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大纲政策首页

2016年重庆市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精神,以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6年重庆市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考试的总体安排,结合重庆市“三校生”和“中职直升生”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重庆市2016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统一考试说明,供考生复习备考。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本考试说明适用于2016年重庆市“三校生”和“中职直升生”(师范类)及(非师范类)升学考试使用。

本考试说明内容兼顾了重庆市“三校生”和“中职直升生”教学的实际情况, 但不作为各类学校日常教学的依据。

能否携带相关工具参见各学科考试说明。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五、考试时间:专业基础理论课150分钟。

六、计分办法:专业基础理论课满分150分。

 

  快速链接:      

园林 机械加工类 电气技术类 汽车类 计算机类
电子技术类 土建类 护理 药剂类 电子商务
旅游类 会计类 服装设计与工艺 教育类 畜牧兽医

 

专业基础理论课部分

园林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园林植物

30%

课程二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20%

课程三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

5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40% 

判断题

40%

问答题

2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园林植物

(一)园林植物应用

1.了解园林植物的概念及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2.理解各类园林植物(树木、花卉、藤本、水生、地被等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3.掌握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熟知各类园林树木的配置形式,掌握孤植、丛植、群植等的配置要求。

4.了解花坛和花境的概念和区别。

5.理解花坛、花境的类型,掌握其设计要求。

(二)园林植物的分类

1.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明确自然分类法的七个层次划分;“双名法”和命名规定。理解植物的人为分类法。

2.了解植物分类检索表的应用。

3.了解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

4.理解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基本区别和代表植物。

(三)主要园林植物的特征及用途

1.园林木本植物

1)能区分乔木、灌木、藤本、竹类的特征和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2)掌握以下园林木本植物的科属、习性和园林用途:银杏、金钱松、水杉、苏铁、南洋杉、雪松、日本五针松、柳杉、侧柏、铺地柏、罗汉松、竹柏、南方红豆杉、玉兰、鹅掌楸、垂丝海棠、梅、樱花、桃、红叶李、合欢、刺槐、悬铃木、垂柳、枫杨、重阳木、紫薇、泡桐、白兰花、乐昌含笑、樟树、蚊母、榕树、黄葛树、山茶花、蒲桃、女贞、桂花、棕榈、蒲葵、假槟榔、贴梗海棠、腊梅、紫荆、八仙花、木槿、迎春、含笑、月季、红叶石楠、珊瑚树、檵木、海桐、一品红、枸骨、大叶黄杨、柳叶女贞、栀子、六月雪、南天竹、阔叶十大功劳、棕竹、散尾葵、袖珍椰子、紫藤、金银花、爬山虎、葡萄、凌霄、常春藤、叶子花、龟背竹、慈竹等。

2.园林花卉

1)能区分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特征和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2)掌握以下园林木本植物的科属、习性和园林用途:鸡冠花、半枝莲、石竹、虞美人、羽衣甘蓝、三色堇、矮牵牛、金鱼草、雏菊、金盏菊、瓜叶菊、万寿菊、香石竹、菊花、天门冬、文竹、一叶兰、吊兰、玉簪、吉祥草、万年青、虎尾兰、兰草、仙客来、大丽花、马蹄莲、风信子、郁金香、朱顶红、美人蕉等。

3.其它园林植物

1)掌握以下园林植物的科属、习性和园林用途:荷花、睡莲、肾蕨、仙人掌、蟹爪兰、芦荟、龙舌兰、羊茅草、匍茎剪股颖、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结缕草、狗牙根、假俭草、野牛草、红花酢浆草等。

    课程二: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一)土方工程

1.了解地形设计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法。

2.掌握园林地形设计的方法及要求。

3.理解土方量计算的一般方法。

4.掌握土方施工的程序、施工方法和要求。

(二)园林给排水工程

1.了解园林给水系统的组成、水源类型。

2.了解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要点。

3.理解喷灌系统的形式及设计施工。

4.了解园林排水的内容、方式及基本特点。

5.理解各环境下排水设施的选择及要求。

(三)水景工程

1.了解常见园林水体的形式及分类。

2.理解驳岸与护坡的作用、形式及施工方法的区别。

3.掌握瀑布、小溪、水池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4.掌握小型喷泉的设计和施工。

(四)园路工程

1.了解园路的分类。

2.理解园路平面、纵断面的设计要求和内容。

3.掌握园路的典型结构及设计原则要求。

4.掌握园路施工的程序、方法及要点。

(五)假山工程

1.了解假山的概念、功能作用以及材料种类特征。

2.理解置石的布置形式和施工要求。

3.了解假山的结构和施工程序。

4.了解园林塑山的分类和施工工艺流程。

(六)园林工程施工内容

1.了解园林工程施工程序。

2.了解园林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程序与操作。

3.理解园林工程施工程序。

(七)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1.了解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熟悉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2.了解园林施工方案的编制。

3.理解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4.掌握园林施工准备工作包含的内容。

5.理解园林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与组织方法。

6.理解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内容与要求。

7.掌握园林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工程承包方式、施工合同格式及内容。

8.了解园林工程款结算方法。

课程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

(一)土壤及园林土壤改良

1.掌握土壤肥力的概念。

2.了解土壤的组成。

3.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概念和作用。

4.了解土壤质地的分类。

5.理解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6.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概念。

7.了解土壤肥力水分的类型。

8.了解毛管水的概念。

9.掌握土壤含水、肥、气、热的调节。

10.掌握城市园林土壤的改良。

11.了解栽培基质材料及栽培基质的配制技术。

(二)肥料及合理施肥

1.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2.了解有机肥料的类型及作用。

3.掌握合理施肥的方式方法。

4.掌握配方施肥技术。

(三)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1.了解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划分及其特点。

2.了解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

3.了解园林树木的枝、芽的组成。

4.理解园林树木枝、芽的特性。

5.理解影响枝、芽生长的因子。

(四)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基本技术

1.掌握园林绿地中常用的灌溉的方式方法。

2.掌握园林绿地中常见的排水方法。

3.了解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4.掌握根外追肥的概念。

5.了解除草的原则和松土技术。

6.理解园林植物常见的修剪整形形式。

7.掌握园林植物修剪整形的方法。

8.掌握剪口处理及大枝剪截技术。

9.掌握修剪的程序。

(五)园林植物露地栽培

1.了解苗木常规栽植技术。

 2.掌握大树的移植与养护技术。

(六)园林植物容器栽培

1.了解容器栽培技术。

2.掌握容器栽培的上盆、换盆和翻盆技术。

(七)古树名木的养护

1.掌握古树名木的概念。

2.了解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3.了解古树名木挽救的技术措施。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园林植物》 方彦、何国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月第2版。

2.《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吴志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月版。

3.《园林工程》 陈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月第2版。

   4.《园林植物栽培养护》 成海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月第1版。

 

 

 

 

 

 

 

机械加工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机械(设计)基础

34%

课程二

机械制图

33%

课程三

机械加工技术

33%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试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

编号

题型

分值(分)

判断题

40

单项选择题

54

填空题

36

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2

由立体图画三视图

8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机械(设计)基础

(一)绪论

1)认识机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识别零件、部件、构件、机器和机械。

   3)认识机械的种类。 

   4)识别机械中的摩擦种类。 

   5)能描述机械零件磨损过程的特征。

(二)机械零件的精度

1)理解互换性的概念。

   2)认识机械零件的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3)能判断孔和轴配合的三种类型。

(三)杆件的静力分析

   1)理解力的概念及力的基本性质。

   2)能作物体的受力图。

(四)直杆的基本变形

  1)理解直杆基本变形的特点。

   2)理解提高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措施。

(五)工程材料

   1)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了解碳素钢、合金钢和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3)了解钢的热处理目的、分类和应用。

   4)理解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六)连接

   1)了解键、销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熟悉螺纹联接的类型及应用。

   3)了解螺纹联接的防松措施。

   4)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

(七)常用机构

   1)能识别机构运动副的类型。

   2)熟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能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3)认识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和应用。

   4)认识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八)机械传动

   1)能识别带传动的类型及其特点。

   2)熟悉普通v带的七种型号。

3)会带传动的维护与安装。

   4)了解链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场合。

   5)熟悉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6)能进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尺寸计算。

   7)了解齿轮的加工方法及失效形式。

   8)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场合。

   9)能进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和旋转零件运动方向的判别。

(九)支承零部件

   1)了解轴的分类、材料、结构和应用。

   2)了解滑动轴承的特点、主要结构和应用。

(十)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1)了解润滑剂的种类、性能及选用。

   2)了解机械常用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3)熟悉润滑管理的“五定”。

4)了解常用密封装置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5)了解机械环保与安全防护常识。

 

课程二:机械制图

(一)识读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

1)熟悉图纸幅面及格式的规定

2)熟悉比例的规定、能应用比例的表示方法

3了解字体的规定,能应用长仿宋体汉字、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的写法

4)熟悉图线基本线型的主要用途及其画法。

5)能应用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进行常用尺寸的标注与识读。

(二)练习基本的尺规作图

1掌握圆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2)熟悉斜度和锥度的画法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

3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和方法

4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方法及其作图方法与步骤。

(三)识读并绘制基本体及切割后的视图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三视图的关系和投影规律。

2)掌握点、直线、面的投影特性和规律。

3)熟练掌握基本几何体及切割后视图的绘制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

(四)画轴测图

1)能绘制正等轴测图。

   2)能绘制圆平面在同一方向上的斜二等轴测图。

(五)识读并绘制组合体视图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分析方法。

   2)掌握基本几何体表面常见的截交线画法。

3)熟练掌握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画法及其近似画法。

4)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六)识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1)了解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及配置关系。

2)掌握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3)掌握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4)掌握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和标注。

5)熟悉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

(七)识读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表示法

1)掌握螺纹的画法及标注规定。

2掌握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的画法。

(3)了解键联接和销联接的画法和标记。

4)熟练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及其画法。

   5)了解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个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

6)熟悉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其简化画法和标注。

(八)识读零件图

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与识读。

2)熟练掌握典型零件的尺寸及公差标注。

3)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九)识读装配图

   1)能读懂装配图中机器或部件的结构。

   2)能读懂装配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课程三:机械加工技术

(一)机械加工的概念

1了解机械加工的概念。

2理解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组成、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3理解工件的定位基准。

4了解机械加工的劳动生产率。

(二)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1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概念。

2掌握切削运动和切削要素。

3了解切削对加工表面的影响。

4了解切削力和切削热。

5理解切削液的作用、种类、选用和加注方法。

(三)机床

1理解机床传动的基本知识。

2掌握车削加工的设备特点、工艺范围和工艺特点。

3理解铣削加工的设备特点、工艺范围和工艺特点。

4理解钻削加工的设备特点、工艺范围和工艺特点。

5了解镗削加工的设备特点、工艺范围和工艺特点。

6了解磨削加工的设备特点、工艺范围和工艺特点。

7了解刨削加工的设备特点、工艺范围和工艺特点。

(四)刀具

1理解金属切削刀具的材料和几何形状。

2了解常用刀具的种类和用途。

3了解刀具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车刀刃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五)夹具

1了解机床夹具的分类、组成和作用。

2理解工件的定位原理。

3理解定位方法与定位元件。

4理解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5了解基本夹紧机构。 

(六)工件

1理解机械加工精度。

2了解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经济精度和经济表面粗糙度。

(七)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了解工艺规程。

2了解零件图分析方法。

3了解定位基准的选择。

4理解拟定工艺路线。

5理解加工余量的确定。

6掌握工艺尺寸链。

7了解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8掌握切削用量的确定。

(八)轴类零件加工

1了解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功用和技术要求。

2掌握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

3了解轴类零件其他表面的加工方法。

4了解轴类零件的加工示例。

(九)套筒类零件加工

1了解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功用、技术要求。

2理解套筒类零件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3了解套筒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示例。

(十)箱体类零件加工

1了解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

2了解箱体零件的平面加工方法。

3了解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

(十一)装配工艺基础

1了解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2了解装配的组织形式。

3了解装配精度。

4理解装配尺寸链。

5了解装配方法及其选择。

6了解典型部件装配。

(十二)设备维修工艺基础

1了解设备使用与维护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2了解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要求、规程及管理制度。

3了解设备的计划修理。

4理解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状态监测。

四、主要参考教材

1.《机械基础》(多学时) 栾学钢  赵玉奇  陈少斌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基础练习册》(多学时)吴联兴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图》 胡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月。

4.《机械制图习题集》 胡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月。

5.《机械加工技术》郭溪茗 宁晓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月第2版。

电气技术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电工基础

40%

课程二

电子技术基础

40%

课程三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2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30%

判断题

30%

填空题

10%

作图题

10%

综合题

2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电工基础

第一单元

1.了解电路基本组成及基本功能,理解电路模型。

2.理解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概念,掌握电压和电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电阻定律及其应用。

4.掌握部分电路、全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掌握电功、电功率、焦耳-楞茨定律及其应用。

6.理解负载获取最大功率的条件,能进行最大功率的计算。

 

