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高中2008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难 nàn 责难 问难 非难 排难解纷
B. 和 hè 附和 掺和 唱和 曲高和寡
C. 哄 hōng 哄动 哄传 哄抬 一哄而散
D. 劲 jìng 干劲 刚劲 强劲 疾风劲草
2.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觊觎 膨涨 计日程功 大伤元气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脉膊 坐阵 和盘托出 无耻烂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C. 妥贴 聒躁 出奇致胜 旁证博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 疏竣 誊写 美伦美奂 真知灼见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的 问题,理应进行必要的修改。
②截至昨天,在这次重大矿难中已有20人遇难,10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朗读教学显得日益重要,“ ”这一句熟语也证明了读的重要性。
A. 权利 抢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 权限 营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C. 权限 营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 权利 抢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伊丽莎白执教的中国女子足球队在近期重大的国际比赛中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中国球迷的意料之外。
B. 从长期来看,西部地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走更多地依靠民营企业带动的内生性发展模式的道路。
C.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杜绝先用后批、批少用多等违规违法用地。
D. 日本内阁要员频频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战争祸患的中国人民和亚洲其它国家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循环经济
最近,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会议,专门研究了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问题。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经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路径的线性经济,与此不同,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到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经济循环中,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尽管矿产资源短缺,却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资源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据测算,目前我国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上千亿元。每年约有500万吨左右的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左右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机电产品制造业是最大的自然资源使用者,也是最大的环境污染源,废旧产品可造成严重的“汽车垃圾”“电子垃圾”等社会公害,带来能源过度浪费、噪声污染、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等问题。有不少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有害的重金属,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一些本应报废的废旧产品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继续使用,也加重了这种危害。
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再生和无害化处理,应作为优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大力促进。当前在我国城市地区活跃着数以百万计的废旧物资和产品回收大军,但是,他们处于非常散乱的无序状态。尤其是回收废旧物资缺乏专业化处理体系,在对可直接变为再生资源的废旧物资进行商业化处理后,缺乏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配套设施,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隐患。政府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规范,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形成规模化的配套产业。
为遏制水污染蔓延的趋势,各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应该分门别类地制订明细的循环用水技术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制订水污染控制达标时间表。
中国从1998年起开始引进循环经济理论,并进行试点工作。先后开展了8个生态省建设,建立了14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创建了38个环保模范城市,为中国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一样,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如今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我国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
5.对“循环经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较高效率的理想经济形式。
B.“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相反,循环经济将以发展与生态有关的产业为主。
C.“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使物资和能源在不断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以求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D.“循环经济”是从国外引进的理论,但符合我国国情,它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6.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原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大军还只是简单地把可直接变为再生资源的废旧物资进行商业化处理,这种状态还谈不上是循环经济。
B.高水平的循环经济产业应该能够对废旧物资进行深度利用,充分挖掘其可再生性,而这样的产业在我国大有发展空间,前景可观。
C.循环经济产业不仅应该得到政府的管理和规范,还应该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优惠。
