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08届高三模拟试卷(四)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要答在试卷上。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歃(shà)血为盟 蜚短流长 力能扛(káng)鼎 见危受命
B.暴殄(tiǎn)天物 淡装浓抹 飞扬跋扈(hù) 奴颜婢膝
C.怙恶不悛(quān) 察颜观色 畏葸(xī)不前 委曲求全
D.虚与委蛇(yí) 销声匿迹 向隅(yú)而泣 鸦雀无声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筚生辉。
B.得知本班获得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一个个弹冠相庆。
C.目前,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D.两个贪婪的家伙以为法院没有掌握他们鲸吞公款的罪行,利用机会订立城下之盟,企图继续负隅顽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增长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是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B.由于游戏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娱乐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C.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凭着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
D.从这次巴以局部冲突的种种迹象看,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4.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回顾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之前,其外部、内部的装饰及造型,反映了人类的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历程,但就其内部的居住环境而言,它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建造,照明、电梯及空调这些标志工业文明的设施进入建筑物,富裕的人们有条件追求居住的舒适性,进入所谓的“舒适建筑”阶段;进而出现了全封闭的、完全靠空调和人工照明的“现代化建筑”,随之,完全的人工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空调病”,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甚至在大楼里建起模拟自然环境的森林浴空调,出现了“健康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建筑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界抗衡,用不可再生的能源作为武器与自然界作斗争,其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于是,学者们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这种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尽量不破坏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居住者健康,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国外,已建成一些绿色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示范建筑。
我们认为,可持续建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一方面,建筑在形式上应该与自然协调;更重要的是建筑应该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技术。自然气候环境与所要求的人居环境的差异需要空调或采暖提供能量来平衡,它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减少这种能量需求。建筑周围的绿化与水体、合理的自然通风是改善建筑微气候的重要手段。绿化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地面对建筑物的辐射。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建筑的布局、建筑物楼梯间、门窗位置、风塔或高层建筑的中庭等,可以使建筑内部得到冷却并获得充分的新鲜空气。
加强建筑维护结构的防热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手段,由此获得的节能效益也最明显。主要措施是墙体、屋顶及门窗采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除此之外,采用植被层面、通风屋面、中空结构的墙体甚至“水墙”,建筑外遮阳、防辐射玻璃等措施也已成为重要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
“绿色空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夏季温度过低,冬天温度过高并不能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环境,相反还要付出更多的能量代价。提高采暖空调系统的效比,充分利用自然能及能量的回收是“绿色空调”的主要技术措施。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工厂的废热采暖及热、电、冷联供都已作为绿色空调技术而被研究与利用。
“绿色建筑”的理念将带来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5.下列对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绿色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保护居住者健康的一种建筑理念。
B.绿色建筑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从而使建筑内部获得新鲜空气的建筑技术。
C.与“舒适建筑”相比,绿色建筑采用空调通风却不会出现“空调病”。
D.绿色建筑运用绿色空调技术来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
6.下列对“可持续建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这句话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可持续建筑应该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
B.可持续建筑与“健康建筑”都体现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
C.可持续建筑在形式上应该与自然协调,为居住者提供优良的室内气候环境。
D.可持续建筑用低能耗来平衡自然气候环境与所要求的人居环境的差异。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是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环境的前提。
C.森林浴空调与绿色空调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建筑周围的绿色与水体、合理的自然通风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部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刘崇龟
刘崇龟镇南海之岁,有富商子少年而白皙,稍殊于稗贩之伍。泊船于江。岸上有门楼,中见一姬年二十余,艳态妖容,非常所睹。亦不避人,得以纵其目逆。乘便复言,某黄昏当诣宅矣。无难色,颔之微哂而已。既昏暝,果启扉伺之。此子未及赴约,有盗者径入行窃。见一房无烛.即突入之。姬即欣然而就之。盗乃谓其见擒,以庖刀刺之,遗刀而逸。其家亦未之觉。商客之子旋至,方入其户,即践其血,汰而仆地。初谓其水,以手扪之,闻鲜血之气未已。又扪着有人卧,遂走出。径登船,一夜解维。比明,已行百余里。其家迹其血至江岸,遂陈状之。主讼者穷诘岸上居人,云:某日夜,有某客船一夜径发。即差人追及,械于圉室,拷掠备至,具实吐之。唯不招杀人。其家以庖刀纳于府主矣。府主乃下令日:“某日大设宴,合境庖丁,宜集于球场。以候宰杀。”屠者既集,乃传令曰:“今日既已,可翌日而至。”乃各留刀于厨而去。府主乃命取诸人刀,以杀人之刀,换下一口。来早,各令诣衙请刀,诸人皆认本刀而去。唯一屠最在后,不肯持刀去。府主乃诘之,对曰:“此非某刀。”又诘以何人刀,即曰:“此合是某乙者。”乃问其住止之处,即命擒之,则已窜矣。于是乃以他囚之合处死者,以代商人之子。侵夜毙之于市。窜者之家,旦夕潜令人伺之,既毙其假囚,不一两夕,果归家,即擒之。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商人之子,夜入人家,以奸罪杖背而已。彭城公①之察狱,可谓明矣。
(选自《太平广记》卷172)                       (http://www.51985211.com)
注:①彭城公:刘崇龟的封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以纵其目逆 逆:迎接
B.径登船,一夜解维 维:系船的缆绳
C.即差人追及,械于圉室 械:上刑具关押
D.各令诣衙请刀 请:请求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崇龟审案的具体措施的一组是( )
①主讼者穷诘岸上居人。②某日大设宴,合境庖丁,宜集于球场。以候宰杀。③乃各留刀于厨而去。④以杀人之刀,换下一口。⑤于是乃以他囚之合处死者,以代商人之子。⑥具首杀人之咎,遂置于法。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商之子与一美姬偶见钟情,私约相会。不料美姬被小偷所杀,富商子赴约,知出人命,就乘船逃跑。
B.经过一番调查,官府终于抓住了富商之子,严刑审讯之下,富商子吐露实情,但不能招供出杀人的真相。
C.彭城公以凶手的身份为线索,巧用妙计,找到真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判决。这说明断案须多方查考。
D.在艺术手法上,本文故事的展开和情节的推进曲折新奇,颇有悬念,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生动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难色,颔之微哂而已。既昏暝,果启扉伺之。(4分)