第二单元

1.掌握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分压公式。

2掌握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流公式。

3. 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特点及等效电阻的计算。

4.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能用支路法求解两个网孔的电路)。

5.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6. 理解惠司通电桥电路及其平衡条件。

第三单元

1.理解磁场概念,能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求直导线和载流线圈的磁场方向。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的概念。

3.掌握磁场对载流导体、矩形线圈的作用,能求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4. 掌握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能求洛仑兹力的大小和方向。

5.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6掌握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求

7理解线圈的储(磁)能公式。

8.理解电场及电场强度的概念。

9.了解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

10.掌握电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11. 理解电容器的储(电)能公式。

第四单元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三要素、有效值、相位差等)。

2.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

3.掌握纯电阻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4. 掌握纯电感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5. 掌握纯电容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6. 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及其相互关系。

7.掌握RL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8. 掌握RC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9. 掌握RLC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10. 了解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特点和通频带。

第五单元

1.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概念和相序。

2. 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源的连接,理解三相四线制对称电源的特点和中线的作用。

3.掌握对称三相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时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计算。

4.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课程二:电子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主要参数。

2.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理解单相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会估算各自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4.理解电容滤波、电感滤波的工作原理,会估算各自的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第二单元

1.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原理,输出特性曲线。

2.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3.掌握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主要元件的作用,会估算静态工作点及AuAi 

4.了解放大器的三种组态及射极跟随器的特点。

5.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

第三单元

1.理解反馈的概念、反馈的种类、集成运放的结构、符号和主要参数、虚短、虚断的概念。

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会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了解负反馈的四种类型。

3.掌握用集成运放构成的常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会计算各自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

4.了解功率放大器的要求及分类,掌握OCL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能估算各自的输出功率。

5.理解LC振荡器、调谐放大器的电路结构、性能及应用。

6.掌握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判断能否起振),会计算各自的振荡频率。

7.了解调谐与检波、调频与鉴频等概念,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成框图。

第四单元

1.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了解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

2.掌握常用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

3.掌握逻辑电路图、逻辑表达式、真值表之间的互换。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5.掌握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组成及逻辑功能。

6.了解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7.理解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工作过程。

课程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第一单元

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的结构及使用。

2.了解电动机拆装和维修的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

3.掌握电动机拆装与维修中的安全操作要求。

   第二单元

1. 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结构与简单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抽头电路连接规律及绕组的拆换工艺要求。

3. 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和调速控制电路的结构。

   第三单元

1. 理解直流电动机的类型、典型结构及简单工作原理。

2  了解单相串励直流电动机的优缺点、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掌握单相串励直流电动机启动和调速方法及控制电路的结构。

   第四单元

1.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接线与维修中的工艺要求。

3.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原因。

4. 掌握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绕组的连接规律与工艺要求。

   第五单元

1.掌握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点动和控制电路持续运转)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电路(接触器辅助触头作联锁)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和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连接。

四、主要参考教材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聂广林、赵争召主编,重大出版社出版,20107月第1版。

2.《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曾祥富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6月第1版。

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赵争召主编,重大出版社出版,20111月第1版。

4.《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王英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5《电动机与控制》曾祥富、况书君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12月第1版。

6.《电动机控制与变频技术》 周彬主编,重大出版社出版。

 

 

 

 

汽车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35%

课程二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20%

课程三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45%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55%

判断题

20%

填空题

10%

综合题

15%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一)汽车传动系

1. 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掌握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

2. 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功用、组成及种类。

3. 了解汽车的驱动形式与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4. 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5. 掌握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6. 了解变速器的功用、类型。

7. 掌握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原理。

8. 掌握典型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的构造和各挡传动路线、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和工作情况。

9. 了解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类型及组成。

10.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了解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行星齿轮机构变速传动的基本原理。

11. 了解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挡位设置、控制和动力传递。

12. 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13. 掌握十字轴刚性万向节的构造、工作原理与速度特性。

14. 掌握等角速万向节的常见类型、工作原理及构造。

15. 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布置形式。

16. 掌握驱动桥的作用和组成。

17. 掌握主减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8. 掌握差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汽车行驶系

1. 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功用、组成、类型及受力分析。

2. 了解车架的功用、组成和类型,掌握车架的构造、结构特点。

3. 了解车桥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4. 掌握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的构造。

5. 了解车轮定位的概念、原理。

6. 了解车轮与轮胎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7. 掌握车轮与轮胎的构造。

8. 了解悬架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9. 理解弹性元件、减振器、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 了解电控悬架的组成及主要零部件的构造。

(三)汽车转向系

1. 掌握转向系的作用与类型,了解转向原理。

2. 掌握蜗杆指销式、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组成。

3. 掌握液压常流式转向系作用及工作过程。

4. 了解电控式动力转向系作用、组成。

5. 了解电控式动力转向系的工作过程。

(四)汽车制动系

1. 掌握制动系的作用、组成、类型及行车制动器基本结构。

2. 理解行车制动器工作过程。

3. 掌握车轮制动器的种类、组成。

4. 理解车轮制动器的受力分析。

5. 掌握驻车制动器种类,构造,理解其工作过程。

6. 掌握液压制动装置类型、组成及作用。

7. 理解液压制动增压装置工作过程。

8. 掌握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类型、组成及作用。

9. 理解制动性能的控制。

10. 掌握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作用。

11. 理解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过程。

12. 了解驱动防滑系统组成作用,理解其工作过程。

课程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一)电源系统

1. 掌握蓄电池的作用与构造。

2. 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 了解蓄电池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4. 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以及电压调节器的作用。

(二)起动系统

1. 掌握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 理解起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理解起动系统的控制电路。

4. 理解电磁操纵强啮合式起动机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

5. 了解减速型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点火系统

1. 掌握点火系统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2. 了解半导体点火系统、有分电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掌握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四)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统

1. 了解汽车灯具的种类、用途及要求。

2. 了解汽车前照灯的结构、类型。

3. 了解汽车前照灯控制电路。

4. 了解汽车各种信号、警报电路及基本原理。

5. 了解汽车仪表中各种显示的含义及其工作原理。

(五)辅助电气设备

1. 了解电动刮水器、风窗清洗装置和除霜装置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了解电动车窗控制电路的分析(不带控制单元)。

3. 了解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等电动辅助设备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4. 了解空调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5. 了解空调电控部分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六)全车线路

1. 了解汽车电气设备总线路的概念和组成。

2. 了解汽车线束的种类。

3. 了解开关的作用和种类。

4. 了解各种电气保护装置的应用。

5. 了解汽车电路图的特点。

6. 了解典型电路图的读图方法。

课程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一)绪论

1. 理解发动机零件的主要耗损形式。

2. 了解汽车发动机维护作业的原则、类别、内容。

3. 了解发动机的修理工艺,以及零件拆卸原则和清洗方法。

4. 了解零件机械加工修复方法。

5. 了解发动机故障、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概念及常识。

(二)汽车发动机总论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基本结构及基本术语。

2. 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4.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编号规则。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条件,理解其受力分析。

2. 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和平衡机构等主要部件的构造。

3.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和运动关系。

(四)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过程。

2. 了解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及驱动方式。

3. 掌握气门间隙的概念。

4. 了解配气定时及可变配气定时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5. 掌握配气机构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解其连接、运动、装配关系。

(五)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 了解发动机水冷系统的作用、组成及水路。

2. 掌握发动机水冷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六)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 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及润滑系油路。

2.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七)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 了解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组成。

2. 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3. 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4. 了解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等主要装置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八)汽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常识

1. 了解电喷汽油机的特点及电控喷射装置的基本结构。

2. 理解喷油量控制原理。

3. 掌握电喷汽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功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4. 掌握电喷汽油机进气系统的组成,其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掌握主要传感器的作用、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6. 了解电脑(ECU)的作用和主要控制功能。

(九)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1. 了解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 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及混合气的形成条件。

3. 了解柴油机燃油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十)进排气系统及排污净化装置

1. 掌握一般进气系统的组成、功用,以及其各部分的类型、功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排气系统的的组成、功用,以及其各部分的类型、功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3. 了解进气增压装置的类型、组成、功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4. 了解涡轮增压系统的类型及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了解主要排污净化装置的类型、功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主要参考教材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二版,孔宪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第二版,于明进、于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第二版,杜瑞丰、李忠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计算机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

课程二

Visual FoxPro数据库 

40%

课程三

C语言程序设计

4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填空题

27%

单项选择题

40%

判断题

13%

程序填空题

10%

阅读程序题

1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网络基础知识

1知道网络的概念、功能与发展;

2.知道网络的分类;

3.知道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及特征;

4.了解局域网的组网类型及特性;

5.了解ISOIEEEARPA网络标准化组织;

6.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7.了解OSIIEEETCP/IP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和应用;

8.知道IPv4IP地址分类,子网掩码及作用;

9 了解固定IP、动态IP、公有IP、私有IP的概念;

10.知道一些特殊IP的作用(主机部分全0或全1,第一节为127IP地址、全0、全1和自动私有IP)。

(二)局域网的组建

1.知道网络的有线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微波、红外)的优缺点。会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传输介质和跳线接头(RJ-45头);

2.了解双绞线的传输特性、类型及质量等级,会按568A568B标准制作双绞线跳线(交叉与直连);

3.知道以下网络设备的作用及功能: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4.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网状结构)及通信特性,并根据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传输介质;

5.会用双绞线跳线的连接局域网中各种网络设备;

6.掌握Windows环境下实现网络连接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说明: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配置网络客户、服务与协议

7.掌握Windows环境下资源共享和权限设置; 

8.了解网络打印的基本概念;

说明:打印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络共享打印机、打印作业、打印队列

9.掌握在局域网中实现网络共享打印的方法。

(三)Windows2003管理基础

1.了解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启动、注销和关闭;

2.了解Windows 2003 Server网络基础配置(协议,服务,客户);

3.了解Windows 2003 Server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4.了解NTFS文件系统的权限,共享及访问。

(四)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组件

1.理解DHCP服务及作用;

2.理解DNS服务及作用;

3.理解IISWeb服务及作用。 

(五)使用Internet服务

1.了解Internet接入方式及特性;

2.了解Internet提供的常用服务(WWWE-mailTelnetFTPIM);

3.了解Internet资源类型及访问工具;

4.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功能与使用。

(六)局域网的维护

1.了解网络维护的基本常识(工具准备、常用手段);

2.掌握网络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知道常用命令(PingIpconfigNetstat)的使用。

说明:通信线(链)路故障、协议、服务器、网络设备

课程二: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

(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VFP的基础知识

1.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关系表、字段、记录的概念;

2.了解数据库的分类;

3.掌握以下数据类型:

字符型、数值型、逻辑型、日期型、备注型五种数据类型的简记字母、数据宽度和表示形式;

4.掌握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逻辑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5.掌握变量的分类、变量的命名规则、内存变量的赋值;

6.掌握表达式的组成与运算法则,多种运算符进行混合运算时的优先顺序,能计算表达式的值;

说明:字符的比较统一采用ASCⅡ码比较。

7.掌握以下常用函数:

Int Rand Date Year Space Alltrim Substr Len Str Val Ctod 

8.掌握VFP命令的结构及书写规则。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打开与关闭方法,掌握相关的命令和子句;

2.掌握在数据库中创建、添加和移出数据表的方法及相关命令;

3.理解建立表间永久关系和设置参照完整性的意义。

(三)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1.数据表的建立

1)理解字段的基本属性;

2)了解字段的扩展属性;

3)掌握数据表结构的创建和记录的输入方法。

2.掌握表的打开与关闭方法及相关命令的使用

3.指针的定位

1)掌握文件头、文件末、首记录、尾记录的概念;

2)掌握绝对定位、相对定位和条件定位的方法及相应命令;

3)掌握相关函数

Bof( )Eof( )Recno( )Reccount( )Found( )

4.掌握追加记录的命令:AppendBlank

5.表的编辑修改

1)了解用表设计器修改表结构;

2)掌握表记录的浏览和修改。

BrowseFor <条件表达式>](其它子句不要求)

Replace<范围><字段1> With <表达式1>,…[For <条件>

说明:命令中的While<条件>子句均不要求。

6.表记录的删除

1)掌握记录删除的方法及相关命令:

Delete<范围>][For <条件表达式>

PackZap命令;

2)了解记录的恢复。

7.索引

1)理解索引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以下结构复合索引操作命令:

Index On <索引关键字> Tag <索引标识名> [Unique][Candidate];

[Ascending|Descending]

Delete Tag All|<索引标识>

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 <索引关键字> [Tag <索引标识名>]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Set Order To [<索引标识>]

说明:单索引不要求

(四)查询数据

1.了解查询的创建方法及查询设计器各个选项卡的作用;

2.了解查询结果的输出方式;

3.掌握运行查询的方法。

(五)设计报表

1.了解报表的类型、数据源和布局;

2.掌握创建报表的方法,理解报表基本带区、标题带区与总结带区的特点及作用。

(六)SQL语言及应用

1.掌握修改表结构语句Alter Table

2.掌握记录的插入语句Insert Into

3.掌握记录修改语句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1 = 表达式1,… [Where <条件表达式>]

