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质量调查(三)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是加点字,配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桎梏|诰命 禁锢|痼习 博闻强识|独树一帜
B. 作客|作梗 划算|划分 软着陆|不着痕迹
C. 喟叹|溃乱 噬啮|涅槃 汗流浃背|嘉言善行
D. 蹊跷|峭拔 乖戾|伉俪 舶来品 |厚古薄今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坐标 座无虚席 制高点 进退维谷
B. 雀跃 声名鹊起 莫须有 握发吐哺
C. 涵盖 含英咀华 暴冷门 匪夷所思
D. 历练 厉行公事 炒鱿鱼 不揣冒昧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某作文杂志社设立了“______”专栏,推出了一批构思新颖、富有创意的新人新作,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_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③ 易中天曾在博客上写道:“今天中午看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________之情溢于言表。
A. 小荷才露尖尖角 遏制 惺惺相惜
B. 为有源头活水来 遏止 惺惺相惜
C. 为有源头活水来 遏制 心心相印
D. 小荷才露尖尖角 遏止 心心相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春节假期过后,“上班族”和“上学族”中不少人都有烦躁、失眠、精神不振甚至肠胃不适等感觉,这种不良反应被专家称为“节后综合症”。
B. 针对洞庭湖沿岸地区的鼠灾,湖南省防疫部门最近开展了全面的防疫大检查活动,力求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疫情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C. 2月25日,《中国体育报》写道:“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某些媒体和网站有关‘王治郅打人’事件的报道,记者不想评论谁是谁非。”
D.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提供了某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警惕全球电子垃圾向中国转移
中国正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子垃圾场。
统计显示,全球80%的电子垃圾被运到亚洲,其中90%丢弃在中国,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约70%的电子垃圾进入我国。据绿色和平有毒物污染防治项目主任赖芸介绍,我们查获的固体废物走私呈上升趋势:2000年15起,2001年24起,2002年38起,2004年49起,2005年1到5月就达24起。
电子垃圾中含有铅、镉、锂等700多种物质,其中50%对人体有害。在回收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污染环境。出于成本考虑,许多欧美企业倾向于选择将电子垃圾非法出口到中国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其中的重灾区。
低下的环境标准和法律执行力,纵容了电子垃圾大量进口。涉及电子垃圾进口等问题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21项,加入两项相关国际公约,但由于执法力度不强,堵截非法电子垃圾贸易成效并不显著。
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以及部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一吨电子板卡,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仅1磅黄金就价值6000美元。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小额利益,打着回收和资源再生利用的幌子进行有毒废物的非法进口。
我国目前对电子垃圾的处理90%以上是手工作坊式的简单拆解。原始、落后的拆解方式,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大量有毒物质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电子废物处理地的环境已经严重污染,居民、工人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
被称为“世界电子垃圾终点站”的广东贵屿镇压采用这种“19世纪的工艺”处理电子垃圾已经导致方圆几十里上百里找不到可饮用的水。汕头大学医学院对贵屿镇的儿童血铅进行检测的结果是,贵屿镇高达81.8%的儿童铅中毒。在洋电子垃圾污染严重的台州水坦村,村民烂手烂脚的现象非常普遍,癌症的发病率也比别的地方高得多。
即使是正规企业应用环保技术处理电子垃圾,也要付出高昂的生产成本。在电子垃圾的设备投入和生产成本中,一半左右要用于环保。对比手工作坊拆解一台报废电脑可赚一二百元,企业基本上不赚钱,甚至亏损。2000年4月奠基的设计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吨以上的全国第一家处理电子垃圾的环保型工业园区——全通再生工业园至今进展缓慢。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青岛,计划投资8000万元、年处理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60万台套的项目,立项一年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在民间,电子垃圾“淘金热”正在蔓延。目前,洋电子垃圾进入我国的地域,已经从广东地区向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湖南等地蔓延,而台州正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洋电子垃圾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电子垃圾拆解业向周边地域转移的趋势。
令人担忧的是,在这股“淘金热”中,电子垃圾治理仍处于真空状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个关于电子垃圾如何回收、处理的法规,也没有一个部门对此负责。虽然2003年8月26日《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提到“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装置处理电子废物,禁止以露天或简易冲天炉焚烧、简易酸浸等方式从电子废物中提取金属”,但是,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历经了2年多的酝酿起草的文件始终还未能够正式出台。