D.循环经济产业的大力发展,将要求各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分门别类地制订明细的循环用水技术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制订水污染控制达标的时间表。
7.依据原文意思,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资源匮乏,而美国、西欧资源富足,这就决定了日本的经济模式是循环经济,和美国、西欧的经济模式截然不同。
B.中国大规模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限制传统经济产业,将使中国的三农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C.像中小学生教材的重复利用、中性笔笔芯的回收、关闭违规开采的小煤窑、净化文化市场、妥善处理核废料等,都可以看成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具体要求。
D.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符合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要求的,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虞翻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於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吴书》曰: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左右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翻问左右安在,策曰:“悉行逐贼。”翻曰:“危事也!”令策下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翻善用矛,请在前行。”得平地,劝策乘马。策曰:“卿无马奈何?”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行及大道,得一鼓吏,策取角自鸣之,部曲识声,小大皆出,遂从周旋,平定三郡。
《江表传》曰:策讨黄祖,旋军欲过取豫章,特请翻语曰:“华子鱼自有名字,然非吾敌也。加闻其战具甚少,若不开门让城,金鼓一震,不得无所伤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翻即奉命辞行,径到郡,请被褠葛巾与歆相见,谓歆曰:“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孰与鄙郡故王府君?”歆曰:“不及也。”翻曰:“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鄙郡?”又曰:“不如也。”翻曰:“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刘扬州,君所亲见,南定鄙郡,亦君所闻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早为计,悔无及也。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与吾辞矣。”翻既去,歆明旦出城,遣吏迎策。策既定豫章,引军还吴,飨赐将士,计功行赏,谓翻曰:“孤昔再至寿春,见马日磾,及与中州士大夫会,语我东方人多才耳,但恨学问不博,语议之间,有所不及耳。孤意犹谓未耳。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许,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卿不愿行,便使子纲;恐子纲不能结儿辈舌也。”翻曰:“翻是明府家宝,而以示人,人倘留之,则去明府良佐,故前不行耳。”策笑曰:“然。”因曰:“孤有征讨事,未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后三日,便遣翻还郡。
(《三国志?吴书十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 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
B.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 得平地,劝策乘马
C.孙策征会稽……朗欲就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D.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但牵之,执弓矢以步 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B.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 人倘留之,则去明府良佐
C.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D.翻是明府家宝,而以示人 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翻给会稽太守王朗当功曹史时,孙策带领军队来攻打会稽,虞翻当时死了父亲,穿着丧服,知道王朗想要迎战孙策后,他就脱了丧服去见王朗,劝王朗回避孙策。
B.孙策追讨山越,斩了他们的首领后,又叫部下分散开去追赶逃亡的贼寇。虞翻碰见孙策时,孙策独自一人走在山间,虞翻赶紧护卫着孙策安全地离开山地来到大道上。
C.豫章太守华歆不像会稽太守王朗一样听不进虞翻的意见,他听从虞翻的劝告,投降孙策,从而避免了一场殃及百姓的战争。
D.孙策恨江东人学问不博,跟中原一带士大夫交往,常常说不过别人,所以曾经派虞翻到许昌去,展现了江东人士博学洽闻的才气。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08年4月28日 9:00-11:30]
乐山市高中2008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 文
题 号 第 I 卷
得 分 四 五 六 七 第II卷
得 分 总 分
得 分
第II卷
注意事项:1. 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孰与鄙郡故王府君?
译文:
(2)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许,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
译文: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 传说欧阳修读了这首词后,说词作者范仲淹是个“穷塞主”,你赞同欧阳修的说法吗?为什么?(4分)
答:
② 这首词中哪些句子可以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政治家范仲淹联系得起来?试作分析。(4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 )(5分)
(1)中国古代的送别诗寄托了诗人跟被送别者很深厚的感情。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描写自己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句子是“ , ”。王勃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时表达自己对杜少府始终不忘的名句是“ ,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为了使辛渐和洛阳的亲友们放心,用了“ , ”的比喻,委婉地向他们表明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依然保持着高洁品质的心迹。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集中描写乡村景致的4句诗是:“ , 。 , ”。这跟王维《山居秋暝》中写山村景色写到了红男绿女的两句诗“ , ”比起来,境界完全不同,一个靠近儒家,一个靠近佛家。
得 分 评卷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雨 中 的 荷
聂春友
①参加南戴河举办的荷花节,看惯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闪念:这满园盛荷在一片风雨中,该是何等的风姿呢?