4.掌握记录删除语句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5.掌握查询语句:

Select [字段列表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Order By <关键字表达式>[Asc | Desc]];

[Group By <关键字表达式>];

[Into Table <表名>] 

说明:掌握Max( )Min( )Sum( )Avg( )Count( )函数的使用方法。

(七)Visual FoxPro的结构化程序设计

1.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

2.程序文件的创建与运行

1)了解程序文件的创建与运行方法;

2)掌握以下与程序设计相关的辅助命令:

Set Default To

3VFP的基本输入输出语句

1)掌握? | ??的使用;

2)掌握MessageBox函数。

4VFP的流程控制

1)掌握If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及其在操作数据表时的简单应用;

2)掌握Do WhileScanFor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及其在操作数据表时的简单应用。

说明:循环的嵌套不要求。

(八)Visual FoxPro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

1.了解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2.理解对象的属性、事件、事件过程及方法;

3.掌握表单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

1)常用属性:AutoCenterCaptionClosableIconNamePictureVisibleShowWindow

2)常用事件:LoadInit

3)常用方法:ReleaseRefresh

4.掌握表单的运行命令;

5.掌握命令按钮、标签、文本框、时钟等控件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程序。重点掌握这些控件在设计表单时的具体应用。

按钮名称

重要属性

常用事件

常用方法

命令按钮

CaptionEnabled

Click

 

标签

Caption

 

 

文本框

ControlSourceMaxLength

ValuePassWordCharReadOnly

KeyPressGotFocusLostFocus

SetFocus

复选框

CaptionValueControlSource

Click

 

时钟控件

EnabledInterval

Timer

 

 

课程三 C语言程序设计

(一)C语言基础

1.掌握用户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说明:能判断标识符的合法性。

2.了解C语言的源程序结构;

3.了解常量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变量的概念和特点;

5.掌握整型数据:

1)掌握intlong型常量十进制形式的书写;

2)掌握intlong型变量。

6.掌握实型数据;

说明:只要求十进制小数形式常量,double型变量。

7.掌握字符型数据:

1)会写字符常量,转义字符仅要求换行符\n,制表符\t

2)会写字符串常量,能区分字符串长度和字符串在内存中占用的存储空间;

3)会使用char型变量。

8.知道字符的ASCII码;

说明:能说出字母和数字字符的ASCII码。

9.掌握算术表达式的计算和书写;

说明:能将数学表达式转换成正确的C语言表达式。

10.理解算术运算符(+-*/%)的运算规则、优先级关系和结合性;

说明:%运算符的操作数只要求正整数。

11.掌握自增自减算符(++- -)的运算规则;

说明:在表达式中只出现一次对同一变量执行自增或自减操作。

12.掌握赋值运算符(=+=-=*=/=%=)的运算规则、优先级关系和结合性;

说明:%=运算符的操作数只要求正整数。

13.掌握关系运算的概念,掌握关系运算符(>>=<<===!=)的运算规则、优先级关系和结合性;知道逻辑值真、假的定义和在C语言中表示;

14.掌握关系表达式的计算和书写;

15.理解逻辑运算符(&&||!)的概念、运算规则和优先级关系;

16.掌握逻辑表达式的计算和书写。

(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1.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

2.知道语句的概念和分类;

3.掌握printf函数;

说明:说明符只要求%d%f%c%s,不要求宽度、精度。

4.掌握scanf函数;

说明:说明符只要求%d%f%c%s,不要求宽度、精度。

5.了解getcharputchar函数的使用;

6.了解顺序结构程序的执行特点;

7.掌握字母大小写转换,度量衡不同单位换算类程序设计。

(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1.掌握if语句,if else语句,if else if语句,if语句的嵌套(elseif的配对原则);

说明:if语句的嵌套仅限两层。

2.掌握多分支语句switch的应用;

说明:只要求一层switch的应用。

3.了解分支结构程序的执行特点;

4.掌握条件判断(闰平年)类,最大最小值类程序设计;

说明:最大值、最小值只要求三个数中产生。

(四)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了解循环条件、循环体、循环控制变量、循环嵌套的基本概念;

2.掌握while语句;

3.掌握do while语句;

4.掌握for语句;

5.理解三种循环语句的区别;

6.掌握循环次数的判断;

7.掌握循环的嵌套(双重循环,能正确判断内、外层循环);

8.掌握循环辅助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的作用;

9.了解循环结构程序的执行特点;

10.掌握累加、累乘类,判断数的特性(质数、完数、水仙花数等)程序的设计。

(五)数组

1.了解数组的概念;

2.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3.掌握一维数组的输入输出操作;

4.会使用字符数组实现字符串的相关处理操作;

说明:测试字符串长度,字符数统计,数字串到数值数据的转换。

5.掌握使用一维数组的常见处理算法;

说明:能找出最大值、最小值、统计总数、平均数,查找、排序、插入。

(六)函数

1.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

2.了解C语言函数的分类;

3.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

4.理解函数的类型,返回值类型与return语句的关系;

说明:不要求函数的类型与返回值类型不一致的情况。

5.掌握函数的声明与调用方法;

6.理解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的概念和关系;

7.掌握函数的参数传递规则;

说明:只要求基本数据类型作为参数。

8.了解简单的主-子函数程序设计。

四、主要参考教材

1.《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第五版)》张正琼 黄文胜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8月第5版。

2.《数据库基础及应用---Visual FoxPro(第二版)》陈策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7月第2版。

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二版)》钟勤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1月第2版。

 

 

 

 

 

 

 

 

 

 

 

电子技术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电工基础

40%

课程二

电子技术基础

40%

课程三

电子测量仪器

2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30%

判断题

30%

填空题

10%

作图题

10%

综合题

2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电工基础

第一单元

1.了解电路基本组成及基本功能,理解电路模型。

2.理解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概念,掌握电压和电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电阻定律及其应用。

4.掌握部分电路、全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掌握电功、电功率、焦耳-楞茨定律及其应用。

6.理解负载获取最大功率的条件,能进行最大功率的计算。

 

第二单元

1.掌握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分压公式。

2,掌握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流公式。

3. 掌握电阻混联电路的特点及等效电阻的计算。

4.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能用支路法求解两个网孔的电路)。

5.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6. 理解惠司通电桥电路及其平衡条件。

第三单元

1.理解磁场概念,能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求直导线和载流线圈的磁场方向。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的概念。

3.掌握磁场对载流导体、矩形线圈的作用,能求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4. 掌握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能求洛仑兹力的大小和方向。

5.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6掌握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求。

7理解线圈的储(磁)能公式。

8.理解电场及电场强度的概念。

9.了解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

10.掌握电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11. 理解电容器的储(电)能公式。

第四单元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三要素、有效值、相位差等)。

2.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

3.掌握纯电阻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4. 掌握纯电感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5. 掌握纯电容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6. 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及其相互关系。

7.掌握RL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8. 掌握RC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9. 掌握RLC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10. 了解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特点和通频带。

第五单元

1.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概念和相序。

2. 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源的连接,理解三相四线制对称电源的特点和中线的作用。

3.掌握对称三相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时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计算。

4.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课程二:电子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主要参数。

2.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理解单相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会估算各自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4.理解电容滤波、电感滤波的工作原理,会估算各自的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第二单元

1.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原理,输出特性曲线。

2.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3.掌握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主要元件的作用,会估算静态工作点及AuAi 

4.了解放大器的三种组态及射极跟随器的特点。

5.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

第三单元

1.理解反馈的概念、反馈的种类、集成运放的结构、符号和主要参数、虚短、虚断的概念。

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会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了解负反馈的四种类型。

3.掌握用集成运放构成的常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会计算各自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

4.了解功率放大器的要求及分类,掌握OCL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能估算各自的输出功率。

5.理解LC振荡器、调谐放大器的电路结构、性能及应用。

6.掌握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判断能否起振),会计算各自的振荡频率。

7.了解调谐与检波、调频与鉴频等概念,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组成框图。

第四单元

1.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了解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

2.掌握常用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

3.掌握逻辑电路图、逻辑表达式、真值表之间的互换。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5.掌握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组成及逻辑功能。

6.了解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7.理解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工作过程。

课程三:电子测量仪器

第一单元:

1. 了解电子测量的内容与方法。

2. 了解误差的概念、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3. 掌握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4. 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5. 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第二单元:

1. 了解指针式万用表的组成。

2. 理解指针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第三单元:

1. 了解电子示波器的测量内容和分类。

2. 了解模拟示波器的组成。

3. 掌握模拟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第四单元:

1. 了解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框图。

2.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用途和主要参数。

3.了解频率计的组成。

四、主要参考教材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聂广林、赵争召主编,重大出版社出版,20107月第1版。

2.《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曾祥富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6月第1版。

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赵争召主编,重大出版社出版,20111月第1版。

4.《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王英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5.《电子测量仪器》 辜小兵、沈文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谭定轩、杨鸿主编,重大出版社出版,20138月第1版。

土建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建筑识图与构造

40%

课程二

建筑材料

20%

课程三

建筑施工技术

4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70%

综合题

3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建筑识图与构造

(一)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各种线型的画法和工程字的书写方法。

2. 了解任意等分圆周、圆弧的连接和作椭圆的方法。

3.熟悉制图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理解建筑制图标准。

5.掌握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正多边形等线段的方法。

6.掌握绘图步骤和方法。

(二)投影图

1.了解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成图原理。

2.了解轴测投影的原理。

3. 掌握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4.掌握正投影原理和三面正投影的作图方法。

5.掌握点、线、面正投影规律。

6.熟悉简单立体投影图的画法。

7.掌握简单立体投影图的识读。

8.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

9.掌握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

10.掌握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和正面斜轴测图的画法。

11.掌握绘制和识读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方法。

(三)建筑构造概述

1.了解建筑耐火等级与耐久等级及划分原则。

2.理解建筑的分类。

3.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和各自的作用。

(四)基础与地下室

1.理解地基、基础的概念。

2.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的概念和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

3.掌握基础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五)墙体构造

1.了解砖的技术指标、尺寸和组砌方式。

2.了解隔墙的类型。

3.了解墙面装饰装修的作用和分类。

4.了解其他墙体的类型和构造要求。

5.掌握墙体的承重方案。

6.掌握常见细部构造。

7.掌握圈梁、构造柱、壁柱和门垛的构造要求。

8.掌握隔墙的构造做法。

9.理解各类墙面装修的构造要求。

10. 理解墙体的作用、分类及设计要求。

(六)楼地层构造

1.了解楼板的分类。

2.了解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

3.掌握楼地层的构造层次。

4.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构造特点。

5.熟悉直接式顶棚的类型与做法。

6.了解悬吊式顶棚的构造层次与做法。

7.了解楼地面的类型。

8.掌握常见楼地面的构造做法。

9.了解阳台的分类,掌握阳台的承重形式和细部构造。

10.了解雨篷的细部构造。

(七)门与窗构造

1.熟悉门窗的分类和常用尺寸。

2.掌握木门窗的组成及构造。

3.理解铝合金门窗的组成及构造。

4.了解塑钢门窗的构造及安装方法。

5.了解遮阳板的形式和适用范围。

(八)楼梯与电梯

1.理解楼梯的组成及各部分尺度要求。

2.掌握楼梯的作用、要求,了解楼梯的平面形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特点、构造要求及适用范围。

4.掌握楼梯的细部构造特点及要求。

5.了解电梯与自动扶梯的分类和构造要求。

6.理解台阶与坡道的分类及构造要求。

(九)屋顶构造

1.了解民用建筑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

2.了解屋顶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3.了解平屋顶的组成、特点和排水组织。

4.了解坡屋顶的组成和特点。

5.了解斜屋顶的类型、组成和构造。

6.掌握平屋顶的防水、泛水构造方法和保温与隔热措施。

7.掌握坡屋顶的承重结构层和屋面构造。

8.掌握坡屋顶的泛水构造方法和保温与隔热措施。

(十)建筑工程

1.了解各阶段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2.了解建施、结施和设备施工图包含的主要内容及编排原则。

3.掌握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相关要求。

4.理解本章的建筑制图标准。

5.理解各建筑施工图的用途、内容和表达方法。

6.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的方法和步骤。

7.掌握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8.理解本章的制图标准。

9.理解各结构施工图的用图和内容。

10.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1.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课程二:建筑材料

(一)气硬性胶凝材料

1. 了解石膏、石灰的用途。

2. 理解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机理。

3. 理解生石灰的熟化、硬化过程。

4. 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特性及分类。

5. 理解建筑石膏生产制备方法、凝结硬化机理、技术要求及特性。

6. 掌握生石灰的生产、消化、石灰的品种、硬化过程及技术指标。

(二)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

1. 了解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方法、六大品种常用水泥的技术性质与代号、水泥的选用原则。

