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浙大附中2008年高考模拟语文学
试题卷

考试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1卷(42分)
一、(18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一位代表激动地说:“人民公仆就应该敢于碰硬,就应该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报
负,不能只想自己加官晋爵,甚至渐(jiàn)染唯利是图的恶劣风气。”
B.座落在日内瓦市中心的万国宫是联合国履行国际使命的标志性建筑,每年三四月
份,联合国人权会议就在它的地下一层17号大厅举行。这里有的是庄严肃穆的
气氛,没有靡(mí)靡之音的侵扰。
C.广东检疫局加强出入境飞机、船泊、列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检疫,做好相关口
岸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宣传工作,全体工作人员为保证人民的健康而奋发
蹈(dǎo)厉地工作着。
D.以前的学者讲《论语》多讲其政治意义,但于丹教授另辟蹊(xī)径,提出“半
部《论语》修自身”,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午9时10分起,在和谐的音乐声中,与会的48个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
和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 来到人民大会堂。
②人脑是人的思想器官,这个器官和其他人体器官一样,愈用愈发达,不用则 。
③在许多国家, 有兴趣有时间,任何人 可以自由地旁听各级议会的
辩论、表决等一切过程。
A.连续 退化 如果/就 B.陆续 退化 只要/都
C.连续 蜕化 只要/都 D.陆续 蜕化 如果/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949年4月,我解放大军,纵横捭阖,势如破竹,直逼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很
快如鸟兽散。
B.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
对台湾新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C.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于其军用飞机侵犯我领空、撞毁我飞机
一事,刚刚向中国人民道歉,马上又否认其侵略罪行。这种朝秦暮楚的行径激起
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
D.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十二亿中国人的精华,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只要属实,连
篇累牍都不算过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坝上地区自然条件非常差,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要彻底改变坝
上地区贫穷落后,必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B.本市著名节目主持人杨凡和刘星一起到边疆地区去,参加扶持发展文化事业的
志愿服务活动。
C.网络使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存储丰富的教学信息,同时也增加
了筛选的难度。
D.中国政府一向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新的一轮六方会
谈在北京重新启动。
5.将下列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根据表意连贯的原则排序。
无论对于奥运史还是建筑史,2006年9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这天上午完成了它工程建设中最富有悬念的一道程序——钢结构卸载。 , 。 , , 。再过几个月,奥运会的开幕式将在这里举办,大约50多块奥运金牌将在这个伟大的建筑中诞生。
①中国人能不能把“鸟巢”建起来
②这个奥林匹克建筑史上跨度最大的钢铁结构开始独立承重
③从现在开始,“鸟巢”重达42000吨的钢铁枝蔓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来
④而今天的顺利卸载意味着“鸟巢”建设成功了
⑤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兵车行》、李贺的《李凭
箜篌引》都属于古体诗。
B.2005年,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巴金老人走了,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
文化遗产,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等作品。
C.《战争与和平》《茶花女》《双城记》《伊豆的舞女》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列
夫?托尔斯泰、法国的小仲马、英国的狄更斯和日本的川端康成。
D.有一副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
雁南飞。”该联所写对象是陆游。“悲黍”即姜夔《扬州慢》中“黍离之悲”,
此处表达了陆游对百姓遭乱的同情。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何谓儒学的人文精神?在我看来:一曰人文,二曰人性,三曰人本,四曰人道。
   自周公制礼作乐始,特别是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始,“人的精神就从神的手上解放出来”,从而张扬了人的主体性,超越了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儒学人文精神的这一特征,固然可以被说成儒学没有“外在超越性”,或者说没有“宗教性”;但从另一方面看,可以说儒学是一种“人文教”,而且正是因为作为中国文化主干、主体、主流和主导的儒学没有主宰性、人格化、一元论的“天帝”或“上帝”崇拜,才导致中国文化之中没有诸神之争和宗教之战,而是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并育不害。这正是儒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在,也正是儒学在历史上能影响东亚的原因所在,也将是儒学在今后走向世界的优势所在。儒学的特色在于包容,在于大度,是海纳百川,是有容乃大。