②几天后,天还没亮,我被窗外的一片雨声吵醒了。走到湖边,我的心一下子被强烈地震撼了:只见湖中那一丛丛荷花,仿佛是一排排战士、一个个团队,靠着集体的力量,顽强地抗击着风雨。
③在湖水的涌动中,在雨水不歇的敲击中,每个团队周边那些硕大的荷叶,不停地在水中起伏,在风中翻卷,越到团队的中心,那起伏、翻卷的波动越小……而那些姿态各异的荷花,在风雨中颤抖着,尽管有的被雨扫去了美丽的花瓣,有的被风扯乱了金黄的花蕊,那一株株纤细的荷茎,依然挺立着;那一朵朵残留的花儿,依然笑对苍天,用自己的身躯,遮挡着风雨,守护着下面幼小的花蕾……
④我们乘船下到湖中观赏,尽量让船贴近花丛。在映荷桥下,一株盛开不久的荷花,在风雨的摇曳中,多数花瓣已经散落得无影无踪,失去了晴日的娇美,而那托举着花蕊的荷茎仍直直地伸向桥顶,直到顶上了桥底,依旧不肯折腰。她仿佛要用尽自己的力量,凭借自己稚嫩的身躯,支撑起这巨石垒就的桥梁。还有一株荷,她的茎干受到过伤害,曾险些被折断,然而,在伤口处,那细瘦的茎干只是稍稍向下弯曲了一下,便又直直地向上挺举起一个饱满的花蕾。在湖中赏荷与在岸上观荷不同,目光顺着水面望过去,风雨中,碧叶翻卷,万荷摇动,一片片荷丛中,有的是叶护着花,花叶相依,亲密无间。有的是莲蓬高举,昂首屹立,显示出铮铮傲骨。有的花形虽被风雨吹散,花瓣随波飘零,却神采依旧,真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泰然。还有几朵隐在荷丛深处,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花朵,任头上百花争艳,任身边水波涌流,她们纹丝不动,恍如一个个隐士,静静地听着尘世的风声雨声。荷花被誉为凌波仙子,在人们眼中,似乎她只是个娇艳的女子。今天看来,她更有志士的筋骨、君子的风范!
⑤雨越下越大,我们弃舟登岸,走进荷园北侧的二仙居。这里供奉着和、合两位仙人的汉白玉雕像。这两尊雕像不像其他神仙那样正襟危坐,双眼俯视着人世间,而是像两个天真无邪的稚子,喜笑颜开地奔跑过来。多少年来,人们把和、合二仙作为家庭和睦与社会和平的象征,把生活美满幸福的愿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人们让和仙背负着荷花儿,一方面是“和合”与“荷”谐音,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荷的情操的敬重。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两位仙人的故事时,我忽然忆起刚走进荷园时,那一个个荷的团队,协力同心、抗击风雨的情景……我们要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不正需要全社会的人们都具有荷的这种精神境界吗!
⑥窗外雨声连绵,脑中忽然掠过古代文人雅士关于荷的种种咏叹。有诗曰“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虽说出了荷的灵动、大气,但缺少荷的沉练、豁达;“映日荷花别样红”,绘就了荷的高雅,却又过于华丽,反而冲淡了荷的神韵、荷的情怀;而“留得残荷听雨声”,荷的韵致倒也勾勒出来了,但一个“残”字,总觉得内中含了太多的苦涩和惆怅。面对这满湖涌动的翠绿,一池抗争的嫣红,好像任何诗句都难以准确传情达意。
⑦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草木一秋,是自然规律。
⑧其实荷的一生,不就是人生的缩影吗?从破土、发芽、开花到残落,历经风霜,坎坎坷坷,但始终不变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不屈的傲骨,一种永不低头的信念。
⑨我想,小雨、中雨、大雨,微风、大风、暴风,对荷仅仅是一个考验,是一种锻炼。失去的是荷芳,永存的是荷神。
14. 文章第4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雨中的荷?表现了荷的什么精神?(4分)
答:
15. 文章第6段引用了一些古人咏荷的诗句,写了荷的哪些特点?(6分)
答:
16.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失去的是荷芳,永存的是荷神。
答:
②简要分析第2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答:
17. 文中第5段写到二仙居里供奉着的和、合二仙,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得 分 评卷人
六、(15分)
18. 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30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
19. 请根据老王的电话内容,代蓉蓉拟一张留言条的正文。要求措辞得当,语言简洁,不超过40字。(5分)
3月22日,在北京出差的老王得知消费税调整,给家里打电话,女儿蓉蓉接了电话。老王对蓉蓉说:“蓉蓉,我现在跟你妈联系不上,等妈妈回来告诉她,新消费税出台了,排气量在3.0以上的轿车要涨4%,4月1日以后这类轿车可能要一下子涨一两万元。上个月我跟你妈妈去订购了一辆别克君威3.0L豪华型,让你妈妈今天就带上订单去经销商那儿把车提出来,千万不要误事。”蓉蓉接完电话要去上学,就写了一张留言条给妈妈。
留言条正文: (http://www.51985211.com)