2. 理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及矿物组成、凝结与硬化机理。

3.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础知识。

4.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技术性质。

5. 掌握质量要求及如何合理选用水泥。

(三)集料

1. 了解集料的种类、特征。

2. 掌握集料的应用。

3. 了解集料的类别、规格、质量要求。

(四)混凝土

1. 了解有关混凝土的组成、品种结构、技术性能、影响因素、混凝土的外加剂种类、作用机理等。

2. 理解混凝土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3. 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4. 了解砼用粗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5. 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6. 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的概念、影响因素。

7. 掌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因素。

(五)砂浆 

1. 理解砂浆的种类及强度等级和技术性质。

2. 掌握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要求。

(六)墙体材料

1. 了解新型墙体材料的种类、概念及应用意义。

2. 掌握块体材料的概念及主要种类。

3. 掌握烧结普通砖的概念、种类、技术要求与应用。

(七)建筑钢材

1. 理解钢材冷加工的作用。

2. 理解建筑钢材的标准与使用。

3. 理解钢材的技术要求与选用。

(八)其它建筑材料

1. 了解其它建筑材料的分类。

2. 了解其它建筑材料的定义。

3. 理解其它建筑材料的用途。

课程三:建筑施工技术

(一)土方工程

1. 理解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

2. 了解土壁边坡支撑方法。

3. 了解土方机械及选择。

4. 理解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5. 掌握基槽(坑)土方量计算,了解开挖和施工中的排水。

6. 掌握回填土料的选择、填筑方法和影响压实的几个因素。

7. 掌握基坑(槽)边坡塌方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

(二)桩基工程

1. 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制作方法、吊点选择、运输和堆放。

2. 了解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打桩设备的选择、桩头的处理、接桩的方法。

3. 了解桩基的施工安全技术。

4. 理解套管成孔灌注桩等的施工方法。

5. 掌握打桩顺序、打桩方法。

6. 掌握灌注桩成孔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7. 掌握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三)砌筑工程

1. 了解砌筑工程水平及垂直运输机具。

2. 掌握砌筑用脚手架的作用,要求和构造特点。

3. 了解工具式脚手架的构造和搭设要求。

4. 掌握砌筑砂浆种类及其适应的工作环境。

5. 理解砌块的砌筑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6. 掌握砖砌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砖砌体砌筑方法、组砌方式、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了解砌块砌体砌筑方法、组砌方式、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7. 理解砌筑工程安全技术。

(四)钢筋混凝土工程

1. 了解模板的种类。掌握模板的构造组成、作用和要求。

2. 了解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楼板、楼梯模板的制作方法和安装要求;掌握柱、梁模板的制作方法和安装要求。

3. 掌握模板的拆除时间和顺序。

4. 了解钢筋焊接常用的对焊、电弧焊、点焊等焊接方法与有关技术规定。

5. 了解钢筋冷加工的冷拔、冷拉控制方法。

6. 掌握钢筋的配料、下料长度计算、绑扎、代换、安装的要求与规定。

7. 了解混凝土工程浇筑、振捣机械的选用。

8. 掌握混凝土的施工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和要求。

9. 理解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及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

(五)防水工程

1. 理解柔性防水材料的性能,规格与技术要求。

2. 理解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构造及施工顺序。

3. 掌握柔性防水屋面的找平层、防水层、檐口、雨水口、屋面、保护层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要求。

4. 了解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求。

5. 掌握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与安全技术。

(六)装饰装修工程

1. 了解门窗的安装方法和要求。

2. 了解板块地面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

3. 理解一般抹灰的种类、组成与要求。

4. 掌握抹灰前的准备、基层处理及施工工序。

5. 掌握室内墙面、顶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 理解大理石、面砖、陶瓷锦砖等饰面工程的镶铺镶贴和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7. 掌握水泥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了解水磨石地面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七)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 了解先张法、后张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 理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对材料的要求。

3. 理解先张法、后张法张拉的机具及设备操作。

4. 掌握先张法和后张法张拉程序和施工工艺。

(八)结构安装工程

1. 了解起重机械与索具设备的种类、性能及选用。

2. 了解吊车梁的安装,屋架的吊装和屋面板安装的工艺与质量要求。

3. 了解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安装中起重机的类型、型号、数量及结构安装方法的选择并确定开行路线。

4. 了解构件平面布置,吊装阶段的停机位置及构件的堆放。

5. 掌握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6. 掌握柱子的吊装。

(九)冬季和雨季施工

1. 了解雨期施工的准备工作和有关规定。

2. 了解土方、基础开挖、砌筑、混凝土等工程雨期施工应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

(十)高层建筑施工

1. 了解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及施工特点。

2. 了解高层建筑的施工机具与设备的操作。

3. 了解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结构施工。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建筑识图与构造》 吴舒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月第2版。

 2.《建筑材料》 陈斌,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3月第2版。

 3.《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杨澄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月第1版。

 4.《建筑构造》 杨志刚,重大出版社,20131月第2版。

 5.《建筑制图与识图》 陆叔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月第2版。

护理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解剖学约30% 组织胚胎学约10%

课程二

理学与生物化学

理学30% 生物化学10%

课程三

理学基础

2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60%

判断题

20%

名词解释题

10%

简答题

1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解剖学:

(一)运动系统

1.骨和骨连结

了解:骨的数量;椎骨、肋和胸骨的形态;椎骨的连结概况;骨盆的组成;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胫骨的位置。

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脊柱以及胸廓的组成、形态、功能;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女性骨盆的特点。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分类、构造;躯干骨的组成;关节的基本结构;脊柱的生理弯曲;胸骨角、肋弓、髂前上棘、大转子、坐骨结节等体表标志。

2.骨骼肌

了解:肌的分类、构造;躯干肌的分部;上、下肢肌的分部和分群。

理解:肋间肌的位置;膈的形态和位置;腹股沟管及其内通过的结构。

掌握:膈肌上的裂孔及其通过结构;参与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的名称、作用;腹前外侧壁的三块扁肌的名称、层次;三角肌、臀大肌的位置、作用。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管

了解:三对唾液腺的名称;食管的位置、分部;小肠、大肠的分部。

理解:舌的形态;牙的临床表示方法;咽的位置、分部、交通;直肠和肛管的形态。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咽峡的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咽的分部;食管三处狭窄的位置及距中切牙的距离;胃的位置、形态、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外形特征;阑尾的位置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齿状线的概念。

2.消化腺

了解:胰的位置和形态。

理解:胆囊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掌握:肝的位置和形态;肝门通过的结构;肝外胆道的组成。

3.腹膜

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

理解:腹膜、腹膜腔的概念。

掌握:大网膜。

(三)呼吸系统

1.呼吸道

了解:喉的组成。

理解气管的位置、分部;喉腔的分部、喉腔最狭窄处。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上呼吸道的组成;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左、右主支气  管的形态特点、临床意义。

2.

了解:支气管肺段和肺段支气管。

理解:肺门;左肺心切迹;肺和壁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3.胸膜和纵膈

了解:壁胸膜分部。

理解: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

掌握:肋膈隐窝、纵膈的概念。

(四)泌尿系统

了解:肾的被膜。

理解:肾剖面结构;膀胱位置、形态和分部。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和形态;肾窦内容物;输尿管的三处狭窄;膀胱三角;膀胱底的毗邻器官;女性尿道的特点和尿道外口的位置。

(五)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

了解: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理解:精子从睾丸排出到体外的途径;输精管的结扎部位。

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的位置和形态;精索的概念;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弯曲和狭窄。

2.女性生殖系统

了解:会阴。

理解: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形态、分部;子宫的固定装置与功能。

掌握: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输卵管结扎部位、受精部位;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阴道的位置和毗邻。

(六)脉管系统

1.心血管系统

了解:上、下肢动脉主干的行程;腹主动脉发出的成对脏支的名称;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三处吻合。

理解:心传导系统;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和收纳范围。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大、小循环概念;心的位置、外形及各心腔的结构;心的正常起搏点;心尖的体表投影;主动脉的行程和分部;主动脉弓的分支;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脏支;上、下肢主要浅静脉的起始位置、行程和注入部位;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和收集范围。

2.淋巴系统

了解:淋巴器官。

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脾的位置。

掌握:胸导管;腹股沟浅淋巴结群。

(七)内分泌系统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理解: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的位置及形态。

掌握:垂体、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八)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了解:脊髓主要纤维束的名称及功能;了解内囊的位置,损伤后的表现。

理解:脑的位置和分部;大脑半球的分叶;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区的位置;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循环途径。

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脑干的组成;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的位置。 

2.周围神经系统

了解: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交感干的组成。

理解:脊神经的组成、性质;内脏神经的概念;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掌握:坐骨神经主干的行程,坐骨神经的分布。大腿前群肌的神经支配。

组织胚胎学:

(一)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

了解:上皮组织的概念;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理解:内分泌腺、外分泌腺。

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2.结缔组织

了解:骨组织。

理解:软骨分类;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分类。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及特点;红细胞的特点;白细胞的分类及各种白细胞的结构特点。

3.肌组织

了解:平滑肌的特点。

理解:肌组织的组成与分类。

掌握:肌节。

4.神经组织

了解:神经末梢;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及其作用。

理解:神经纤维概念与分类。

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神经元的分类。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管

了解:空场、回肠管壁结构。

理解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掌握:食管肌层分布特点;胃底腺的主要细胞及其作用;小肠环形皱襞、小肠绒毛。

2.消化腺

了解肝内血液循环;胰腺组织结构。

理解:肝血窦,窦周隙。

掌握:肝小叶概念;肝门管区概念。

(三)呼吸系统

了解:气管和主支气管粘膜结构特点;肺泡隔;肺呼吸部组成。

掌握:肺导气部组成;肺泡Ⅰ型细胞和肺泡Ⅱ型细胞的分布及其作用;气血屏障。

(四)泌尿系统

了解:球旁复合体。

掌握:泌尿小管的组成;肾单位;滤过屏障;膀胱三角。

(五)生殖系统

了解:卵巢的微细结构;子宫壁的结构。

理解: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掌握:精曲小管(生精小管);睾丸间质细胞作用;卵泡的种类;排卵的概念;黄体;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

(六)脉管系统

了解:动脉、静脉血管壁分层。

掌握:动脉中膜结构特点;毛细血管结构特点。

(七)内分泌系统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肾上腺微细结构。

掌握:腺垂体分泌激素及其作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激素及其作用。

(八)胚胎学概要

掌握受精的概念,植入的概念。胚胎的分期。

课程二: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理学

(一)绪论

掌握:新陈代谢、内环境、刺激与反应、兴奋性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     意义。

(二)细胞

了解:入胞、出胞的概念、受体概念及基本功能。 

理解: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复极化的概念。

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阈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三)血液

了解:血细胞比容;血小板的正常值及生理功能;Rh血型的临床意义。

理解:红细胞的生成(部位、原料、条件)与破坏;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血液的组成;血量正常值;血浆渗透压及其生理作用;红细胞的正常值和生理特性;白细胞的正常值、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凝血基本过程;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及血型判断。

(四)血液循环

了解: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微循环的三条通路及其功能;动脉脉博。

理解: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一、二心音的形成机制、特点及意义;心肌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形成条件与根本因素;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掌握:心率;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血压的概念;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五)呼吸

了解: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潮气量、残气量;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理解: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气体交换的过程。

掌握:呼吸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呼吸过程的基本环节;肺通气的概念与动力;呼吸频率;肺通气量;气体交换的动力。 

(六)消化和吸收

了解:消化的方式;胃肠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

理解: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掌握:消化、吸收的概念;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胰液、胆汁的成分及其作用;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

(七)肾的排泄

了解:肾的主要功能;尿量;尿的排放。

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以及分泌功能;渗透性利尿。

掌握:排泄的概念;排泄途径;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效滤过压对肾小球滤过的影响;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尿生成的影响;

(八)生殖

了解:月经周期的形成机制。

理解:睾丸和卵巢的功能。

掌握:雄激素(睾酮)、雌激素、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月经周期。

生物化学

(一)蛋白质与核酸化学

了解:蛋白质的分类。

理解:蛋白质结构层次及其维持力;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掌握:蛋白质元素的组成特点及其基本单位;蛋白质的变性;核酸的化学组成及组成单位;DNA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二)酶

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

理解:酶原的概念;酶原的激活机理及酶原激活的生物学意义。

掌握:酶的概念、组成及酶促反应特点;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概念及医学意义。

(三)脂代谢

了解:脂类分布、生理功能及消化吸收;高脂血症的概念。

理解:甘油磷脂合成的原料与部位;三酰甘油合成的原料与部位。

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及调节;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的概念、生成和利用特点及生理意义;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部位及原料;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分类和功能。

(四)糖代谢

了解:糖的主要生理功能;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概念。

理解:血糖浓度、血糖的来源、去路和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部位、关键酶及生理意义;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关键酶及生理意义;乳酸循环及其生理意义。

(五)氨基酸代谢

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肝性脑病的机理;肝脏在白质代谢中的作用;α-酮酸的代谢。

理解:r-氨基丁酸、组胺、5-羟色胺的生成及生理功能。

掌握:氮平衡、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及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尿素合成的器官、要点及生理意义;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载体及生理意义;甲硫氨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六)肝的生物化学