处理电子垃圾,不是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就是要付出巨大的资金代价。环保人士呼吁,中国坚决不能敞开国门接受进口国外的电子废物。因为任何电子废物被处理、回收之后都会有大量的无法处理的有毒垃圾要被安全填埋,这样就要占用我国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另外,如何有效解决目前非法拆解与合法拆解同时并存的难题,也正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治理能力。
5. 下列有关电子垃圾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电子垃圾所含物质中有一半对人体有害,一旦回收处理不当,将会严重污染环境。
B. 电子垃圾中并不全是废物,许多金属、塑料、玻璃以及部分零部件等仍可回收使用。
C. 不管对电子垃圾采取何种拆解方式,都会不可避免地大范围地污染当地环境。
D. 电子垃圾部分来源于废旧家用电器或电子信息产品,是固体废物中的一种。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全球约有70%的电子垃圾进入我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走私非法进入的。
B. 我国在堵截非法电子垃圾贸易方面执法力度不大,成效不尽如人意。
C. 洋电子垃圾在我国的“据点”,已经从广东逐步向内地省份推进,其发展势头令人担忧。
D.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在治理电子垃圾时,面临的惟一难题就是如何下大气力禁止非法拆解。
7.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在制止电子垃圾进口问题上之所以成效甚微,是因为部分执法人员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采取默许纵容态度。
B. 对电子垃圾进行手工作坊式的简单拆解现象之所以大量存在,是因为正规处理方式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C. 广东贵屿镇高达81.8%的儿童铅中毒,说明电子垃圾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远甚于成人。
D. 处理电子垃圾是一个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两难选择,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填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① 如果可能存在一个生态文明,它的基本理念与当今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文明正好相悖,甚至与历来存在过的各种文明相悖。
② 这不是偶然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10多万年前,扩展到欧洲和亚洲;4万~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出现;约1.5万—2万年前进入美洲。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扩张的速度是惊人的。恰如一个苹果,在那里放了很久,偶尔在表面某个角落出现了一块霉菌斑,一不留神就布满了整个表面。
③ 人这个物种一开始与其他物种没有质的区别,靠采集和狩猎生存,同时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各民族的早期传说中,充满了对狼虫虎豹、瘴疠瘟疫的记忆。然而人类逐渐掌握了超越其他物种的能力,畜牧业与种植业使人类成为其他物种的主人,相生相克的关系逐渐向单向支配关系转化。与之同步,单向支配关系深深地印入了人类的意识深处。在生态圈中,战胜威胁人类的其他物种,成了英雄的主旋律。武松打虎的故事脍炙人口。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斗巨狮、杀九头蛇、擒牝鹿、捕野猪、驱怪鸟、驯公牛牝马、捉恶狗,使他成为威名赫赫的英雄。
④ 由此我们看到,摆脱相克关系、努力扩张是已有的人类文明史的主题。
⑤ 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将这种扩张发挥到了极致。利润极大化原则一方面扩大产能,一方面降低成本,结果造成内部资源与需求的双不足。于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成了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这就是所谓“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正是它导致了无穷尽的战争。事实上,工商文明的发展几乎与战争同步;十七和十八世纪的商业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三次瓜分波兰、拿破化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武装干涉、美国独立战争、各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俄国的十月革命及随后的内战、中国延绵半个世纪的动荡与内战、日本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直到如今的反恐战争。
⑥ 20世纪以来,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IPCC第四次报告的数据表明,这个时期全球平均温度迅速升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冷战结束之后,是平均温度上升最快的时期;而冷战时期,温度上升明显减缓,前者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后者则是它受到抑制的时期。由此可见,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相关性。 (http://www.51985211.com)
⑦ 而今这种扩张已经走到了自己的边界,资本主义工商文明这个所有扩张型文明中的最强势者,已经将所有潜在的扩张空间填满,其无休止的扩张本能已经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
⑧ 而今人类已经将自己从众多物种相生相克的生物圈中拔了出来,拥有了我们祖先心目中的上帝才有的力量,但人类具有“上帝为大家”的襟怀吗?