(2)盗乃谓其见擒,以庖刀刺之,遗刀而逸。其家亦未之觉。(6分)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分)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3.按要求填空。(5分,每空1分)
(1)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____________,其志洁,____________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 。其志洁,____________;其行廉,____________。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__________ 。 (司马迁〈〈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 。(杜甫〈〈客至〉〉)
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栀子花谢香如故
我家阳台上开着的杜鹃、蝴蝶兰、白点海棠,还有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状如喇叭的红花朵们,朵朵盛装浓艳,一一闻去,一点香气也没有。
父亲说常规下艳花不香,香花不艳。我想父亲的话说得有分寸,因为菊花花开既艳亦香,只是那种药香很少有人能闻惯,而我喜爱至极。但照父亲之说,白花应在不艳的那群里。 因了父亲的话,我闻过我见过的所有的白花。茉莉、盘龙香、栀子都开白花,闻上去真的是浓香异常,就连仙人球开过的白花也有它特有的一股子味道。
六月是栀子的盛花期。家中阳台上那棵三尺多高的栀子花目前为止只给我准备了三个花仙子。最大的那朵花苞一天天膨胀,终于在六月初的一天夜里抖然绽放,大清早忽啦一下抖开窗帘,一朵栀子花笑在我的眼里,那朵栀子花开得白如皎雪,白得象瓷,花香清远,香得浓烈却不让人腻味,甜丝丝地味道沁人心脾。我如那夏夜里的葫芦蜂一样,一会儿跑到花下饱吸香气,一会儿又忙忙地躲开那朵花,生怕把那味儿全吸走。
入栀子之室,多久也如躺在蜜罐里,因为总有一股甜丝丝地香气在你转身的时候扑入你的鼻腔。
第一朵栀子花精神抖擞地为它自己燃烧了十七八天的青春,也为我的嗅觉灌输了近二十天的迷魂香,我的居室自然而然地被熏昏了骨架,作了近二十天的香舍。
花开没有百日红。栀子花由最初的怒放过后,一天天地渐显衰老,花瓣儿日渐泛黄,花香却日渐老道。我很留意这朵栀子花的命运,从它开始泛黄的时候我就想象着她在枝头上会有多么的执着。你瞧,那开始泛黄的花瓣儿一点点地由边上泛起了棕红色的边缘,象一件明黄色的衣衫上镶嵌了一道道掩进布缝里的丝绦。墙上挂钟的时针秒针也不知疲倦地为它计算着绣丝绦的日期。就在前天,一件酷似黄金打造的艺术品终于大功告成,泛黄的栀子花在夜里悄悄地谢了,它落在了阳台上,用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勇气和微笑从从容容地谢了。
昨天早上,我爬起床就奔向了阳台,似乎有某种感应,我发现阳台的地下躺着那朵迷人的落花,很美很美,我也敢与柏杨打一块钱的赌,那是我见到过的最美丽的落花了。
小心地拾起谢了的栀子花,生怕那花瓣一一散落,没想到的是怎么甩那谢花,花瓣儿却坚贞不屈就是不散架,怎么还有菊的傲骨?喜欢!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嗯,花香虽不那么浓烈了,却也香得深沉了许多。
我久久地凝视着这朵快要干枯但很漂亮的也还很香的栀子花,似乎一些人的影子就如约走进了我的视线,那三毛,那张爱玲,那钱钟书,还有好多我读过或没有读过的那些写字的人,他们不都是这栀子花的魂魄?如果不是的话,那为什么他们百年之后思想上留下的那股子浓香让我爱不释手?还有那如柏杨、刘墉、余秋雨、毕淑敏等等一大批我正在读或是准备读还没有读的那些写字的人,你能说他们的思想不像这栀子花的香气一样正如日中天,香气扑鼻?
栀子花谢了,香气依旧……只是更深沉,更迷人……
14文中栀子花具体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写菊花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含义。(4分)
(1) 一朵栀子花笑在我的眼里。