了解:生物转化的类型。胆汁酸的分类;胆色素的概念。常用肝功能试验及临床意义。

理解:影响肝物转化的因素。

掌握:肝生物转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胆汁酸的功能;胆红素代谢;黄疸的概念。

(七)水、无机盐代谢及酸碱平衡

了解:水的生理功能;微量元素代谢;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类型。

理解:水的含量与分布;水的来源与去路。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掌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钾、钙、磷代谢;酸碱平衡的概念及调节。

课程三:护理学基础

(一)护理程序

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简史。

理解:医护合作性问题;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程序各步骤中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五大步骤;收集资料的内容、来源、种类及收集资料的方法;护理诊断的概念、组成、陈述方式及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制订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实施的步骤及方法;护理评价的概念及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

      (二)医院和住院环境

      了解:医院的概念、任务及种类。

      理解:门诊护理工作;急诊护理工作。

掌握:病区的环境管理;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 项。

      (三)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了解:病人进入病区前护理(办理住院手续、实施卫生处置、护送病人入病区);            出院前的护理

      理解:出院病人有关文件的处理及病床单位的处理。

      掌握:病人进入病区后初步护理(一般病人,急诊、危重病人);轮椅运送法的目            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平车运送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

了解:卧位的变换;保护具的应用。

理解: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及被迫卧位的概念。

掌握:常用卧位及适用范围;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作用);帮助病人翻身的注意事项。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医院感染

了解: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及分类。

掌握:医院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的概念。

2.清洁、消毒、灭菌技术

了解:清洁技术;常用化学消毒剂。

理解: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消毒、灭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无菌技术

掌握: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域的概念;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及基本操作法。

4.隔离技术

了解:隔离区域的设置;划分隔离单位。

理解:隔离消毒原则。

掌握:隔离、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终末消毒处理的概念;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六)病人清洁护理技术

了解:床上梳发、洗发。

理解:头虱和虮除灭法;淋浴或盆浴、床上擦浴。

掌握:口腔护理的目的、常用漱口溶液、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压疮的概念、诱发因素、压疮的分期和临床表现、压疮的预防措施。

(七)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技术

1.体温的观察与测量技术

了解: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理解:发热的过程及症状。

掌握:体温的正常值;发热程度的划分;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的概念及常见疾病。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概念;高热病人的护理;体温过低(体温不升)病人的护理;体温计的消毒与校对方法;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脉博的观察与测量技术

了解:脉搏的生理变化。

理解:各种异常脉博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掌握:脉搏的正常值;速脉、缓脉、间歇脉、脉搏短绌的概念;脉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呼吸的观察与测量技术

了解:呼吸的生理变化。

理解:各种异常呼吸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掌握:呼吸的正常值;呼吸增快、呼吸缓慢、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困难的概念;呼吸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4.血压的观察与测量技术

了解:血压的生理变化;血压计的种类及构造。

掌握:血压的正常值;高血压、低血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八)饮食护理技术

理解: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要素饮食的概念;基本饮食的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试验饮食的方法;病人出入液量的记录内容和记录方法。

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的类别;治疗饮食的适用范围及饮食原则;鼻饲法的概念、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九)排泄护理技术

1.排尿护理技术

了解:对尿液的观察;膀胱冲洗术。

掌握: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失禁、尿潴留、导尿术、留置导尿管术的概念;尿失禁及尿潴留病人的护理;导尿术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

2.排便护理技术

了解:对粪便的观察;肠胀气的概念及护理措施;简易通便法。

理解: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的概念及护理措施;肛管排气法的概念、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的概念;各种灌肠法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十)药物治疗与过敏试验技术

1.给药的基本知识

了解:药物的种类及领取方法。

理解:药物的保管原则;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掌握:药疗原则;给药途径。

2.口服给药技术

理解:给药方法。

掌握:给药的注意事项。

3.吸入给药技术

理解:超声波雾化治疗的作用原理及特点;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概念、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概念、目的、常用药物、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注射技术

理解: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掌握:注射法的概念及注射原则;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法的概念、目的、部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药物过敏试验技术

了解:碘过敏试验法;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

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掌握:六种药物过敏试验皮试液标准及注入剂量;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皮试结果判断、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皮试结果判断、脱敏注射法的概念及方法;链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十一)静脉输液与输血技术

1.静脉输液技术

了解:静脉输液的常用溶液及作用。

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原理;小儿头皮静脉的分布及动、静脉的鉴别。

掌握: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输液的注意事项;输液滴速的调节原则;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2.静脉输血技术

了解:血液制品的种类;直接输血法。

理解:输血的目的;间接输血法。

掌握:输血前血液准备;输血注意事项;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十二)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

1.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掌握:危重病人的护理

2.氧气吸入疗法

了解:供氧装置;其他供氧方法(除单侧鼻导管法外)。

理解:氧气成分;氧气吸入的浓度;缺氧的症状。

掌握:单侧鼻导管吸氧的操作方法;氧浓度与氧流量的换算方法;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3.吸痰法

了解:电动吸引器的构造和原理;注射器吸痰法及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

掌握:吸痰的目的;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的操作方法;吸痰的注意事项。

4.洗胃法

了解:自动洗胃机洗胃法、注洗器洗胃法。

掌握:洗胃的目的;电动吸引器洗胃法及漏斗胃管洗胃法的操作方法;洗胃的注意事项;几种药物中毒的洗胃溶液和禁忌药物;简易呼吸器的装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十三)临终病人的护理技术

了解: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理解:濒死及死亡的概念;死亡过程的分期。

    掌握: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尸体护理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主要参考教材

    1.《解剖学基础》于叔杰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月第2版。

2.《生理学基础》姜德才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7月第2版。

3.《护理学基础》王瑞敏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月第2版。

4.《解剖学基础》于晓谟、苏传怀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月。

5.《生理学基础》姜德才、柳海滨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月。

    6.《生物化学概论》许煜和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月。

    7.《护理学基础》龙霖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7月。

 

药剂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药事管理学

20

课程二

理学基础

40

课程三

药剂学基础

4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试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选择题

67

填空题

13

简答题

2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药事管理学

(一)绪论

了解:药事管理学性质、研究内容。

理解:药事管理的目的、特点、主要内容、主要手段。

掌握:药事、药事管理、药事管理学的概念。

(二)药事管理体制

了解: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各级药品检验机构的职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直属机构的职能。

理解:我国现行药事管理体制;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的行业管理。

掌握: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组织机构构成的基本知识。

(三)药师及执业药师制度

理解:药师的分类;药师的职业道德;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制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对违反执业药师有关规定的处罚。

掌握:药师、执业药师的概念;药师的职责;获取执业药师资格的程序。

(四)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了解:现行《药品管理法》的特点及意义;《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与《药品管理法》的关系。

理解:《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五)药品及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1.药品

掌握:药品的概念;药品的特性;药品的分类。

2.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理解: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掌握:药品质量;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概念及原则。

3.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及药品标准

了解: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性质。

理解: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类型。

掌握:药品标准。

4.药品不良反应监督管理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六)药品生产管理

1.药品生产管理概述

了解:药品生产特点。

掌握:药品生产的概念和分类;药品生产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2.药品生产法制管理

理解:药品生产的准入管理;药品生产的行为规则;法律责任。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了解:药品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概念;GMP的主要内容。

(七)药品经营管理

1.药品经营与药品经营企业概述

了解:药品经营、药品经营企业的概念。

理解:药品经营企业的类型;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

2.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了解:药品商标、广告、价格管理;禁止商业贿赂行为。

理解:药品标识物的管理;《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掌握:处方药及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了解:GSP认证管理的组织机构;GSP认证的监督检查。

理解:GSP认证管理程序。

掌握:GSP的概念;GSP的主要内容。

(八)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概述

理解: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相关概念;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

2.医疗机构药剂科

了解:医疗机构药剂科的性质与任务;医疗机构药剂科的人员配备。

3.医疗机构药品调剂和处方管理

理解:调剂的概念与流程;调剂业务管理。

掌握:医疗处方的概念;医疗处方的颜色与标识;医疗处方管理的主要内容。

4.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理解:《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掌握:医疗机构制剂管理概述。

5.医疗机构药品管理

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概念;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目标。

掌握:药品的采购管理;药品的库存管理;药品的经济管理。

(九)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了解: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危害及管制的意义;放射性药品管理的有关知识。

理解:戒毒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的概念;戒毒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掌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概念;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品种范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十)新药管理

了解:新药研究简介;新药申报、审批及保护。

理解:新药的概念及分类;《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药品名称。

(十一)中药管理

了解:中药的品种及作用;中药现代化;中药管理的相关规定。

理解:中药的概念;《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主要内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主要内容。

掌握:《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课程二:药理学基础

(一)药理学总论

1.概述

了解: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理解:学习药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掌握:药物、药理学的概念。

2.药物效应动力学

了解: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量效关系的概念、意义和价值。

掌握:不良反应的类型;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耐受性、治疗指数、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的概念。

3.药物代谢动力学

了解: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理解:药物的跨膜转运。

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首关消除、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半衰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影响药效的因素

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合理用药原则。

理解:机体方面的影响因素。

掌握:药物方面的影响因素。

()神经系统药物

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理解:传出神经受体类型及生理效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掌握:阿托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2.镇静催眠药

了解:其他镇静催眠药的药理作用。

理解:巴比妥类药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中毒的解救。

掌握: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了解:抗惊厥药;丙戊酸钠、乙琥胺、卡马西平的临床用途。

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4.抗精神失常药

了解: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奋乃静、氯普噻吨、氟哌啶醇、氯氮平的药理作用;抗躁狂症药;抗抑郁症药。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5.镇痛药

了解:芬太尼、二氢埃托啡的作用特点。

理解: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6.解热镇痛抗炎药

了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合理应用。

理解: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特点。

掌握: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三)心血管系统药物

1.抗高血压药

理解: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名称;氯沙坦、哌唑嗪、可乐定和硝普钠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用途。

掌握: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了解:非苷类正性肌力药和其他类药的临床用途。

理解: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在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

3.抗心绞痛药

理解:ß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的临床用途。

掌握: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四)血液系统药物

了解:血容量维持药。

理解:叶酸、维生素B12的临床用途;华法林、维生素K的临床用途。

掌握:肝素、铁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五)呼吸、消化、泌尿系统药物

1.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了解:镇咳药和祛痰药的分类。

理解:平喘药的分类;色甘酸钠的临床用途。

掌握:沙丁胺醇、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2.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了解:消化功能调节药。

理解: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哌仑西平、丙谷胺、枸橼酸铋钾的临床用途。

掌握: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3.利尿药和脱水药

了解:脱水药。

理解: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掌握:呋塞米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六)内分泌系统药物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了解:盐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性激素和计划生育用药的临床用途。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了解:放射性碘、ß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临床用途。

掌握:硫脲类药物、碘及碘化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3.胰岛素和其他调节血糖的药物

了解:葡萄糖苷酶抑制药、胰岛素增敏药、促胰岛素分泌药的临床用途。

理解:磺酰脲类、双胍类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七)化学治疗药物

1.抗菌药物概述

理解: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抗菌谱、化疗指数、耐药性的概念。

2.抗生素

了解:四环素、氯霉素的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理解: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和作用特点;红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掌握: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类的作用特点及用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3.化学合成抗微生物药

了解:呋喃妥因、甲氧苄啶的临床用途。

理解: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磺胺类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掌握:喹诺酮类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课程三:药剂学基础

(一)绪论

了解: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理解:药品标准;《中国药典》的组成及主要内容;处方种类及处方制度。

掌握:药剂学的概念;药物剂型;药剂学常用术语;处方调剂。

(二)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1.基本操作

理解:称量、粉碎、过筛、混合的概念。

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操作方法及影响因素。

2.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了解: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包装与贮藏。

理解: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三)片剂

1.片剂概述、片剂的辅料

理解:片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常用辅料的加入方法。

掌握:常用辅料的种类、作用及特点。

2.普通片剂

了解:片剂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片剂的包装与贮藏。

理解:片剂的质量评价。

掌握:湿法制粒技术;片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处方举例。

3.片剂的包衣

了解:包衣材料与包衣过程;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理解:包衣的概念、目的和分类。

(四)表面活性剂

了解:表面现象、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理解: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基本特性。

掌握: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增溶、乳化、润湿等方面的应用。

(五)浸出药剂

了解:浸出液的浓缩与干燥;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

理解:浸出药剂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浸出药剂常用的浸出方法工艺流程;常用浸出药剂的种类及特点。

(六)液体药剂

1.液体药剂概述、溶剂和附加剂

了解: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和着色剂。

理解: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分类;液体药剂的常用溶剂和防腐剂。

2.各种类型液体药剂

了解: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藏。

理解:各种类型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稳定性、质量评价。

掌握:各种类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处方举例。

(七)软膏剂

了解: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包装与贮藏;眼膏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