⑨ 由此,生态文明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灵魂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与之相比,历史上无数被称为革命的宏大事件,不过是轮回中的一个环节。
⑩ 生态文明能否存在,取决于人类能否完成这场革命。
《文明与生态》、《新华文摘》2008年3期
8. 从原文看,下列对“生态文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与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文明都不同,是至今尚未出现过的一种文明。
B. 摆脱生物界相生相克的关系,逐渐掌握超越其他物种能力的现存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相悖。
C. 我们生存其中的人类文明史的主题是努力扩张,而达到生态文明必须走全球化之路。
D. 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类要具有“上帝为大家”的襟怀。
9.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最初阶段也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而这种制约恰恰维护了地球生态圈的平衡关系。
B. 资本主义工商文明生存的基本前提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它将人类努力扩张的意识发挥到了极致。
C. 在扩张自身支配意识时,人类内部的战争不可避免,而战争又导致了全球变暖的生态危机。
D. 能主宰地球上其他物种命运的人类若不限制自己的扩张欲望,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10.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生态圈的生态容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非分需求则是无限的,放纵物欲将会导致人类整个种群的灾难。
B.“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经济学家解释为“效率”所致,只有“全球化”才能高速发展,达到生态文明。
C. 20世经气候变暖与人类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冷战则抑制气温上升,若能消除战争,生态危机就不会出现。
D. 各种资源短缺让人类意识到了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这种反思已往文明史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洪武二年二月丙寅朔,诏修《元史》,太祖谕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禕为总裁,征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翰、宋禧、陶凯、陈基、赵埙、曾鲁、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箎、傅恕、王錡、傅著、谢徽十六人纂修,开局于天界寺。复取元《经世大典》诸书,以资参考。诸儒至,太祖谕之曰:“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元主中国,殆将百上。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然昧于先生之道,酣溺胡虏之俗,制度疏阔,礼乐无闻。至其季世,嗣君荒淫,权臣跋扈,兵戈四起,民命颠危。其间虽有贤智之臣,言不见用,用不见信,天下遂至土崩。然其间君臣行事,有善有否,贤人君子,或隐或显,其言行亦多可称者。今命尔等修纂,以备一代之史。务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隐恶,庶合公论,以垂鉴戒。”
甲午,太祖谕群臣曰:“昔元时不重名爵,或以私爱辄授以官职,名虽易得,实无益于事,徒拥虚名而巳。朕今命官,必因其才官之,所治必尽其事。所以然者,天禄不可虚费也。又尝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令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卿等当体朕言。若守已廉而奉法公,犹人行坦途,从容自适。苟贪贿罹法,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可不戒哉!”
《明太祖宝训》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兵:兵器
B. 然其间君臣行事,有善有否。 善:好。
C. 然昧于先王之道,酣溺胡虏之俗。 道:主张,方法。
D. 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 废:耽误。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修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 谢徽十六人同为纂修 窃为大王不取也
C. 言不见用,用不见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 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敛赀财以送其行
1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明太祖认为元朝灭亡原因的一组是( )
① 然昧于先王之道,酣溺胡虏之俗,制度疏阔,礼乐无闻。
② 嗣君荒淫,权臣跋扈,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③ 昔元时不重名爵,或以私爱辄授以官职
④ 朕今命官,必因其才官之,所治必尽其事。
⑤ 但遇官吏贪污, 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洪武二年,太祖召集廷臣和天下贤才逸士纂修《元史》。
B. 太祖认为,任用重臣一定要相信他的贤智并重视和采纳他的合理建议。
C. 国家的兴盛有赖于奉行先王之道,制度严谨,并教给百姓孝悌的道理,发展生产,反对战争,廉洁奉公。
D.《经世大典》是修纂元史的依据,庶合公论,以垂鉴戒。
第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3分)
② 其间虽有贤智之臣,言不见用,用不见信,天下遂至土崩。(3分)
③ 若守已廉而奉法公,犹人行坦途,从容自适。(2分)
16.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5分)
中吕?山坡羊
道情
