

2. 中国农业大学

新增全国首个智能农业装备工程新农科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新增智能农业装备工程、土地整治工程两个新农科招生专业和一个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

其中,智能农业装备工程为全国首设,面向国家战略部署、面向产业需求、面向未来,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不断引领全国新农科建设。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需求变化,善于从现代农业生产和智能装备系统角度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技术问题,从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领域研究与应用、能推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农学基础、工业大数据及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农业机器人与作业系统、农业智能生产系统等。

未来发展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为目标,毕业学生将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可以在现代农业、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与产品设计、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开发、项目管理等相关的创新性工作,在现代农业生产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学生可以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学习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50%左右学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

3. 西安交通大学

2020年新增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依托和整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电气工程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在内的六大理工类优势学科,聚集了学校6个学院的优势师资,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专业为目标,将培养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适应能源科学发展,促进能源产业升级进步的高素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储能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储能系统设计、电力系统分析、热质储能技术及应用、传热传质及其储能应用、储能材料工程、储能系统检测与估计、能源互联网。

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开设首个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文件精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申报的“区块链工程 (080917T)”获批2019年新增审批专业,于2020年开始招生。

作为全国首个、唯一获批设置“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将依托现有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通信、电子、统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等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试验场地和仪器设备上均有多年的积累、奠定了开办区块链工程专业的坚实基础。

培养目标

本专业针对社会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面向区块链产业对区块链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和区块链项目开发方法,具有区块链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区块链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和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信息搜索分析的职业素质,具备在未来成为区块链行业骨干,在区块链项目系统设计开发、区块链项目管理、区块链系统服务等领域发挥创新纽带作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区块链原理、数据挖掘与分析、密码学基础原理、信息安全与数字身份、共识机制与算法、P2P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分布式计算与存储、脚本与智能合约、区块链应用开发实践、区块链金融、区块链与数字经济

未来发展

就业行业广泛,均为朝阳产业。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互联网、软件、信息安全、金融、物流、社会治理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技术维护及相关管理等工作。

5. 成都理工大学

开设全国首个行星科学本科班。

行星科学是研究太阳系及系外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科学,是地球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多领域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也是深空探测、航空航天等重要事业的支柱。行星科学是国际尖端技术的汇聚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引领学科方向。为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精神的指引下,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通过多次论证,形成成文意见明确行星科学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关注专业。

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英才班,不仅是完善我国行星科学尖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突破,也是该校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掌握行星科学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技能,具有知识整合能力、创新意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从事与行星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研究型人才。

核心课程

行星科学的本科培养方案较完备地涵盖了当下行星科学所有的前沿研究方向,包括行星科学导论、陨石学与宇宙化学、行星动力学、天体力学、空间物理学等。

未来发展

英才班采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学生在完成本科教育之后,可选择在成都理工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或者进入中国科学院等其他院校攻读后续学位,或者进入顶级研究中心。

最后
建议大家在选择志愿时,要考虑生涯规划,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择之前多了解一下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来填报专业。




上一篇: 2021年高招院校新增招生专业汇总

下一篇: 养老呼声渐增,国内高校新增“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