理解:软膏剂的概念、种类、特点、质量要求;软膏剂基质的选择原则。

掌握:软膏剂基质的分类及常用基质;软膏剂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处方举例。

(八)注射剂与滴眼剂

1.概述

了解:注射剂的特点。

理解:注射剂的概念、分类、给药途径、质量要求。

2.热原

理解: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污染途径。

掌握:除去热原的方法;检查热原的方法。

3.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理解:常用的注射剂溶剂及附加剂。

4.灭菌法、无菌操作法

理解:各种灭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无菌操作法;空气净化技术。

5.注射剂的制备

了解:注射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理解:注射剂制备步骤;处方举例。

掌握: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6.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滴眼剂

了解:营养输液和血浆代用液。

理解: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滴眼剂的概念;制备工艺流程。

掌握:输液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九)其他剂型

了解:栓剂、中药丸剂、滴丸剂、膜剂、气(粉)雾剂和喷雾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

(十)药物制剂稳定性

了解: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意义、研究范围、重点考查项目。

理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掌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十一)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缓释、控释制剂的概念及特点;靶向制剂的概念及分类。

(十二)生物药剂学简介

了解:药物剂型因素与药物吸收的关系。

理解: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四、主要参考教材

1.《药事管理学》寇建民主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版。

2.《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张庆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3.《药剂学》高宏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电子商务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

55%

课程二

电子商务网页设计

15%

课程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

3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题量及分值

    编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30

每小题2,60

判断题

15

每小题2,30

简答题

 4

每小题15,60

合计

49

15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

(一)电子商务概述

1.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

2.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

3.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4.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5.掌握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6.了解传统交易方式的特点。

7.会进行传统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的实例比较。

(二) 电子商务的分类与应用

1.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方法。

2.理解电子商务按照交易对象的分类情况。

3.会分析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

(三)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与主要环节

1.掌握B2CC2C 模式下的网上购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2.了解实现电子商务的几个重要环节。

(四)电子商务函电与电子邮箱的使用

1.了解电子商务函电的定义及特点。

2.会在各网站申请和使用个人电子邮箱。

3.了解企业邮箱的优势。

(五)网上支付与结算

1.了解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2.了解网上支付的方式。

3.掌握网上支付体系的基本构成。

4.了解银行卡的种类。

5.掌握网上银行的含义。

6.掌握网上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

7.会使用网上银行实现网上支付和网上结算。

8.掌握电子货币的四个功能和四种类型。

9.掌握网上支付系统的功能。

10.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

11.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种类。

12.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3.掌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点。

14.掌握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工作流程,会使用支付宝实现网上支付或网上结算。

(六)电子商务物流

1.了解物流的概念。

2.了解物流的特点。

3.理解物流活动的要素。

4.了解包装的定义。

5.了解装卸搬运的定义。

6.了解运输的定义。

7.了解配送的定义。

8.掌握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应具备的条件。

9.理解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角色。

10.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七)网络营销

1.了解网络营销的概念。

2.掌握网络营销下的市场和营销理念的变迁。

3.掌握4Ps4Cs营销模式。

4.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

5.掌握网络营销的定价方式。

6.掌握网络营销的特点。

7.了解企业需要传播的信息类别。

8.了解网络广告的定义。

9.掌握网络广告在策划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八)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1.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概念。

2.理解在创建电子商务网页之前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策划与定位。

3.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安全策略的制定应从哪个方面考虑。

4.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构成。

5.理解域名的分级。

课程二:电子商务网页设计

(一)电子商务网页制作预备知识

1. 了解网页的构成、特点,以及网页制作工具、开发技术、发展史和开发团队角色组成。

2. 理解WWWHTML、网站、网页、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的概念。

3. 理解Frontpage2003的窗口组成及视图管理。

4. 掌握Frontpage2003的安装与启动方法。

(二)创建简单的电子商务网页

1. 了解新建网站的三种方式;了解网页中的文字排版设计要求,图像的使用原则;了解电子商务网站导航设计原则。

2. 理解网页中文本、图像、表格的概念及设置内容。

3. 理解绝对路径、文档相对路径和站点根目录相对路径的概念,以及超链接的概念和分类。

4. 掌握网站的创建、打开、关闭、导入、删除方法和步骤。

5. 掌握网页中文本、图像、表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能进行文本、图像、表格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编辑。

6. 掌握网络链接、本地链接、电子邮件链接、书签链接的创建、编辑和删除方法。

(三)制作实用的电子商务网页

1. 了解网页造型、分辨率、网页尺寸的概念,了解网页布局的一般步骤。

2. 理解层、框架、CSS样式表、表单的概念,以及常用的表单域种类。

3. 了解使用模板、表格和层进行网页布局的方法。

4. 了解框架的创建、编辑和删除方法,CSS样式表的创建和编辑。

5. 了解表单的创建、验证和提交方法,以及各种表单域的创建方法。

(四)制作完善的电子商务网页

1. 了解HTML标记分类和格式,标记属性和基本标记。

2. 理解HTML中超链接、表格、图像、声音和视频的标记、属性及格式。

3. 理解事件、动作和行为的概念;理解网页特效的概念和分类。

4. 理解Web组件、行为、网页特效在网页中的应用。

5. 理解电子商务网站策划,掌握建站流程、域名注册原则和步骤。

6. 理解网站材料的搜集内容,内容创建,具体网页的设计方面及原则。

课程三: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1.了解网络的分类,局域网的组成和种类。

2.了解OSI通信协议和IEEE通信协议。

3.掌握IP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使用。

4.了解网络和通信技术。

5.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

(二)组建与管理局域网

1.了解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的优缺点,并能进行识别选用。

2.了解网络设备(网卡、信息模块、交换机、路由器)的作用和功能,及其相应连接方法。

3.掌握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结构化布线的方法。

4.掌握在Windows XP环境下组建对等网的方法。

5.掌握在局域网中实现网络的共享打印。

6.了解网络维护的基本知识。

7.  掌握网络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三)Windows Server 2003管理基础和服务器组件

1.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启动、注销和关闭。

2.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基础配置。

3.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5.了解NTFS文件系统的权限、共享及加密。

6.了解安装和配置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IIS服务器。

(四)局域网网络服务和Internet服务

1.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

2.了解FTP服务器的配置,掌握文件的上传下载。

3.了解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几种方式。

4.了解代理服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5.掌握在局域网中使用代理服务器接入Internet

6.了解Internet所提供的服务。

7.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方法、网络搜索的使用。

 

四、主要参考教材

1.《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尚建成 师静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月第二版。

2.《电子商务网页制作(第二版)》刘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月第二版。

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二版)》钟勤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1月第二版。

 

旅游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旅游概论

20

课程二

客房服务与管理

35

课程三

餐饮服务与管理

45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试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选择题

53

判断题

20

简答题

20

案例分析题

   7%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旅游概论

(一)旅游概述

了解旅游的产生。

理解旅游的特点;旅游组织。

掌握旅游的定义和内容;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类型。

(二)旅游简史

了解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中国近代旅游。

理解世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世界现代旅游与旅游业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旅行和旅游;中国现代旅游。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了解旅游者的基本要求;主题公园。

理解旅游者的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业的性质、特点、影响与作用。

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和条件;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旅游业的概念。

(四)旅游业的构成

了解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旅游购物的作用;旅游商场的类型;旅游娱乐的概念;旅游娱乐设施的分类。

理解旅行社的类型、作用、职能和业务;旅游交通的概述;旅游交通的作用;旅游交通的类型;旅游娱乐业的作用。

掌握旅行社的概念;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和等级;旅游景区的概述;旅游购物品。

(五)旅游市场

了解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

理解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

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者流动的规律;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

(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中外生态旅游现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生态的类型;生态旅游的意义;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课程二:客房服务与管理

(一)客房部概述

1.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

了解客房部的组织机构。

理解客房部的岗位职责。

掌握客房部分支机构的职能。

2客房产品的概念

了解不同星级饭店客房的基本要求。

理解客房的概念;客房产品的特点。

掌握客房产品的基本要求;客房的种类。

3客房的功能及设备用品配置

了解客房的绿化饰品。

理解客房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客房的功能设计;客房用品的配备。

(二)清洁器具和清洁剂

1清洁器具

了解清洁器具的分类;一般清洁器具;清洁设备的管理。

理解清洁设备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2清洁剂

了解清洁剂的作用和化学性质;清洁剂的管理。

理解的存在形态与性质。

掌握清洁剂的种类及用途。

(三)客房的清洁保养

1客房清扫的准备

理解客房的清洁卫生质量标准。

掌握客房清扫的规定;客房清扫前的准备工作。

2客房的清洁整理

理解清洁和职业安全。

掌握客房清扫的基本方法;走客房的清扫程序;其他状态客房的清扫。

3客房的计划卫生

了解计划卫生的意义;计划卫生的管理。

理解客房计划卫生的内容。

4客房的消毒及虫害控制

了解虫害的控制。

掌握客房消毒。

(四)对客服务工作

1对客服务概述

理解衡量对客服务质量的标准;客房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对服务人员要求。

掌握服务及服务质量的理念。

2对客服务的模式和特点

掌握楼层服务台;客房服务中心。

3对客服务的内容与程序

掌握常规服务;超常服务。

4.处理客人投诉

了解对客人投诉的认识。

理解投诉产生的原因。

掌握处理客人投诉的程序和方法。

(五)客房服务用语(整章了解)

(六)酒店公共区域及面层材料的清洁保养

1酒店公共区域的清洁保养

了解酒店公共区域清洁保养工作的特点;酒店公共区域清洁保养的范围、任务及要求;酒店公共区域清洁卫生的质量控制。

2地面材料的清洁保养

了解水磨石地面、混凝土地面、瓷砖地面、木质地面的种类和清洁保养。

理解地毯、大理石地面的种类及其特性和清洁保养。

3墙面材料的清洁保养

了解硬质墙面、墙纸墙布、木质墙面、软墙面、油漆墙面、涂料墙面的清洁保养。

4特殊器具的清洁保养

了解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的清洁保养。

(七)布件的洗烫与特殊污渍的清除

1洗衣房的机构设置、洗涤设备及洗涤剂

了解洗衣房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洗衣房洗涤设备。

理解洗衣房专用洗涤剂。

2布件的洗涤、去渍与熨烫

了解布件的洗涤程序;干洗洗涤程序;客衣及制服的洗涤;服装和布件的熨烫。

理解布件的洗涤要求;布件的去渍。

(八)客房部人力资源管理(整章了解)

(九)客房部物资管理(整章了解)

(十)客房部的质量管理(整章了解)

课程三:餐饮服务与管理

(一) 餐饮部概述

1餐饮部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餐饮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餐厅及餐饮服务的概念。

2. 餐饮产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了解餐饮发展趋势。

掌握餐饮产品的特点。

3. 酒店常见餐饮设施及服务项目

理解酒店常见餐饮设施及服务项目。

4 餐饮部组织机构

了解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和餐饮部的组织形态;餐饮部下属主要部门职能;餐饮部各岗位职责。

5.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理解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要求、服务态度要求、服务知识要求、相关能力要求。

掌握服务人员的职业习惯要求、身体素质要求。

(二)餐饮服务技能

掌握托盘、餐巾折花、摆台、酒水服务、菜肴服务、其他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

(三)中餐服务

1. 中餐简介

了解中式烹饪的方法及特点;中餐厅经营特点。

理解中国菜肴的分类。

2中餐厅服务

掌握早、午、晚餐服务。

3.中餐宴会预订

理解宴会预订。

掌握宴会的种类。

4.中餐宴会准备工作

了解宴会菜单。

理解宴会餐台布置。

掌握宴会厅布局。

5.中餐宴会服务规程

掌握中餐宴会服务;特殊问题的处理。

(四)西餐服务

1西餐简介

了解西餐厅经营特点。

理解欧美主要国家的菜式特点;西式烹饪的常见烹调方法和主要特点。

掌握西餐正餐的进餐礼仪。

2西餐厅服务

掌握西餐早餐、午餐、晚餐、自助餐、客房送餐服务。

3西餐宴会准备工作

掌握西餐宴会准备工作。

4.西餐宴会服务规程

掌握西餐宴会服务规程。

(五)酒水知识与酒吧服务

1酒的特性与分类

理解酒的特性和分类。

2酿造酒

掌握葡萄酒、其他水果酿造酒、谷物酿造酒的相关知识。

3蒸馏酒

掌握中国、外国蒸馏酒的相关知识

4配制酒

掌握中国、外国配制酒的相关知识

5.软饮料

掌握咖啡、茶、可可、矿泉水、牛奶、果蔬汁、汽水、圣代、巴菲和奶昔的相关知识

6.鸡尾酒调制

了解常见鸡尾酒的配制。

掌握鸡尾酒的基本结构;鸡尾酒调制方法;酒吧常见器具设备。

7.酒吧服务

了解酒吧的组织结构。

掌握酒吧服务。

(六)餐厅员工管理(整章了解)

(七)餐饮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

1.了解餐饮服务质量管理。

2.餐饮安全管理

了解安全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理解餐饮安全防范;食物中毒的预防;厨房灭火常识介绍。

