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最新试题首页

2009届武汉市一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全卷共7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脊梁(jǐ) 炮制(páo) 白炽灯(zhì) 鳞次栉比(zhì)
B.混沌(hǜn) 悭吝(jiān) 一沓纸(dá) 寡廉鲜耻(xiǎn) 、
c.伺机(sì) 噱头(xué) 刽子手(guì) 畏葸不前(xǐ)
D.昵称(nì) 攻讦(jié) 撂挑子(1iào) 喟然长叹(w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把汉语修辞方式融入花鸟画创作中的实例不胜梅举,屡屡被众多画家广泛使用。
B.面对浩如烟海的有字书,尽管我们浩首穷经、读破万卷,也只能涉猎沧海一粟。
C.晚清时期,随着诸多脍炙人口的反满革命文章的流播,不几年,革命论胜行于中国。
D.普京来自底层,其亲属中没有政治上的显赫者,也没有在其他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生活好比一本大书,需要慢慢地去品读,才能读懂其中蕴含的道理,才能从中获得人生真谛。
B.要把爱心转化成行动,我们需要看问题,找办法,察效果,虽然错综复杂的事态总在阻挠这三步的实施。
C.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神的艺术品,更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评说春秋、飞扬情志的文化现象。
D.李零在其新作中指出,孔子是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电击以醋和废水为养分的细菌,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个孤立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始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
C.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日的民族特性并没消失,、其内容、样式基本保留。
D.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5.下面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合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行兼备,充满生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ITER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英文缩写,中文简称“国际热核计划”,俗称“人造太阳”计划,因为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挞墨銮焦受盛塑查墨签塞堑丝.邈鲍.查望盟垄查
ITER采用的是可控热核聚变能,它的研究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种途径。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磁约束是利用强磁场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这个特性,构造一个特殊的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20世纪下半叶,聚变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磁约速研究大大领先于其他途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类似于面包图形状的环形器,这种面包圈形状的装置被称作“托卡马克”。在这类装置上进行的物理实验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进展,比如等离子体温度己达4.4亿摄氏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这些成就表明:在这类装置上产生聚变能的可行性已被证实。
为了点燃“人造太阳”,科学家将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一个直径28米、高30米、由10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假如成功的话,核聚变能源将具备重要的、无与伦比的优势。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得超出人们的想象。形象地说,就是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4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不过,一些批评者却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其实并没有那么保险,还是存在放射性氢原子泄漏、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他们还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用于生产核武器。支持者的反驳理由是核聚变发电站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不会生成长久的、也就是半衰期很长的核废料。
不管怎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100亿欧元左右的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2006年1 1月2 1日,参加ITER的7方代表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及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了世界瞩目的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在前两年,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为实验堆开辟地盘。按计划,2016年,热核实验反应堆将点燃它的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随后,实验堆将运行15到20年。
6.下列各项中不是“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的理由的一项是
A.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
B.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
C.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核废料
D.核聚变原料氘和氚可从海水中器取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相关概念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ITER指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B.作为可控热核聚变能的一种方法,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
C.磁约束是指构造一个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的特殊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
D.“托卡马克”是指一种类似于面包圈形状的目前成就已证明可在其中进行核聚变反应的环形器装置。
8.下列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核聚变能研究途径不止一种,其中磁约束研究目前处手领先地位,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 6兆瓦的“托卡马克”。便是很好的证明。
B.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 今后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C.目前,参加ITER多方代表已正式签署了相关协定及文件;启动了这一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同时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准备点燃聚变之火。
D.如果利用科学家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的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来点燃“人造太阳”,那么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
9.根据原文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有人批评,但支持“人造太阳"计划的人们对其进行反驳的理由极其充分,认为他们所说的情况并不存在。
B.如果按计划到2016年热核实验反应堆点燃了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那么可以预计,商业化核聚变电站将随之运行。
C.法国南部那个由10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成功建成将意味着人类完全进入了能源福音的时代。
D.“人造太阳”之梦的实现还需通过重重考验,但无论成败都值得追寻,因为这将大大推进人们对人造能源的探索。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1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诐(bì):不正
1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茅焦解衣危论 危:正直 C. 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
B. 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致:达到 D. 周衰,游说炽于列国 炽:兴盛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理谕之,……隐讽之之谓也
句读之不知,祸之不解
B. 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竭病
C. 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 自是世有其人
秦王恐其破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作者在文末表示,自己将学习龙逢、比干的忠心,学习苏秦、张仪的游说方法,用以进谏时取法。
D.本文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各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四、(24分)
13.翻译下列各句(10分)                      (http://www.51985211.com)
①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 (3分)

