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34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211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介绍

作者:  时间: 2019-01-11

理学

 

理学院下设六个系:数学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统计学系、工程结构与力学系。现有1个国家工科教学基地(化学);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理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统计学工程力学,其中工程力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理学院现有本科生215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0人。

理学院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316名教师中,有“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名、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名;博士生导师17名、教授62名、副教授147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湖北省教学名师3名;学科首席教授2名、特色专业责任教授2名、精品课程教学名师8名。近年来,理学院教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出版教材79部,其中国家“十五”规划教材3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精品教材1部。

理学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科研经费达到1800万。近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38项。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此外还有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以及40余项省部级项目。在SCI、 EI、ISTP 等检索中收录论文700余篇,其中有一篇论文在世界顶级刊物《Nature》上发表。学院与英国巴斯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或合作研究的关系。

理学院具有良好的学风建设传统:在英语、数学、物理等全校性公共课统考中,成绩名列全校前列;历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均在3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左右;学院每年开展立足学院、面向全校、辐射社会的品牌活动武汉理工大学“理苑星空”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近年来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获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奖12项,国家级奖19项,省级奖3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理学院“求知明理”社会实践队至2012年连续7年荣获湖北省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理学院“星星之火”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湖北省百家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称号;近年来,在校园大型文化活动中,在合唱、艺术表演、理工杯、校运动会等各类文体竞赛中多次获得校一等奖。

2013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电子信息类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按数学类招生。

咨询电话:027-87162636(教学办)     027-87651970(学工办)

学院网址:http://public.whut.edu.cn/lxy/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物理学、光电子学、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一定光信息技术技能,受到良好的光信息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高级专业人才。与该专业相对应的研究生招生专业有光学、物理电子学和凝聚态物理等9个硕士点。

主要课程设置:物理学、应用光学、物理光学、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量子力学、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光纤传感与测试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与光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光电信息工程及计算机控制有关的研究与教学单位、高新技术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光纤通信与传感、光电检测与自动控制、激光及其它光电信息工程方面的研究、设计、测试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一定的电子信息技术技能、受到良好的现代电子信息方面科学训练的高级专业人才。与该专业相对应的研究生招生专业有无线电物理、物理电子学等9个硕士点。

主要课程设置:物理学、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图像处理技术、移动通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子技术、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支持、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7个硕士点。

主要课程设置:数据结构与算法、C++程序设计、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离散数学。

主要就业行业有研究所、大中专院校、大中型企业以及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政府部门、IT行业等。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信息与信号处理、计算机理论和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维护、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教育工作等。

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经济、金融、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统计方法与手段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对经济、金融、保险市场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的,既懂统计理论又会实际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从2001年下半年起开始招收统计专业的本科学生;目前拥有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数量经济学等四个硕士点。

主要课程设置: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数理统计、现代分析基础、随机过程、运筹学、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数值分析、风险管理、统计预测与决策、非参数统计、抽样调查、统计计算与实验等近二十余门必修课及贝叶斯统计分析、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市场统计分析等多门选修课。同时还在经济学方面开设若干应用型选修课,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理金融、金融与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学生在国家、地方统计局、统计事务所、证券、保险、银行以及工商企业部门就业的前景将更加看好。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据或信息的统计分析、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现代管理工作,在企业市场部研究市场营销或者在连锁业做数据分析。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自2002年开始推行"精品教育"策略,每年招收3个班本科生(约105人)。四大基础化学采用英语教学。培养具有良好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良好专业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较好地掌握现代化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高级应用化学专门人才。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品牌专业。具有应用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多个著名大学、研究院所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就业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精细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应用化学研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化学英语)、有机化学英语)、分析化学英语)、物理化学英语)、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结构化学、精细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原理、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导论、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等。

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科交叉型人才,以加强数理化基础理论、注重生物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以及天然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与结合为原则,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及学科前沿,初步具备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有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免疫学及免疫检测技术、动物生理以及几乎所有上述课程的配套实验或综合技术实验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日用化工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工程力学专业

工程力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力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各类工程结构分析与计算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拥有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4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力学是一级省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复合新技术的力学基础与材料设计、智能材料和结构、成型工艺力学、计算固体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

主要课程设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实验力学、弹性力学、计算力学等;计算机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与应用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检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结构等;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工艺基础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材料、土木、水利、机械、交通运输、能源、化工、国防等领域从事计算机仿真、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工程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工作。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