(元)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1)这首曲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答:
(2)这是一首表达贫士志气的曲作,曲中的贫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分)
答:
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杜甫在《 》里写到:星垂平野阔,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度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题三义塔》)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然后完成18—21题。
母亲
谢玉久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眷恋土地,尽管土地也生长荒芜;
我向往春天,尽管春天也繁衍荆棘。
母亲就是土地;
母亲就是春天。
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母亲灿烂的品格:仁慈与刻薄,慷慨与吝啬,灵智与愚钝,纯朴与奢华……她会把家中仅有的一只母鸡送给隔壁月子里的媳妇,也会为几分钱同小贩吵得不可开交;她一边用燃烧的萝卜为我治好冻疮,一边强迫我喝下撒进香灰的“灵茶”;她宁愿吃掉剩饭,而把新煮的米饭留待下顿。
母亲文化不高,但记性挺强,口才也好,肚子里装着数不清的故事,当蛙鼓敲亮星星,我们就环坐在母亲膝边,听她讲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牛郎织女、嫦娥下凡以及红毛野人系列,活灵活现,最初的文学启蒙使我受益匪浅。再聪明的儿子在母亲面前也是小傻瓜。母亲有只小钱袋,装着她常年积攒的体己钱,压在箱底,我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它,偷取那些油渍麻花的零头票,去购置少年的欢喜。可是有一天,我发现钱袋被转移了,到处找也没找着。待至我缠着要买一本《岳母刺字》连环画时,母亲才变戏法似地从眼皮底下的陶罐里抽出个油纸包来,里面包着我日夜觊觎的钱袋。陶罐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连盖也没有呀,我真笨!母亲朝我诡秘地笑了。
如果说母亲的辛劳和智慧使我们尝到了生活的甘甜,那么,,母亲的追求和奉献使我们领略了生命的崇高。当孩子们一个一个离别山村远走高飞时,我看到母亲高举年轻的目光,灿若星辰。我当兵那年,兄弟俩同时验上了,母亲生怕落下一个,守着接兵的干部说了又说在菩萨面前求了又求,部队同志一句也没听懂,却分明领悟了全部含义。他们无法拒绝一位母亲的执着,也没有拒绝。如愿以偿的那天,母亲下令杀猪,欢宴四邻八座,那些日子,母景高贵得光彩照人。
泣别的时候很快到了,母亲换上新做的土棉布衣服,穿上新买的回力胶底鞋,香皂洗过的头发清新鲜丽,从容得像去赶一次盛会,好像出门的是她而不是我们,拐过塘角,母景拉拉我的衣袖,悄悄塞给我一只布袋,那是——护身符!捧着母亲爱的寄托,一股热流自心中涌出,我的视线模糊了,骨节微微胀疼,无以言状的东西在增生。我知道今生今世,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母亲的思念。
于是,在北京某个坐标点上,母亲高扬起白杨树的手臂;在亚热带丛林的猫耳洞里,母亲山风般絮语……对于母亲,坎坷微不足道,别离微不足道,痛苦微不足道,纵然死亡……
母爱,至真至纯的境界,贪婪、自私、虚伪、懒惰无法企及其高度,随便写进那片天空,都能交汇出传奇般的故事,让我读作历史。
又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我自母亲温馨的臂弯里潇洒走出,走向遥远的边防线。
(选自《当代散文》)
18. 文中第一段写“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母亲灿烂的品格:仁慈与刻薄,慷慨与吝啬,灵智与愚钝,纯朴与奢华……”如何理解这一组互为矛盾的词语?(4分)
19. 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从两个角度表现母亲的品质,请分别予以概括。(4分)
20. 文章用语朴素平易,也不乏某些亮点,例如:“蛙鼓敲亮星星”,“购置少年的欢喜”,“我日夜凯觎的钱袋”,“母亲高举年轻的目光,灿若星辰”等句用语巧妙,请任选两句赏析。(6分)
21. 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文章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母亲比作土地、春天,赞美了母亲灿烂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母亲毅然送两个儿子同时参军的故事,表现了母亲的辛苦和智慧使我们尝到了生活的甘甜,歌颂了母亲高贵得光彩照人的追求和奉献精神。
C. 作品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开头写“我向往春天”,结尾写“又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我自母亲温馨的臂弯里潇洒走出,走向遥远的边防线”,赞美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博大胸怀。
D. 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运用细节描写和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纯朴和灵智的性格,也表达出母亲对我文学启蒙的意义。
E. 本文巧妙地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通过生活中一连串小故事逐步展开、以小见大等方式,展示了母亲的高贵品质,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六.(12分)
22.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文奥运”下定义。(4分)
(1)人文奥运是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的体育盛会。
(2)人文奥运依托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
(3)人文奥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技艺。“人文奥运”是
。
23. 标语口号要精警,要切合单位或职业的特点,如在军事重地的大门口,书写“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军人荷枪站岗,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请列举社会上的其它单位或职业,写出切合单位或职业特点的标语或口号,注意语言结构的对称。(4分)