(八)餐饮设备用品管理

理解餐饮设备用品简介;餐饮设备用品管理。

 

四、主要参考教材

1《旅游概论》邵世刚、施筠君、李光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8月第二版。

2《客房服务与管理》范运铭、 陈莹,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5月第三版。

    3《餐饮服务与管理》樊平、李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8月第三版。

 

会计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基础会计

35%

课程二

企业财务会计

35%

课程三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3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20

40

多项选择题

15

30

判断题

20

20

计算题

4

16

业务题

11

44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基础会计

(一)概述

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会计的特点。

3.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4.理解会计的概念和对象。

5.理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二)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1.理解各会计要素的概念。

2.理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各种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

4.掌握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会计平衡公式的表现形式。

(三)账户和复式记账

1.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3.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4.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5.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6.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7.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8.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9.掌握试算平衡的方法。

(四)会计凭证

1.了解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

2.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装订与保管。

3.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4.理解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

5.掌握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和审核。

6.掌握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

(五)会计账簿

1.了解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

2.了解查找错帐方法。

3.理解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启用规则。

4.掌握账簿登记的规则、主要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5.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6.掌握对账、结账的基本内容和结账方法。

(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了解企业筹集资金、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和分配核算的主要内容及应设置的主要账户。

2.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一般程序。

3.了解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5.掌握物资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6.掌握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

(七)财产清查

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

2.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3.掌握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4.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及存货的清查方法。

5.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八)会计核算程序

1.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

3.掌握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九)财务会计报告

1.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种类。

2.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3.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4.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课程二:企业财务会计

(一)概述

1.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

3.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4.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理解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货币资金

1.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与内容。

2.理解现金管理规定。

3.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主要规定。

4.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5.掌握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和清查结果的核算。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

1.了解其他应收款的内容与核算。

2.理解坏账损失的概念及确认。

3.掌握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应收账款的核算。

4.掌握现金折扣总价法的核算。

5.掌握坏账准备的计提和核算的方法。

6.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

7.掌握不带息、不带追索权的票据的贴现计算和核算。

8.掌握预付账款的核算。

(四)存货

1.了解存货的内容和分类。

2.了解库存商品的概念、内容和核算。

3.了解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4.理解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5.理解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时主要账户的设置及其内容。

6.掌握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7.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8.掌握包装物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的核算。

9.掌握存货清查结果的核算。

(五)固定资产

1.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和核算要求。

3.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

4.理解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5.理解外购的、自行建造的、投资者投入的、接受捐赠的、盘盈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6.理解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及折旧计提的范围。

7.理解在建工程的核算和固定资产非资本化后续支出的核算。

8.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清理、折旧的核算。

9.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的计算。

(六)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 

1.了解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2.理解无形资产的特征。

3.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的核算。

(七)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了解负债的概念、确认条件及组成内容。

2.了解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和入账价值。

3.了解应交税费的内容。

4.了解其他应付款的内容。

5.了解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6.理解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7.理解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基本知识。

8.掌握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的核算。

9.掌握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

10.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11.掌握应交税费的核算。

12.掌握短期借款的核算。

(八)所有者权益

1.了解投入资本的方式。

2.了解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构成。

3.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4.掌握投入资本、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的核算除外)、盈余公积的核算。

(九)收入、费用和利润

1.了解收入的概念、特征、范围和分类。

2.了解费用的概念和特征。

    3.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4.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理解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6.理解费用分类。

7.理解利润的概念及构成。

8.理解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

9.理解利润分配的顺序。

10.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11.掌握一般销售业务、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的核算。

12.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

13.掌握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14.掌握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

15.掌握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16.掌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十)财务报表

1.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3.理解利润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4.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5.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课程三: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会计法律制度

1.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3.了解会计监督职能。

4.了解代理记账、会计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的规定。

5.理解会计核算职能。

6.掌握会计机构、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工作交接的相关规定。

7.掌握会计法律责任。

(二)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及主要法律依据。

2.理解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3.掌握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4.掌握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5.掌握现金管理。

6.掌握银行结算账户。

7.掌握票据结算。         

(三)税收法律制度

1.了解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2.了解税法的概念、分类与构成要素。

3.理解增值税的概念、分类、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4.理解消费税的概念、计税方法和纳税人的认定。

5.理解营业税的概念、纳税人的认定。

6.理解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与征税内容。

7.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与应税项目、代扣代缴。

8.掌握增值税的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9.掌握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10.掌握营业税的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1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12.掌握税务登记、发票的开具与管理、纳税申报。

13.掌握税款征收、税务代理以及法律责任。

(四)财政法规制度

1.了解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的职权。

2.了解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

3.了解政府采购的概念、功能、监督检查。

4.了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

5.理解预算的收入和支出。

6.理解政府采购的原则。

7.理解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以及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8.掌握预算组织程序和决算及预决算的监督。

9.掌握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当事人和采购方式。

(五)会计职业道德

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功能。

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3.理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内容和途径。

4.理解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环节和方法。

5.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6.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基础会计》张玉森、陈伟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月第4版。

2.《企业财务会计》葛家澍、耿金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月第4版。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重庆市会计学会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月第1版。

 

服装设计与工艺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服装设计

30%

课程二

服装结构设计

40%

课程三

服装工艺

3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 考试时间150分钟。

3. 试卷包含难题约为10%,中等难度试题约为10%,容易题约80%

4. 题型、题量及分值

    编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30

每小题2,60

判断题

15

每小题2,30

简答题

 4

每小题15,60

合计

49

15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服装设计

(一)服装设计入门

1. 了解服装的分类和常用绘画工具

2. 理解服装的概念

3. 理解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服装设计的任务

4. 掌握服装的功能

(二)服装款式设计

1. 了解服装内部线条设计及细节设计

2. 掌握服装外廓型A型、H型、X型、T型各自的特点

3. 掌握服装领、袖、口袋、连接件的分类及设计要点

4. 掌握服装款式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三)服装色彩

1. 了解流行色与服装色彩设计应用

2.  理解服饰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3.  掌握色调的分类及各种代表色调

4.  掌握服饰色彩的各种搭配原理

(四)服饰图案

1. 了解服饰图案的概念及表现内容

2. 了解服饰图案的主要装饰手法

3. 理解服饰图案的组成形式

4. 掌握服饰图案设计应用的主要部位及服装种类

(五)专项服装设计

1. 理解职业装、礼服、休闲服、童装的概念及类型

2. 掌握职业装、礼服、休闲服的设计要点

(六)服装的系列设 

1. 了解服装系列设计的概念及特点

2. 了解服装系列设计的灵感来源

3. 理解各种服装系列设计风格及特点

4. 掌握服装系列设计的原则

5. 掌握服装系列设计的方法

6. 掌握服装系列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

(七)创意服装设计

1. 了解创意服装的概念

2. 理解服装创意的素材来源及应用

3. 掌握服装创意设计构思的三阶段

4. 掌握服装创意设计的主要思维方式

(八)服装装饰设计与面料再造

1. 了解服装装饰设计的主要方法

2. 理解面料再造的概念

3. 掌握面料再造的几种方法及具体表现

 

课程二:服装结构设计

(一)服装结构基础

1.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两大类方法

2. 掌握服装样板设计和工艺常用符号

3. 了解服装结构制图主要部位(胸围、腰围、臀围、颈围、袖窿等)的英文代号

4. 掌握人体胸围、腰围、臀围、颈根围、背长、腰长、袖长、前腰节长、后腰节长、全肩宽、背宽、胸宽的测量方法

5. 理解服装号型标准中号和型的定义

6. 了解半身裙、裤装和上衣各结构线的名称

(二)衣身结构设计

1. 理解省道转移的原理

2. 掌握将胸省转移为领口省、肩省、腰省、腋下省、袖窿省的方法

3. 掌握将胸省转移到分割线或者转移成褶皱的方法

(三)衣袖结构设计

1. 理解袖山高与袖肥的反比例关系

2. 理解喇叭袖、泡泡袖和灯笼袖的变化规律

3. 掌握直身一片袖的结构制图方法

4. 掌握普通两片袖的结构制图方法

(四)衣领结构设计

1. 了解无领的制图规律

2. 了解从立领到翻领、平領、波浪领的变化规律与方法

3. 掌握基本立领款式的结构制图方法

4. 掌握基本翻领款式的结构制图方法

5. 掌握基本平翻领(平领、摊領)款式的结构制图方法

6. 掌握男式衬衫领的结构制图方法

7. 掌握西服驳领的结构制图方法

(五)下装结构设计

1. 理解直身裙、A字裙的规格设计方法

2. 掌握直身裙、A字裙的结构制图方法

3. 理解普通男女西裤的规格设计方法

4. 掌握女西裤的结构制图方法

(六)连衣裙、上装结构设计

1. 了解连衣裙按照腰位高低进行分类的方法

2. 理解合体女衬衣、合体连衣裙、合体西装和合体大衣最小胸围放松量的设计方法

3. 掌握常用翻领女衬衫、无袖无领连衣裙的结构制图方法

 

课程三:服装工艺

(一)手缝工艺基础

1. 理解针和线的选用

2. 掌握主要的手缝针法

3. 了解锁眼与钉纽扣

(二)缝纫工艺基础

1. 掌握缝纫机构成与操作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机缝操作要领

3. 掌握基本缝的知识

(三)熨烫工艺

1. 理解熨烫基本要领

2. 理解熨烫定性五要素

3. 掌握基本的熨烫技法

4. 掌握粘合衬的熨烫工艺

(裙装与裤装的缝制工艺

1. 掌握基本裙装(直裙)制作工艺

2. 掌握基本女西裤缝制工艺

3. 掌握基本男西裤缝制工艺

(衬衫与西服的缝制工艺

1. 掌握基本女衬衫缝制工艺

2. 掌握基本男衬衫缝制工艺

3. 掌握基本女西服缝制工艺

 

四.  主要参考教材

1. 《服装设计基础》王欣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12月第一版

2. 《服装结构制图》李文东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1月第一版

3. 《服装结构设计》王燕珍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012月第一版

4. 《服装缝制工艺》黄朝菊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8月第一版

 

教育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幼儿教育学

35%

课程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

35%

课程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53%

判断题

20%

综合题

27%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幼儿教育学

(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了解教育、幼儿教育的含义。

2.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

3.了解幼儿教育事业产生和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

4.了解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代表人物。

(二)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1.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含义。

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

3.领会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幼儿园教育八大原则。

(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1.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意义。

2.领会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

(四)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1.了解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2.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含义。

3.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4.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5.领会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和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五) 幼儿园课程

1.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2.了解课程要素及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3.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依据。

4.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的原则。

5.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指导方式。

(六) 幼儿园教学活动

1.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

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学活动的原则。

3.领会幼儿园教学方法的种类及幼儿园教学原则。

4.领会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七) 幼儿园游戏

1.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特点、教育作用、种类。

2.理解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

3.理解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方法。

(八)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1.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内容和要求。

2.了解幼儿劳动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3.了解幼儿园娱乐、节日活动的形式和组织方法。

4.了解教师在幼儿的进餐、饮水、盥洗、如厕和睡眠活动中应注意的工作要求。

(九)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3.了解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十)幼儿园教育评价

1.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含义、作用。

2.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3.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课程二:幼儿教育心理学

(一) 幼儿心理学概述

1.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含义。

2.了解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3.理解心理的基本特征(心理的实质)。

(二)幼儿认知的发展

1.了解“认知”、“感觉”、“知觉”的含义。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3.了解记忆的含义、记忆的种类。

4.了解思维的含义 、特征 、种类。

5.理解幼儿记忆的策略。

6.理解幼儿视觉、方位知觉的特点。

7.理解记忆过程、遗忘规律。

8.领会幼儿记忆的特点。

9.领会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了解表情的种类。

3.理解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4.理解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四) 幼儿的社会化

1.了解社会化、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2.了解依恋的含义、依恋的类型。

3.理解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4.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

5.理解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

6.理解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

7.领会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关于幼儿道德发展的理论。

8.领会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五)幼儿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1.了解气质、性格的含义。

2.了解气质的类型及特征。

3.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4.理解幼儿气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

5.理解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6.理解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六)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1.了解婴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2.了解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3.理解积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七) 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

1.了解发展理论的含义。

2.了解成熟学说的内容。

3.理解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行为的三个类型。

4.领会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5.领会中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发展观点。