儒学不是把“神性”,而是把普遍人性的深刻探讨和理论总结作为自己义理和价值的奠基,这是儒学摈弃“外在超越”而转向“内在超越”的必然结果。孔子讲“性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雄讲“性善恶混”,等等,即是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言“性近”、“性混”是让人别善恶而进于道德,言“性善”是勉人以为善而进于道德,言“性恶”是疾人之为恶而进于道德。所以,儒学义理和价值的最终归宿都在于进于道德。儒学是以道德立教,意欲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使社会成为和谐的社会。儒学的这种意旨,使儒学具有普遍主义的倾向和普世主义的情怀,这不但使儒学在历史上成为东亚人,尤其是东亚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选择,也是儒学在今后走向世界的一个有力支撑点。
   儒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这是儒学奠基于普遍人性论基础之上所得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幸福的必然结果。“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尊重人的生命,故厩焚问人而不问马。他不但反对野蛮的人殉制度,甚至也反对用人形的陶俑殉葬,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儒学的人本主义运用到社会和政治上就是民本主义,强调爱惜民力、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和任道德而不任刑罚。
儒学既不是神秘莫测的“天道”或“神道”,也不是抽象悬绝的“理念”或“理论”,而是对世世代代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此是为人道。此种人道,是人伦日用之间行之、习之、由之之道,是为“常道”,是为人所应该和必须遵循的准则。儒学所确立和开显的人道,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生活和道德的准则,等等,抛却其具体的时代背景的限制,我们说,时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遵循的。
  (节选自《学术界》2006年第1期)
7.下列表述不属于“儒学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A.把人的精神从神的手上解放出来,张扬人的主体性。
B.探讨和总结普遍人性,最终归宿于使人进于道德。
C.强调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D.确立为人应该而且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和道德准则。
8.对孔子、孟子等人对人性不同看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性近”“性混” 论是指要人们别去做坏事而成为有德性的人。
B.“性善” 论是勉励人们去做好事而成为有德性的人。
C.“性恶”论是让人痛恨别人做坏事而成为有德性的人。
D.性近、性混、性善、性恶,是儒学对“内在超越”的不同探寻的结果。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在历史上能影响东亚,其原因是儒学的开放包容以及道德立教。
B.儒学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逐步摒弃了天神崇拜主宰等“外在超越性”。
C.仁义礼智信等人伦常道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总结。
D.儒学的人文、人性、人本、人道,体现了儒学注重人的“内在超越”。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的人文精神本质具有普遍性和普世性,不仅是中国文化精髓,也必然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
B.儒学以道德立教,意欲使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使社会成为和谐社会,这是儒学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C.儒学人文精神中的人本主义,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
D.儒学的人道特征及其“日用”性,说明它不注重抽象思考和理论,这与西方哲学强调的纯粹思辨不同。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传是楼记
清?汪 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
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唯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节选自《尧峰文钞》)
[注] ① 缃帙(zhì):浅黄色的书套。 ② 彝(yí):古代酒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酒具。 ③ 呻佔(zhān):诵读。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命工斫木为橱      间:隔些时候
B.吾耳目濡染旧矣 旧:久长
C.采其华而忘其实      华:精华
D.心与迹忤        忤:抵触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问记于琬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   之二虫又何知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建楼藏书意义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 ②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 ③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⑤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⑥吾方以此为鉴
A.①②⑤   B.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为“传是楼记”,其中的“是”既指那几万卷书,更指要善于读书,以修养品德为根本,发扬光大功业。
B.此记详细介绍了藏书楼的由来、藏书的布置,以及建藏书楼的目的,意在颂扬徐健庵先生的高尚美德。
C.文章由藏书写到守书,再写到读书,进而写到要躬体心得,善于读书,由表及里,
深刻揭示了建楼藏书的意义。
D.作者借徐健庵对儿子们说的一番话,说明了建楼藏书的缘由,也颂扬了楼主人的足
识与品德。

