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12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心理 > 正文内容

考前“静悟”放松紧张都适度

作者:  时间: 2019-01-12

2008年以665分考上浙江大学的姜婵回顾高考之前那段时间,感慨颇深:我把高中三年学的知识慢慢沉淀,慢慢回味与领悟,那几天使我的学习上升了一个台阶,同时使我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更加从容地去面对高考。她指的那短时间是高考前的“静悟”时间。

  起始于平度一中的考前“静悟”,因其在短时间内对知识、心理等因素的科学调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经验推广,目前青岛各大高中高考前都推出了考前“静悟”“必修课”。那么,高考前为什么要“静悟”,“静悟”时间长点好还是短点好?“静悟”期间是适度放松还是适度紧张?“静悟”中到底“悟”什么?考生在“静悟”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呢?

  “静悟”时间长点好还是短点好

  记者了解到,高考临近,今年各高中为学生规定的“静悟”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长达一个月,有的则在3天左右,大部分学校的“静悟”时间在1周到10天左右。而且一些学校在考前2到3天就让学生放假回家,有的学校却一直要坚持到考前一天。尽管时间长短不一,但是,各学校对学生在“静悟”期间的心态把握却各有侧重。

  青岛2中曾莉老师告诉记者,其实“静悟”时间的长短好坏不能进行简单评价,因为每个学校的学生情况不同。记者了解到,“静悟”在平度一中高考中获得成功后,平度一中就把原来高考前一周的“静悟”时间延长到了一个月。而在青岛2中,学生的“静悟”时间并不长,而且考前3天基本就回家自己放松复习。她表示,考前放不放假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2中的学生已经形成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学校“静悟”和在家里“静悟”没有区别,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做出科学判断。

  现在浙江大学就读的2008年考生姜婵告诉记者,去年考试之前的“静悟”确实对考试有很大的补益。但是她感觉考前“静悟”的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因为如果时间太短,一方面无法将所有学科进行系统回顾,另一方面没法让自己的心态调到最好。而如果时间太长,而“静悟”期间多是自习为主,对一些计划性太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在学生中产生懈怠情绪,失去方向感,反而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静悟”时是放松好紧张好

  心理因素在考前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据之前对北大51名高考状元调查得出结果:在影响高考成绩的20个因素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3位,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4位,而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1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2位。可见,在高考前夕,心理调节已经成为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社会上风行“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的观点,那么,在“静悟”期间,学生到底该放松点还该紧张点呢?

  岛城各高中高三班主任普遍表示,考前“静悟”期间,考生一定要保持适度放松。但是老师们同时强调,考生心理上可以放松,但放松不代表松懈,要充分利用好考前有限的时间,如果完全放松自己,看影碟,逛街,睡觉——彻底减负,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紧张复习后如果急刹车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青岛9中张铮老师告诉记者,考前3天这个时间很多学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了,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基本知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等。对自己已经考过的试题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地做一点“热身题”。这样做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记者从58中了解到,该校高三学生目前依然保持开学前的状态,秣马厉兵,一如既往。该校学生将于5月26日全面进入“静悟”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将进入自己复习阶段,但是学校要求孩子们要保持原来的学习节奏。

  2中 曾莉老师则提醒考生,在考前不要刻意揣摩自己的感觉,顺其自然最好,一定不要刻意追求心静如水,因为心情不是调节温度,难以那么控制精确,只要考前保持顺其自然,就自然会平和。同时,面对高考这个应激事件,没有人不紧张,紧张是常态,适度紧张反而有利于考生超常发挥。 

  “静悟”时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记者从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了解到,大考之前,心理门诊接待的前来咨询的高三学生明显增加。针对一些学生热衷于寻求心理医生辅导的现象,青岛58中的王立松老师表示,大考前焦虑是正常现象,不仅学生有焦虑倾向,有些高三班主任也出现比较明显的焦虑情绪,只要适当进行心理调适,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事多年专业心理咨询的王国梅老师表示,决定高考成绩的因素为在勤奋和认知结构良好的条件下,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考前和考试中的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和考试技巧水平。后几种因素水平高,能使考生提高50-100分,反之会降低50-100分,乃至考试失败,因此,如果学生确实存在过度焦虑,是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

  2中曾莉老师告诉记者,最近一些学生由于心理过于紧张,出现了失眠现象,她告诫考生,克服失眠,态度重于方法。首先,端正对学习和考试的认识。要用客观、平和的心态理性看待平日学习、考试成绩的升降、高考结果。其次,正确对待失眠。脑力劳动者多有失眠现象,睡不着时,不要着急、不要控制,过一会儿就会自然疲劳而入睡,若总是逼迫自己入睡,实际上又给大脑增加了一种负担,反而更不易入睡。在此前提下,再采取一些适合自己、有利睡眠的措施,个别失眠较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药物。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同学们从容迎接最后的“挑战”,过好心理关,树立正确的对待考试的态度,岛城许多学校在学生“静悟”期间,对学生进行了考前动员,并专门配备了专业的心理疏导老师,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了有的放矢的考前心理辅导,同时,一些学校还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协调,为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创造良好的环境。

