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35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211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介绍

作者:  时间: 2019-01-1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资源开发工程系、矿物加工与材料工程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系、区域规划与管理系、安全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系,设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安全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有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 个,相对应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全院现有本科生1740人,硕士研究生371人,博士研究生45人。学院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大学、德国的纽亭根科技大学、艾斯根科技大学、期图加特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学院现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学术造诣深、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 人,楚天学者2人。教授24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师中博士比例达76%。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很好的学风,本科生中有一大批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资源与环境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在 “十·五” “ 十一·五”期间进行了重点建设,新增设备固定资产总值2800多万元;现拥有各类实验室25个,实验室总面积5500余平方米,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及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3年来,学院的教师共完成各类科研任务520余项;出版各类学术专著、教材、词典、手册和译著数十部;发表各类论文600余篇,其中被国外三大检索系统收录逾百篇,主办有国内爆破界重要刊物——《爆破》。近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九·五”攻关、“十·五”攻关、国家“863”、“973”、军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一批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类招生,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招生,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按矿业类招生。

咨询电话:027-87211752(教学办)      027-87215931(学工办)

学院网址:http://public.whut.edu.cn/zhxy/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于“数字地球”信息技术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规划及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进行资源、环境管理的信息技术软硬件。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地质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环境化学、区域规划、数字矿山、区域资源与环境实时监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监测、评价、治理等现代空间技术的应用、规划、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诞生的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地图学、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字地球”的核心信息技术,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城市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资源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等)研究、软件设计及开发方面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空间数据库原理、数字矿山、城市规划管理及技术、数字地形模型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8.55 %。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污染控制及现代环境分析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环境规划、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环境检测和工艺研究的基本手段,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外语、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能力,并了解相关的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知识。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流体力学、水处理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环境规划、“三废”处理、工程设计、工艺研究、产品开发、环境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83%。

环境科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环境污染机理研究、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生态学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61%。

采矿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资源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在矿物资源开发、工程设计、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安全技术及监督、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可在矿物资源开发、岩土工程、爆破工程、隧道桥梁工程等多个方向发展,并受到文献检索、规划设计、科学试验与研究、工程实践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测量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岩体力学、爆破工程、岩土工程、矿物资源开发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信息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与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毕业生主要工作地域为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广东、四川等省市。在铁路、公路、化工、建材等行业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96.77%。

安全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2013年新设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矿山、土木、环境、交通、消防和国土等方面,具备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学生可在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评价与应急、安全监测与信息化、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向发展,并在文献检索、科学实验研究、工程实践技能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职业安全与卫生学、矿山安全技术与评价、工矿通风与空调、燃烧与爆炸学、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检测监控技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技术与工程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矿山工程、工业环境、土木建筑、国土交通等行业领域的教育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设计、评估、咨询、监察、管理等工作。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矿物加工、矿物材料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要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矿物加工、矿物材料加工、改性、制品、二次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使学生受到文献检索、规划设计、科学试验与研究、工程实践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矿石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矿物加工工艺学、矿物材料工艺学、试验研究方法、无机化学、流体力学、矿物加工工艺学、矿物加工工艺设计、工业技术经济与生产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规划与设计、生产管理、进出口贸易、投资、教育和科研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75%。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