20. 阅读下面的新闻,给它配发一则“编者按”。不超过80字。(6分)
重庆大学生当挑夫体验艰辛 一天只赚1元钱
5月6日,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的30多位男女同学在重庆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棒”生活。面对激烈竞争,同学们只好压低价格,争抢生意。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左九匀满头大汗,和同学胡荣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只收1元,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1元钱。
女生徐翠翠也是挣到了1元钱,不过她对这收入兴奋不已。他们一行10人在码头上揽活,问了半天才得到一笔10元的生意——负责将200多公斤的物品从朝天门广场搬运到渡船上。半小时后,他们拿到了一张10元现钞——每人1元。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跟徐翠翠在一起也挣到1元钱的男生潘鸿鹄早已泪流满面。小潘的父母是房地产老板,他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从小娇生惯养从未吃过苦的他本以为挣钱很容易,当了“棒棒”后才意识到工作的艰辛。(记者 熊翼)(据《重庆晚报》,有改动)
编者按:
得 分 评卷人
七、(60分)
21. 命题作文。(60分)
以“我的做人原则”为题目作文。
要求:不少于800字。
重要提示:每个错别字扣1分。
800
乐山市高中2008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8.4.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A (“掺和”的“和”读“huo”;“一哄而散”的“哄”读“hòng”;“干劲”的“劲”读“jìn”)
2. C (C“贴、躁、致、证”依次为“帖、噪、制、征”;A“涨”为“胀”;B“膊、阵、烂”依次为“搏、镇、谰”;D“竣、伦”依次为“浚、轮”))
3. B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知和行的关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因此选B)
4. B (A去掉“之外”;C残缺宾语;D主客颠倒)
二、(9分,每小题3分)
5.B(“循环经济将以发展与生态有关的产业为主”错,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不在于产业类型。)
6.D(该项强调的是“循环经济”在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要求,与题干无关。)
7.D(A循环经济在世界上都是新型的、先进的经济模式,是世界潮流,美国、西欧也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说“日本的经济模式和美国、西欧截然不同”错。B本文没有论及“循环经济”与“中国的三农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的关系,该项表述在原文中无对应信息。C“净化文化市场”与循环经济没有关系。)
三、(9分,每小题3分)
8.D(A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其时,当时);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时时,时常)。B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马鞭);得平地,劝策乘马(人名,指孙策)。C孙策征会稽……朗欲就之(靠近,靠上去,指抵抗);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成就,完成)。D今大军已次椒丘,仆便还去(谦称自己);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谦称自己)。)
9.C(A但牵之,执弓矢以步(连词,表状态);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介词,用)。B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助词,的);人倘留之,则去明府良佐(代词,指代“我”,指代第一人称)。C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于是,就);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于是,就)。D翻是明府家宝,而以示人(表转折);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表并列)。)
10.D(孙策派虞翻去,虞翻没有去,孙策于是派了子纲(张紘)去。)
四、(23分)
11.(10分,每句5分)
(1)译文:你自己觉得在天下,你华歆的名声跟我们会稽郡原太守王朗的名声比起来,哪一个更大些?