(2)他们不都是这栀子花的魂魄?

16文章第六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描写将谢的栀子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7试概括本文的主旨。(6分)

六.(15分)
18、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题目(5分)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廖翊)“今年央视春晚,将努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对于社会关注的抗雪灾活动,一定会反映在春晚舞台上。”在31日上午央视举行2008年春晚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朱彤、晚会总导演陈临春对媒体记者说。
据介绍,春晚剧组已派出记者和编导赶赴抗灾一线,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创作感人的节目。
“我们将以诗朗诵、歌曲演唱配合抗灾一线画面等形式,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灾情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各级政府、军队对灾情的大力救助,以及全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故事。”朱彤说。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了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和春节戏曲晚会等三台晚会。时至今日,有些节目还在调整中。

19、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为废墟是手段,是进化的长链。
②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③废墟是毁灭,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④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⑤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调零,因此废墟是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写两个句子。(6分)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只小船,在漂流中有了依托;
答: 1、
2、
七、写作(60分)
21.看了下面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六中语文四模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A 6.B 7.B
8D(根据上下文,“请”应为“认领、接受”之意。)
9.B(①说的是主持办案的官员,③的主语是“屠夫们”,⑥说的是案件的结果,而非“具体措施”,含①③⑥的选项不合要求,应排除。)
10.C(彭城公断案是以“凶器”为线索的。)
11(1)女子面无难色,只是点头微笑,到了傍晚,这个女子果然开着门等富商的儿子。(颔,哂,既,扉,省略句,译出大意。)(2)小偷以为自己被人发现,有人抓他,便用杀猪刀刺了女子一刀,然后仍下刀跑了,女子的家人没有发觉。(其,见,遗,逸,宾语前置句,译出大意。)
12答案(1)答: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1分)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3分)
(2)答:“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或:“径”字好,“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言之成理即可,4分)
13(1)其辞微 其行廉 举类迩而见义远 故称其物芳 故死而不容(2)用之所趋异也 绿树村边合 蓬门今始为君开 奉命于危难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14洁白 花香清远 精神抖擞地开放 从容地凋谢 不散架 。用来衬托栀子花,用菊花的既香又艳来突出栀子花既香又有勇气(用菊花来烘托栀子花有菊花的傲骨)。
15(1)栀子花抖然绽放,白如皎雪,白得像瓷,花香清远,沁人心脾,我很高兴,眼中满是笑意。
(2)那些在思想上对人加以熏陶的人,本质上也像栀子花一样,永远散发着思想的香气。
16比喻,拟人;形象生动;突出栀子花的美丽、执着、从容有勇气。
17通过写栀子花的美丽、清香,执着绽放,从容凋谢,凋谢后香气如故,进而表达了对用文字熏陶着人们思想的人的无比敬意。
18 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将增加抗雪灾内容
评分点:春节联欢晚会、抗雪灾、增加 答出三点得5分,两点3分,一点1分
19:③④②⑤①
20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跋涉,那么家便是一个驿站,在跋涉中有了休憩;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攀登,那么家便是一个支点,在攀登中有了后盾。
(每句3分)

上一篇: 高考语文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8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一篇: 高考语文2008年广东普通高考语语文专家预测试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