  “静悟”成为考前“必修”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要把自己十几年的知识积累充分地发挥出来,其压力可想而知,高考显然是考生重大的心理应激事件。记者了解到,岛城高三同学们在紧张地进行最后冲刺准备时,90%的同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

  青岛58中高三级部主任王立松老师告诉记者,焦虑是高三最后阶段学生的普遍现象,重要的是要把这种焦虑有效地转化,因此考前的“静悟”是必须的。静悟其实不仅仅是对三年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回顾,更多的是思考自己三年来所学的系统化的一次重新梳理的过程。

  9中张铮老师表示,考前10天左右各校都会安排学生静悟,很多学生从紧张忙碌的学习中突然静下来,反而会不知所措,会产生紧张焦躁的心理。在这段时间里的心理调节非常重要。除了准确定位,正确认识高考平衡心态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事可做,明确每一天都应该做什么。一般来说,“静悟”期间,考生必须按照正常的上课时间,在教室里复习,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安排各自的复习计划。张铮老师表示,这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实力已经定型,基本任务是保温复习。所以考生在这个时段主要应该进行一些提纲挈领的复习,即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检查一下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因此考前10天考生宜看书看笔记,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

  2中心理组老师曾莉给考生的建议

  积极调整考前心态

  最近一段时间,2中心理组老师曾莉收到了来自同学们和家长们的许多心理问题咨询,她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作出回答,希望能够给予高考前有焦虑情绪的学生一点帮助:

  谁都知道放松心态会有利于考试,但焦虑的学生很难做到平和。总怕学得不好,怕考得不好。

  

  干预方法:

  1、寻找导致焦虑的潜在信念,与这些不良信念辩论:

  例如:

  别人都在学,就我学不进去。(你普查过了?你怎么知道大家都能学进去?每个人都有学不进去的时候,不要总把别人想象的很好来吓唬自己。)

  模拟高考与高考难度相当,模拟考试考不好,就预示着高考会不理想。(高考是一次独立的应试过程,跟模拟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要利用模拟考试找问题,然后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高考的胜算把握就会增加。)

  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的希望就全完了。(理想大学是成功和幸福的保障吗?一流大学毕业的人都一生幸福而且成功吗?)

  考不上理想大学,周围人会怎么看我,父母会失望,老师同学会小瞧,我无法承受这些。(连别人的冷眼都不能承受的人,就算考上了大学又能有多大的出息呢?)

  我是个易紧张的人,一旦高考前紧张,就全玩了。(紧张对高考一定不利吗?就算我是个易紧张的人,但这么多年无数次的考试我不都挺过来吗?我相信高考时别人也紧张,否则还要心理老师做考前辅导干嘛?)

  2、学会屏蔽不良信息:调整自己,不受一些不利于良好心态的不良信息干扰。

  3、寻找积极自我支持: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找出自己的优势,发扬自己的优势,管理自己的不足。

  4、合理自我期待:充分估计并准备接受各种可能性,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客观期待。

  5、科学计划、复习:计划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才能在不断的努力并完成后,增强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合理地、建设性地疏泄不良情绪:与同学交流,你会看到很多人都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产生不良情绪,大家也有各不相同的处理方法,你可以借鉴,也可用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不妨碍别人即可。

  7、争取家长的配合:告诉家长你的需求。

“静悟”期间专家建议考生:

  知识:回归课本

  青岛9中副校长高会香提醒考生,在自己静悟时,一定要回归基础。

  首先,要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基本学科思想方法、基础知识框架再理顺一遍。其次,将做过(考过、训练过)的试题再集中顺一遍。具体包括要将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思路、注意问题等进一步强化熟练,将以前常出错的题目再分析理解清楚错的原因避免再出现同样错误。不要再做没见过面的题或再看一些新的复习材料。

  生物钟:同步调整

  青岛58中王立松老师提醒考生,“静悟”期间,要有意识地将生物钟调节到与考试时间同步,这样就能将平时所学的知识超常发挥。

  王老师告诉记者,人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中,大脑的活动量呈现波浪形,兴奋期和抑制期的交替出现也是受生物钟制约的。每个考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物钟,考生会通过生物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调整生物钟的周期与环境周期同步,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如果高考的时辰正好是我们大脑的兴奋期,那就好了,这叫大脑生物钟与高考同步,极有利于智能潜力的发挥,因此,而在“静悟”期间,学生应该主动将自己的生物钟调节好,比如数学是下午3点开始考试,考生应该在“静悟”期间,将自己的数学复习放在下午这段时间,使得大脑的兴奋期与考试同步,发挥最好的状态。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