②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 (3分)

③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4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4分)

 

 

15.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音乐是中国诗词里常见的内容,比如《琵琶行》、《赤壁赋》等。《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达到高潮的两句是 , 。《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人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 。
(2)“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 、俄国的 及英国的欧?亨利。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有删节)

16.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4分)

17.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18.“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六、(12分)
20.下列十部(篇)作品,你最欣赏哪一部(篇)?请适当结合作品的内容,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谈谈你欣赏的理由。(50~100字)(4分)
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梅雨之夕》(施蛰存)、《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断魂枪》(老舍)、《哦,香雪》(铁凝)、《围墙》(陆文夫)、《狂人日记》(鲁迅)、《正红旗下》(老舍)、《棋王》(阿城)、《泼留希金》(果戈理)



2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则关于“书”的名人名言,写出作者并简要说明其中的理趣。(4分)
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书的名言生动地诠释了书的意义——
( ),说明 ;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说明书籍可以使人年轻;
( ),说明 。
22.以“黄鹤楼 归元寺 江滩 过江隧道 地铁”为核心词语,写一段介绍武汉的解说词。要求:1、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2、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在100~150之间。(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呢?请联系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一、1.C(A白炽chì灯 B悭qiān吝 D喟kuì然长叹)
2.D(A不胜枚举 B皓首穷经 C盛行)
3.B(A蕴含:包含,包含在内。B前后不构成让步关系,“虽然”宜改为“然而”。C吐纳风云:关注、思考并评说社会历史的人物、事件。D与虎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4.C(A句式杂糅,应为“可以制造出清洁的氢燃料,而氢燃料能够替代汽油给车辆提供动力。” B成分残缺,“关系网络中”缺与之搭配的动词,改为“始终处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D主客颠倒,不合逻辑,改为“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5.C( A 项中“熟话说”后面不必要停顿,后面的冒号应去掉,“嘛”不是熟话的内容,是“耿大妈”的语气词,所以单后引号应放在“怪”后面。B 项中“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怎么办”都作关心的宾语,因此“怎么建”后面用逗号,“怎么办”后面用句号。D 项中引号属于部分引用,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综上所述答案选C 。)
二、 6.A(A项是讲其原理,与题干无关。据原文“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等相关文字可知BCD三项均是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
7.A(据“ITER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的英文缩写”等信息可知,ITER不是指一个过程,而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计划。)
8.B(据原文“在这类装置上进行的物理实验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进展,比如等离子体温度已达4.4亿摄氏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可知,“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是在“托卡马克”中进行的实验,而非言其本身功率,因此A项错误。据原文倒数第二句信息可知,人们砍伐松林是为实验堆开辟地盘,而点燃聚变之火按计划要到2016年,因此C项错误。“规模庞大的设备”尚未造出,“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4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只是形象说明假如成功,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之大,而非实指,因此D项错误。)
9.D(A项,支持者只是认为有进行研究的必要,批评者所说的潜在危险难保不出现。B从点火到技术成熟还需要通过诸多考验,“商业化核聚变电站将随之运行”的判断缺少足够的支撑。C项,其成功能释放巨大的能量,但据批评者的意见可知,这不见得完全是人类的福音,如果利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人类巨大的灾难。根据常理和多个国家政府的投入可知D项正确。)
三、10.B(致:辅佐);
11. A(之:宾语前置的标志;B而,承接关系连词/因而;C于,在/被;D这样的人/他);
12.D(无比喻论证);
四、(24分)
13翻译见译文
14.(1)“空”:徒然。(1分)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意思对即可)(3分)
(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1分)。“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1分),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2分)。(意思对即可)
1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莫泊桑、契诃夫
五、(18分)
16. (1)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2)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①为了突出雾的主要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③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17.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18. 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
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像,从而增强审美情趣。
19.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六、(12分)
20.示例:我最欣赏《春风沉醉的晚上》,因为我欣赏小说塑造的那个年轻的工厂女工,她生存艰难,却还关怀着他人,她的善良和真诚感人至深,她那不被贫困、苦痛所泯灭的人性之光,在黑暗的社会中熠熠生辉。(也可以谈小说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技巧等。)
21.示例: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书的名言生动地诠释了书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说明多读书有利于写作;“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说明书籍可以使人年轻;“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说明书籍可以让人聪慧;“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说明书籍有助于青年人的成长。
22.略
23.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纣还稍强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虚心纳谏的君主呢?如果不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尧、虞舜还稍差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不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拒绝忠言的君主呢?
情况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
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
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上一篇: 语文高考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语文最后模拟试卷

下一篇: 语文高考2009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