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要在能源、动力、环境和过程控制等领域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我国上述领域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学院形成了以国家级精品课、上海市级和校级精品课集群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可为本科生开设120余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拥有能源动力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依托优秀企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可为本科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热工教学团队。学院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下辖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关专业的7个硕士点,为各专业本科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优越条件。学院还与国内外许多著名高等学府建立了紧密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每年选送部分优秀在读本科生赴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著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推荐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
2013年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招生专业名称:
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如热力发电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等)和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等)的设计、开发、制造、实验研究以及安装、运行、管理、技术服务、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在高年级将参考本人志愿按照“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专业方向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获得相应专业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子与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动力工程测控技术、能源与环境(双语)、节能技术(双语)、锅炉原理、制冷原理、制冷设备、透平机械原理、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新能源概论、清洁燃烧技术、热力设备自动控制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可在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化工、石油、机械、核能、冶金、建筑、交通和商业、能源、动力、电力、机械、建筑、化工、家电、轻工、冶金、建材等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能源转换与利用、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以及低温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造,与能源技术相关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挑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完善能源系统的重点。常规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哥本哈根会议,更是将全球对能源与环境的关注推向了高潮,促使世界各国必须进行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新能源领域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等,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已成为我国长期的能源战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在电力、航空、航天、交通、石化、建筑、冶金、纺织、机械、家电等工业、商业及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我国乃至全球解决能源短缺、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专业方向结合当前我国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培养具有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节能减排技术的工程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学生通过学习,系统了解新能源领域发展现状、新能源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掌握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为新能源产业的持续、自主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子与电工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燃烧学、新能源理论基础、新能源工程、风能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与工程、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电池基础、核电厂系统与设备、核反应堆工程、生物质转化与利用、热力设备自动控制、动力工程测控技术等。
就业方向
新能源技术属新兴的能源产业,也是国家大力扶持并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均具备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也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高端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可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应用、以及制冷、电力、冶金、石化、化工、食品、纺织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
石油、化工、能源、环境、食品、制药和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中,广泛使用处理流程型材料(气体、液体、颗粒、粉体)的工艺过程和设备,材料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与工艺过程装备的完善、工艺条件的实现以及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密切相关。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迫切需要基础扎实,能力过硬,能够进行装置、工艺过程和控制策略设计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以过程装备为对象,以过程原理为基础,以测量控制为手段,以实现产品加工和成型的工艺条件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新型知识结构的现代工程师作为首要任务。学生将通过四年的学习,系统掌握机械学、热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过程装备制造、单元设备和成套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技术等专业技能。通过对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进行工业过程新装备、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设计、对过程装备项目进行技术评估的素质,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工程科学研究创造条件。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子与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过程原理与设备,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化学反应工程、过程装备安全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过程与系统仿真、智能化控制技术等。
就业方向
提高工艺过程效率、改革工艺流程、开发新工艺装备、实现过程的智能化测量和控制,将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将为学生未来的腾飞插上坚实的翅膀。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工、能源、航空航天、环境、生物和制药等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开发、安全管理和工程科学研究。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