课程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一)运动和力

1.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

2.了解力、重力、弹力、超重和失重、圆周运动的知识。

3.了解牛顿第三定律、抛体运动、平衡原理的知识。

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

5.掌握参照物、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

(二)电与磁的初步知识

1.了解导体、电流、电功、电功率的相关知识。

2.了解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相关知识。

3.理解静电感应及放电现象、欧姆定律。

4.理解移动电话机使用常识。

5.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三)物质结构能量守恒

1.了解机械能、分子的运动、内能的概念。

2.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知识。

(四)天文知识初步

1.了解太阳系、太阳、地球、地球卫星的构造及运行规律。

2.了解恒星、四季星空的相关知识。

3.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五)有关碱、酸、盐和常见元素的知识

1.了解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典型的酸和酸的通性。

2.了解典型的盐和盐的通性、卤素、硫、氮、铝、铁的相关知识。

3.掌握酸、碱的试剂检测方法的相关知识。

(六)有趣的有机化学

1.了解有机物、无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乙醇、人造食品的相关知识。

2.理解单糖、低聚糖、多糖的概念及相应常见的代表物。

3.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对人体的影响。

(七)小玩具制作和小魔术

1.了解杠杆玩具、曲轴玩具的制作原理、制作方法、使用方法。

2.掌握儿童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的三原则。

(八)有趣的生物

1.了解遗传和变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相关知识。

2.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

3.了解植物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

4.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九)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1.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

2.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

3.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七原则。

4.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六步骤。

5.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的编写技能。

6.掌握常见标志的含义。  

四、主要参考教材

1.《幼儿教育学》陈幸军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月第3版。

2.《幼儿心理学》王振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月第1版。

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毕毓俊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 200412月第2版。

 

畜牧兽医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课程名称

分值比例

课程一

畜禽解剖生理

30%

课程二

畜禽生产

40%

课程三

兽医基础

30%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中等难度试题约10%,容易题约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题型

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

50%

判断题

20%

填空题

13%

名词解释题

7%

简答题

1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畜禽解剖生理

(一)绪论

1.了解畜禽解剖生理的基本概念、学习意义及方法。

(二)畜禽体的基本构造

1.了解细胞生命活动、形态大小及组织的形态构造。

2.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3.掌握细胞构造和生命活动;组织的分类、分布、机能及畜禽体表各部位常用方位术语。

(三)运动系统

1.骨

了解骨的成分、构造及类型。

掌握畜禽骨骼的构成。

2.骨连接

①了解骨连接的类型。

②掌握关节的构造及全身骨连接。

3、肌肉

①了解肌肉的构造、形态及肌肉的辅助器官。

②掌握肌肉的分布与作用。

(四)被皮系统

1.了解皮肤及其衍生物在动物体中存在的意义。

2.理解皮肤的功能。

3.掌握皮肤的结构。

(五)内脏概述

1.了解内脏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

3.掌握腹腔分区。

(六)消化系统

1.了解消化方式、消化管各部分的消化特点及吸收特点。

2.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

3.理解牛羊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机能。

4.掌握牛羊消化系统的组成。

(七)呼吸系统

1.了解家畜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喉、气管、肺的形态。

2.理解吸气和呼气的发生、气体运输、气体交换的呼吸生理知识。

3.掌握呼吸频率、肺的位置、构造和机能。

(八)泌尿系统

1.了解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2.理解尿生成的机理。

3.掌握牛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膀胱的位置、形态、构造和机能。

(九)生殖系统

1.了解性成熟、精子构造、牛精液的组成及机能。

2.理解发情周期、受精、泌乳等生殖生理知识。

3.掌握家畜生殖系统的组成、位置、形态和机能。

(十)循环系统

1.了解家畜血液的理化特性和各种血细胞的形态。

2.理解血凝过程及家畜心脏、血管的生理特性及心动周期、血压、脉搏的基本概念。

3.掌握家畜心脏的位置、构造;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机能;全身血管主干的分布。

(十一)淋巴系统

1.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

2.理解淋巴系统的功能。

3.掌握家畜常检淋巴结及胸腺、脾脏的位置、形态和机能。

(十二)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及作用;反射、反射弧的概念。

(十三)内分泌系统

1.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

3.掌握脑垂体体、甲状腺、肾上腺的位置及功能。

(十四)感觉器官

1.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

2.了解眼球壁与眼球的构造。

3.理解耳的构造及声波在耳中的传递。

(十五)体温

1.了解各种动物的正常体温。

2.理解调节体温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3.握机体热平衡破坏及后果。

 (十六)家禽的解剖生理特征

  1.了解家禽骨骼、肌肉、皮肤及皮肤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2.了解家禽的正常体温范围和体温调节特点。

  3.理解家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

  4.理解家禽的消化生理、呼吸生理、泌尿生理和生殖生理特点。

  5.理解蛋的形成过程。

  6.掌握家禽嗉囔、胃、肠、肝、胰、心、肺、肾、睾丸、卵巢、输卵管、法氏囊、胸腺、脾脏的形态和位置。

课程二:畜禽生产

 ()绪论

    1.了解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了解畜禽生产及其产业化。

(二)养猪

1.猪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学特性

  理解猪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行为学特征。

2.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掌握猪的经济类型及其品种特征。

3.猪选育与杂交利用

  了解猪的重要遗传性状、猪的选配,猪的常见杂交利用措施。

4.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理解猪群类别的划分及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5.种猪、仔猪、肉猪生产

了解肉猪生产前的准备、肉猪生长规律及高效生产技术。

掌握种公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掌握猪的配种及母猪接产技术。

掌握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6.现代养猪生产

  了解猪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建筑要求及设备种类。

7.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策

  了解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工艺流程,养猪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策。

(三)养禽

1.了解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2.了解家禽重要生产性状及其遗传规律。

3.了解家禽的育种繁殖技术。

4.了解禽场的规划、布局及禽舍的基本结构。

5.掌握家禽优良品种的分类方法及其外貌特征。 

6.理解种蛋的形成与结构,种蛋的管理方法。

7.掌握家禽胚胎发育及孵化的基本条件及方法。

8.理解蛋鸭、肉鸭、雏鹅、肉用仔鹅、种鹅的饲养管理。

9.掌握蛋鸡、肉鸡的饲养管理。

(四)养牛

1.牛的品种

  掌握牛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及其分类。

2.牛的选择与品种改良

了解牛的体型外貌、选择与选配

了解牛的品种改良技术、编号与育种记录。

3.牛的繁殖

了解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

掌握母牛的发情鉴定、配种技术。

掌握母牛的妊娠饲养管理及保胎技术。

掌握母牛的分娩过程及接产技术。

4.乳牛的饲养管理

  掌握犊牛、育成牛、乳用牛的饲养管理。

5.肉用牛的饲养管理

了解肉用牛的常用饲料种类。

理解肉用牛的生产力评定相关指标。

掌握妊娠母牛、哺乳母牛、肉用犊牛、及生长肥育牛的饲养管理。

6.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理解种公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理解种公牛的科学利用方法。

掌握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7.牛场建设

了解养牛设备的种类及应用。

了解牛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及其建筑要求。

(五)养羊

1.羊的品种

理解羊的不同分类方法。

掌握山羊和绵羊主要品种及其特征。

2.羊的鉴定

了解羊的鉴定分级标准 

了解羊的品质鉴定标准及项目。

理解羊的编号及组群方法。

3.羊的繁殖与改良

  了解羊的繁殖技术与品种改良方法。

4.羊的饲养管理

理解羊的生物学特性及消化特点。

掌握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5.羊场建设

了解养羊设备的种类及应用。

了解羊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及其建筑要求。

课程三:兽医基础

(一) 绪论

了解兽医基础主要内容、性质和任务

(二) 一般临床检查

1. 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了解家畜的接近。

②掌握动物常用的保定方法。

2.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了解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内容。

 理解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注意事项。

 掌握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

3.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①了解健康动物的正常体温、脉搏正常次数、呼吸次数及正常范围。

②理解体温的病理变化、脉搏次数的病理性改变、呼吸次数的病理性改变。

③掌握体温的测定方法、检查脉搏的方法。

4.眼结膜的检查

①了解健康动物眼结膜的颜色。

②理解眼及眼结膜的病理变化。

③掌握眼结膜的检查方法。

5.浅表淋巴结的检查

①了解临床检查中常见淋巴结部位。

②理解淋巴结的主要病理变化。

③掌握淋巴结检查的方法。

(三) 系统临床检查

1. 心脏的临床检查

①了解心脏心音频率、心音性质的改变、心脏浊音区的变化。

②理解心音重复与分裂。

③掌握心音测定频率和心音的强度。

2.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了解呼吸对称性、呼吸困难、呼出气体的检查、鼻窦的检查、胸肺的叩诊注意事项、胸、肺生理呼吸音。

 理解呼吸类型、呼吸节律、鼻液的检查、鼻的检查、喉与气管的检查,咳嗽的性质、频度、强度与痛咳。

 掌握呼吸类型、胸肺病理叩诊音、胸肺病理呼吸音。

3.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①了解食欲和饮欲、排粪动作、口腔的外部检查、咽和食管的检查。

②理解咀嚼与吞咽障碍、反刍、嗳气及呕吐、粪便的感官检查、口腔内部检查、口腔病理变化。

③反刍动物腹部及胃肠检查、猪的腹部及腹腔器官的检查。

(四) 样品采集与病理剖检

1.样品采集与送检

①了解活体样品的种类、家禽心脏采血法、牛、羊O-P液的采集方法、样品采集记录、微生物检验材料的采取和送检、病理组织检验的采取和送检。

②理解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猪的前腔静脉采血法、大动物尾中静脉采血法。

③掌握猪的耳静脉采血法、大动物及羊的颈静脉采血法。

2.病理剖检

①了解剖检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②理解尸体外观检查。

③掌握大动物剖检方法、中小动物剖检方法、家禽(鸡)剖检方法。

3.常见病理变化

①了解贫血、出血、水肿、坏死、炎症的原因与病理变化,了解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与常见肿瘤。

②理解贫血、出血、水肿、坏死、炎症的类型。

(五) 药物疗法

1. 常用给药方法

 了解穴位注射、气管注射

 理解皮内注射、胃管投药法、直肠投药法。

 掌握口服法、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处方

 了解处方原则。

 理解处方的内容和格式。

3. 药物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药物的作用与基本规律。

 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4. 药物的应用

 了解药物的剂型、剂量。

 理解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5. 药物的管理  

 了解影响药物质量的因素。

  掌握药物的保管方法。                           

6. 临床常用药物

 了解消毒防腐药和其他药物。

 理解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

 掌握常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抗菌药。

(六) 物理疗法及特殊疗法

1.物理疗法

了解烧烙疗法、温热疗法、冷却疗法 

2.普鲁卡因封闭疗法 

了解静脉内封闭疗法、病灶周围封闭疗法、四肢环状分层封闭疗法、穴位封闭疗法、肾区封闭疗法、普鲁卡因封闭疗法适应症及操作方法。 

3.瘤胃内容物疗法 

理解瘤胃内容物疗法适应证与操作方法 

(七)手术疗法 

1.外科消毒法 

①了解外科手术中的感染途径、抗菌术和无菌术。

 ②了解手术器械和物品的准备、手术室及手术场地的消毒。

③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手术部位的准备与消毒、手术人员的准备与消毒 

2.麻醉 

①了解麻醉的意义、脊髓麻醉。

②理解麻醉的类型、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

③掌握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传导麻醉。

3.组织切开、止血与缝合 

①了解常用手术器械种类、缝合的种类、硬组织的分割。

②理解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组织切开的一般原则、缝合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结节的种类、组织缝合的注意事项。

③掌握软组织的切开、止血的方法、打结的方法、缝合的方法。 

4.绷带的种类及包扎技术 

   了解卷轴绷带、结系绷带、胶质绷带、复绷带、夹板绷带、石膏绷带作用与包扎方法。

5.阉割术 

①了解阉割术的目的,公马(骡、驴)去势术。

②理解阉割后并发症。

③掌握公猪去势术、母猪卵巢摘除术、公牛去势术、公羊去势术、犬猫阉割术的手术方法。

6.开腹术 

①了解开腹术的适应证。 

②掌握开腹术保定与麻醉、手术部位、手术方法。

7.瘤胃切开术 

①了解瘤胃切开术适应证 

②掌握保定与麻醉、手术通路、手术方法。

8.穿刺术 

①了解胸膜腔穿刺术、肠管穿刺术、膀胱穿刺术的适应症、穿刺方法。

②理解腹腔穿刺术适应症、穿刺方法。

③掌握瘤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适应症、穿刺方法。

9助产手术 

①了解助产手术器械及使用。

②理解胎儿牵引术、胎儿矫正术、胎儿截断术适应症与手术方法。

③掌握剖宫取胎术适应症与手术方式。 

10.冲洗术 

①了解鼻腔冲洗术、口腔冲洗术的适应症与冲洗方法。

②理解导胃冲洗术、子宫冲洗术适应症与冲洗方法。 

11.术后护理 

①了解术后护理的一般注意事项 

②理解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八)疫苗的种类与应用 

1.疫苗的种类 

了解常规疫苗、合成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2.疫苗的应用 

①了解疫苗的使用及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②理解免疫接种时的注意事项、免疫失败的原因。

③掌握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

四、主要参考教材

1.《畜禽解剖生理》(第三版)王会香、孟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098月第3版。

2.《畜禽生产》(第一版)王恬、陈桂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021月第1版。

3.《兽医基础》(第二版)张进林、刁有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098月第2版。

 

上一篇: 2016年福建高考全国卷与福建卷大纲对比

下一篇: 2016重庆三校生和中职直升生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