第Ⅱ卷(108分)
四(17分)
15.完成下面两题。(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② 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耳
1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两题。(6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作者在密州任上,动工修葺外园北旧台,并由苏辙命其名曰“超然”。
(1)“烟雨暗千家”中“暗”字,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2)词的下阕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分)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
(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致苍凉
刘烨园
  时空相约的出处,也许是在浩渺的海边吧,在盲人荷马不在意沾衣的晨露,独自油然弹吟的一段激昂的史诗里;或许,是在密林烟瘴的天涯,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怅惘,一代一代,依旧夜夜穿越人性深雨的蛮荒……古楼兰“丝绸之路”那个风沙肆虐的客栈,一位叫“马羌”的羌族姑娘,在暮色里一字一血写就的情书,那封永远未能寄达的情书,是否也正是因着时空的爱抚,才在千年之后,即使是从茫茫大漠里出土,也能像同时重见天日的那幅集东方汉字、希腊肖像、佛陀华纹为一体的彩艳古画一样,灵韵、烂漫,悠远至美,又鲜润感人……
  一程一程的生命。恐怕只有当沧桑成为苍凉,苍凉得深邃,万里无云,就像我的人间故乡那雨后的凝望一样——时间,才会在这时停驻下来,并使那一如既往的硝烟,也飘零得有如生存的日常罢。                  (http://www.51985211.com)
  这也许就是艺术了。但这是生命的艺术,人生的艺术,而非语言和体裁的一枚叶子。“任何一个这样的人都是你。”在生命之柢的丰富里,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戏曲……不都是极小的一枚运载的叶子么。它们可曾有缘与浩瀚无垠的时间对话,感悟所有来自同一个故乡的自然之子,几万几亿年风尘仆仆的岁月的苍凉?
  感恩苍凉——许多年了,少小离家,过去从未想过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相遇了这么多人,从不愿听人谈论几千里外的故土,也从不问任何人,她究竟美在何处,何以胜甲天下。一个人间游子如此“心如止水”,情愿将钟情故土的交流挡在心界之外,是因为命定与她同在,而她的绝美和深美,又是不可逾越的么?
  听过无数的口碑,见过无数情不自禁的诗文“公证”,有同胞,有洋客,有古人,有今人,有时在他们的啧啧赞叹中,甚至没有别人插话的空儿——我那骆越故乡,我的桂林、柳江、阳朔、乐业、隆林、靖西和巴马……山如何,水如何,洞如何,凤尾竹好像是他们亲手栽种的,历历如数家珍,美景多于过江之鲫……然而那深而绝的壮美呢?那时空的“纯金”呢?人生如果仅仅是一个游客而非真正的“过客”,没有体会过个体生命的短暂,感悟过生命与生俱来的渺小与虚无,时间又会在哪儿停驻下来呢?
  曾经沧海。曾经沧海。
  曾经以为平静就是呵护,沉默就是同在。
  于是一次次对自己也对故土这样说——绝美和深美是不必印证,不必倾诉的,因为人与人不可复制,因为生命与经历注定不同,所以属于你的,也就只能唯你独有——唯你才有那样不属于游客之怨的阴天,那样连绵多日的“长脚雨”偶尔飘散的瞬间;天上那时奔涌着乌云,光线无边的柔暗,却清澈又透明,就像中国历代的修炼高人,即使永远不能抵达,也要执着地向往宁静致远的境界一样——境界,原来就是大自然,也是心灵的风雨疆场,在激烈的鏖战、相持之后,豁然而悟的内涵呵。悟出来的才是自己的,听来的、看来的、学来的,从来就不算,从来就可忽略不计。
  苍凉,就像那截凸凹着悠悠往事的古城墙!拥挤的闲游者们即使看见,即使抚摸,也是无法祈盼那一块块磨损的裂藓石砖,开口说出真谛的。
  因为那样的阴雨天,那样的苍凉,那样从远古而至的绝美和深美,不属于游客的闲暇,只属于亲历的沧桑,属于几千年浸洇的血泊里,那和心灵一样无垠生长的柔暗青光——她是对苦难的珍惜,是葆有生命完整和活力的根基。在她之后,奇山妙水、竹林农舍,才真正地被洗得历历在目,纤毫毕现……
  呵,故乡!还记得奔涌的乌云之下,被灰水牛牵走的小牧童的清贫童年么?那清蒿江里自由、神奇、浪漫的人性,那让秀影牵挂的洲头,依然仗剑横舟的远行豪气,也都永远失传,再也寻不回来了吗?然而,时间,不是依旧带着她那遥远的原绿和本色,一直在随时准备张开祖先那晾干雨滴的黧亮双臂,等待一介平民的游子,胸揣阴雨里的记忆大步疾疾地归来么?那手臂伸如河湾,更像河湾一般宁静;他们总是使停泊的心,又重新归属自己,夕阳依旧,篝火依旧。
感谢苍凉——感谢你这擦拭人生青铜的冥冥之光。