(评分意见:“料”,揣度,料想。1分。“海内”,四海之内,天下。1分。“鄙郡故王府君”,其中“鄙”谦称自己一方,鄙郡,指会稽郡;故,过去的,早先的,现在已经不是了;王府君,指王朗,汉代太守尊称为“明府君”,省称曰“明府”,也称为“府君”,唐以后多专用“明府”称县令。这个词组基本正确,给1分。“孰与”表比较,能翻译出表比较的意思,得2分。)
(2)译文:你学问多,所以先前我想让你到中原地区的许都(许昌)去一趟,跟朝廷上的人士交往,来驳斥那些(对我们江东人存有偏见的)狂妄的中原人。
(评分意见:“博学洽闻”,指学问多。“洽”,广博,周遍。1分。“故前欲令卿一诣许”,2分。“交见朝士”,1分。“以折中国妄语儿”,1分。以句子为单位,基本正确、基本通顺,即得分。)
12.(8分,每问4分)
② 答:范仲淹的《渔家敖》刻画了塞外凄凉穷愁的景象与戍边将士的思归之心,跟在思想上一心想与民同乐的醉翁欧阳修比起来,范仲淹的思考的确要深沉忧郁得多。所以无怪乎欧阳修要说范仲淹是个“穷塞主”。 (穷的意思是不通不顺,处境艰难。)(酌情给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 答:为报国家,将士们身处艰苦的边塞。面对浊酒,想念万里之外的家园。因为“燕然未勒”,所以无计归家。严霜满地,羌管哀怨,将军白发,战士流泪。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关心,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酌情给分,言之成理即可)
13.(5分,两题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了的,只评阅前一题)
(1)中国古代的送别诗寄托了诗人跟被送别者很深厚的感情。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描写自己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句子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勃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时表达自己对杜少府始终不忘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为了使辛渐和洛阳的亲友们放心,用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比喻,委婉地向他们表明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依然保持着高洁品质的心迹。
(评分意见:李白、王勃各2分,王昌龄1分,这个空只要写出“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可。有错该句不得分)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集中描写乡村景致的4句诗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跟王维《山居秋暝》中写山村景色写到了红男绿女的两句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比起来,境界完全不同,一个靠近儒家,一个靠近佛家。
(评分意见:陶渊明的4句诗,每句1分,共4分。王维的两句诗,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五、(22分)
14.(4分,酌情给分)
答:本段采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雨中的荷。(2分)
表现了荷的坚强不屈的品质和团结向上的精神。(2分)
15.(6分,酌情给分)
答:引用古人的诗句,不仅写出了荷的灵动、大气、高雅、韵致,(3分)而且突出了荷的沉练、豁达与情怀。(3分)
16.(6分,酌情给分)
①答:风雨洗刷掉的是荷的外在的东西,而荷向上的精神、不屈的品格和永不低头的信念是永存的。(3分)
②答:点题(照应题目),领起下文。(2分)
引出下文对雨中的荷的具体描写,对荷的精神的尽情展现。(1分)
17.(6分,酌情给分)
答:突出了荷同心协力、抗击风雨的团队精神,(2分)
以及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而深化了主旨。(2分)
和合二仙的精神既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人应该敬重和弘扬的优良传统。(2分)
六、(15分)
18.(4分,酌情给分)
答: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教给学生真善美。
19.(5分)
答:爸爸来电话说消费税调整,车要涨价,请您今天带订单去经销商处提车。
(评分标准:“消费税调整,车要涨价”2分,只说其中一个方面即可;“今天”1分;“带订单”1分;“去经销商处提车”1分)
20.(6分,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体验、生活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让大学生亲临生活一线体验劳动的艰辛,给当代大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愿更多的青少年到生活的第一线去体验,去感悟,去磨练,去奋斗成才!
七、作文(60分)
21.(60分)
作文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评阅。
这次命题作文,文体不论,可以是叙事散文,可以是说理散文,也可以是规范的议论文。评阅时注意从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行文、语言表达等作文要素角度给予评判。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反对真善美赞赏假丑恶的思想性问题,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用低分表示)。但对学生张扬个性的文章,不要轻易判为“赞赏假丑恶”。
关于错别字,阅卷时必须将作文中的错别字用红笔圈出、计数、扣分,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有多少扣多少,上不封顶。宁愿学生在三调时丢分,不愿他们在高考阅卷场上被扣分。但包括错别字扣分在内,作文的平均分仍然控制在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