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究竟有哪些专业?是否真的那么冷门?就业方向都是什么?进入强基计划后,考生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些问题相信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最为关心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在专业就业、培养方式2个方面的总结和分析!
要不要报强基计划,看完这一篇再做决定!
01、专业及就业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点集拓扑学、C++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本科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金融保险业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到高科技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多数毕业生继续攻读数学或其他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优秀者还将被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固体物理、近代物理实验、前沿物理实验、计算物理学等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或技术开发相关工作;也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物理相关的研究或研发工作;也可在校任教;从事能源行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在教育、材料、军工、能源、环境、消防等行业就业,在检疫部门、研究所、培训机构、学校等单位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普通生物学及其实验、生理学及其实验、生物化学及其实验、遗传学及其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其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其实验、生物信息学方法、生物统计学等在科研机构、教学机构、医药行业或食品行业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在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行业、教育机构、文化型企业、图书馆、博物馆等行业从事学术研究、编辑、宣传等工作。在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行业、教育机构、文化型企业、图书馆、博物馆等行业从事学术研究、编辑、宣传等工作。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在就业上是截然不同的,基础医学的同学,基本上是与医生这个职业无缘的,可从事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及临床有关实验室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方案决定着考生进入高校后将受到怎样的教育,是整个强基计划的核心环节,强基计划各院校甚至各专业都有自身的培养方案,但基本上都有三个特点:“优质的教学资源”“动态进出”“本硕博衔接培养”
强基计划的教学资源是绝对优质的,这36所强基院校本就是我国最好的一批院校,在教学资源上本就处于优势地位,强基班所享受的教学资源又是全校最好的。小班制:每个强基班大概有30人左右,甚至在教学中,一个强基班会继续拆分教学,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关注,问题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学习效率和质量也都更高。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精确教学。例如北京大学“安排院士、讲席教授、杰青等顶尖学者担任导师、班主任,为学生授课,实施‘1+X’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更多的科研机会:强基生可以更多地参与科研,并拥有更多地科研资源,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在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中也更有竞争力。并不是被强基计划录取就万事大吉,强基班会定期进行考核和分流,考核不达标的应退出强基计划,转入普通班继续学习;同样普通班中素质优异的,也可进入强基班,进入强基计划。这也是强基计划最吸引人的地方,免了残酷的考研竞争,一路直博,而且很多院校还会缩短本硕博在读时间,人家读10年,强基生可能8年就毕业了。如北京大学数学类专业启动了“3+X”计划,“本科生可在大三结束后申请提前进入衔 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完成本研过渡,为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打好基础。”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符合要求的强基生也可以“直播”读完本科,直接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