1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两句话中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⑴不都是极小的一枚运载的叶子么。
⑵人生如果仅仅是一个游客而非真正的“过客”。
19.文章开头一段,作者写了荷马、苏东坡、楼兰姑娘三个故事,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20.为什么说故乡的苍凉不属于游客的闲暇,只属于亲历的沧桑?(3分)
21.联系全文,对“感谢苍凉——感谢你这擦拭人生青铜的冥冥之光”进行赏析。
(5分)

六(13分)
22. 以下是2008年北京奥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了下列奥运会票务计划。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表格反映出的内容(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
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23. 阅读下面的漫画, 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给漫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字。

24.下面一段话,在语法、标点、词语等方面有三处毛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3分)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永远的追逐和寻觅。风景迷人的阿尔
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片迷人的森林,仔细地品位美,品位情趣丰富的人生。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张汝伦说:“家是生命的本原,家园是生命的根。”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哀郢》道尽了家园之思的无奈及其原始的悲剧性。
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登黄鹤楼》以平易的文字表达了家园之思这一人类最深沉的情感。
荷尔德林的诗《回家》像雪夜的钟声在空中回响,召唤迷途游子返回神圣的家园。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 。A项中,“报负”应为“抱负,渐 (jiān) 染”;B项中,“座落”应为“坐落”,靡靡之音(mǐ);C项中,“船泊”应为“船舶”(奋发蹈厉——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2.B (①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连续:一个接一个。②退化: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蜕化:虫脱皮,比喻腐化堕落.③分句之间为条件关系,而非假设.)
3.B。(A“纵横捭阖”是指政治外交上采取分化、瓦解和拉拢的手段。B“拭目以待”是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对事件发展的殷切关注。C“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应改用“出尔反尔”,D连篇累牍:言辞冗长啰嗦,贬义。)
4.C(A项“成分残缺”,应在“贫穷落后”后加宾语“的面貌” B项“表意不明”,“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归属不清 D项“句式杂揉”,“致力……工作”和“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杂揉在一起)
5.③②⑤①④
6.D。应是辛弃疾,“黍离之悲”中表现国家“昔盛今衰”。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 8.A 9.B 10.D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 12.B 13.C 14.B (后附译文)
四(17分)
15.(8分)
(1)① 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2分)
② 博览群书并不是炫耀自己读书多,攀比华美,专而深入并不是保守不改进和安于浅陋,不求甚解。(3分)
(2)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耳(3分)
16.(6分)
(1)“暗”字,既描绘了暮春时节烟雨笼罩千家万户的暗沉沉的景象,又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2分)
(2)附简评:寒食,在清明前两日,寒食过后,重新点火,且应返乡扫墓。但是,此时诗人却欲归不得,因此生发出对故国、故人不绝的思念和仕途坎坷的无奈感慨。但诗人又不沉溺于这种苦闷之中,借煮茶来自我排遣,寄情诗酒,又体现了他洒脱超然的情怀。
要点:① 因清明(寒食节)所生的难解乡愁 ② 仕途坎坷的无奈 ③ 寄情诗酒的洒脱 (4分)
17.(3分)
(1)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2)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各1分)
五(18分)
18.⑴(3分)叶子是文学等艺术门类的比喻,和生命的艺术人生的艺术相比,它们是微不足道的。
⑵(3分)游客只是轻松愉快地走过,过客则是深切体会过个体生命的短暂,感悟过生命与生俱来的渺小与虚无。
19.开头一段,作者用荷马、苏东坡、楼兰姑娘三个故事,诠释了苍凉的悠远意境,化抽象为具体,渲染气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3分)在作者笔下,故乡的苍凉之美是对苦难的珍惜,是葆有生命的完整和活力的根基。故乡的沧凉之美,游客的匆匆走过是体会不出的,只有亲历沧桑,感悟大自然宁静致远的无言境界和沧桑历程,才能体会。曾经沧海之后,才有今天桂林的秀美山水。
21.(5分)苍凉之美让作者领悟到生命的深刻含义,阳光总在风雨后。亲历苦难,才有生命的辉煌。

六(13分)
22.本题是个图文转换题,但是题目要求较高。需要综合分析表格,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方能正确理解命题意图,做出准确回答。
(1)门票价格虽然差距较大,但设置有层次,相对合理,让普通民众观看奥运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即的事情;(2)对青少年实行特价政策,最大限度地为中国公众观看奥运会提供了机会,可以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3)票务计划符合中国公众的收入水平,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3.(6分)
(1)“流失”或“短板效应”(2)
(2)公德心缺失,会造成由能源、环境和教育等协同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总体价值(效益、财富等)的流失。(4)
24.(3分)
(1)追逐和寻觅 改为 寻觅和追逐
(2)“慢慢走,欣赏啊”! 改为 “慢慢走,欣赏啊!”
(3)品位 改为 品味
七(60分)
25. 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上一篇: 语文高考天津市南开区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质量调查(三)

下一篇: 语文高考成都七中高2008级高考适应性试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