(单位或职业: )
(单位或职业: )
24.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请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则新闻评论,要求针对性强,观点鲜明。字数不超过100字。(4分)
双语教学 几岁开始最合适
“我不反对学习英语,但是对于现在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推出的‘双语教学’我坚决反对,并呼吁加以制止。”在世界母语日这天,著名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庆株教授提出,应该从语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制止英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著名语言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庆株教授通过媒体,公开提出“取消双语教学”的观点,在外语教学界反响强烈。成都部分外国语学校校长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马教授对传统文化的丢失感到担心,其心可解,从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现状者,在什么时候开始双语教学,的确值得探讨。
七. 作文(60分)
25. 请以“名字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 不少于800字。
南开区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质量调查(三)
语文试卷答案
1. C
2. B(A“坐无虚席”的“坐”应为“座”;C“暴冷门”的“暴”应为“爆”;D“厉行公事”的“历”应为“例”)
3. A
4. D(A项搭配不当,不能说“有……失眠……感觉”。B“建立”前残缺谓语“完成”。C项概念并列不当,句中“网站”属于“媒体”,因此两者不能并列。)
5. C(用环保技术处理电子垃圾不会带来大范围的环境污染)
6. D(还有如何有效解决目前非法拆解与合法拆解同时并存的难题)
7. B(A项,主要是因为相关法规尚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够;C项,这只是对儿童血铅进行检测的结果,无法得出与成人相比较的结论;D项,填埋浪费土地,最好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拒绝电子垃极入境)
8. C(“达到生态文明必须走全球化之路”错,原文第6段最后一句“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相关性”可以说明此判断是错的)
9. C(“战争又导致了全球变暖的生态危机”错误,并非所有的战争都和全球变暖的生态危机相关)
10. A(B“全球化”会带来“生态危机”,决不会“达到生态文明”;C“冷战抑制气温上升”错,原文是“温暖上升明显减缓”;“若能消除战争,生态危机就不会出现”错;D“生态文明就是在……过程中产生的”错,“生态文明”是一部分人的理想,并没有产生过。)
11. A(兵:指代战争)
12. D以:表目的,来
13. A
14. D
15.(1)自古以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做事要考虑当时的情况,是对还是错,后人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有,治理,1分;见,体现或考虑,1分;公,公正,1分)
(2)这期间即使有些贤明聪慧的臣子,他们的意见也没有被采用,(即使)采用了也不被信任,天下于是土崩瓦解。(虽,即使,1分;见,被,1分;遂,于是,1分)
(3)如果能够守住自己的廉洁、奉公守法,(这样的话)就像人走在平坦的路上,(感到)从容自得。(若,如果,1分,句式1分)
16.(1)① 对比。诗人热爱青山、白云、热爱自然,连初寝之中也绝不会梦见功名利禄;他无限欣悦于简陋的茅斋和野花盛开的居住环境,而对于历代统治阶级争权夺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剧从来就不感兴趣。
② 用典。诗人以一箪食、一瓢饮而居陋巷的颜回自况,表示自己安贫乐道的志向。
(2)曲中的贫士是一个鄙视功名富贵、安于清贫生活、乐观旷达、坚贞守志的形象。
17.(1)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映阶碧草自春色;岂因祸福避趋之
(2)《旅夜抒怀》,月涌大江流;寄蜉蝣于天地;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相逢一笑泯恩仇
18. 这组词语表面上看互为矛盾,其实是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的品格,对别人仁慈慷慨,对自己刻薄吝啬,这是普通劳动人民最纯朴的感情,这组词语巧妙地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
19.(1)描写母亲的生活经历及对子女的养育之恩,表现母亲的辛劳和智慧。(2)描写兄弟俩参军报国,表现母亲精神上的追求和奉献。
20. 蛙鼓: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暮色降临,群星闪亮,蛙声鼓噪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购置:大词小用,表现“我”儿时的自以为聪明。觊觎:大词小用或活用贬义词,表现儿童的狡黠,形象生动。高举年轻的目光:动词移用,增强词语表现力,灿若星辰:用比喻,赞美母亲崇高的追求和奉献的精神。
21. BD
22. 人文奥运是指依托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技艺,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的体育盛会。
23.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师范院校 公正执法 清正廉明——法院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学校
24. 单纯从语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而制止英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显然是不完全合理的。我们该关注的是学习“双语”的方法,而不是年龄的问题,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才是合理的教学。
25.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