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聚焦】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D。常见题型是判断修辞手法运用的正误、优劣,运用修辞手法、仿写、扩写或缩写等。高考修辞,重方法的运用,轻术语的识记,单独出题较少,多与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更多的是与语言连贯和句式变换、仿写等结合起来考查。
命题趋向
1、与其他文字表述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未来的修辞试题有可能和连贯得体、扩展压缩、选用等考点同时考查。
2、从试题取材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料的,主要是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比喻论证性的语段也可以作为修辞题的材料,说明性的语段一般不进入修辞性试题。
【真题回放】
1、写对联
例:(07年湖北卷)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微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微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4分)
答: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对联的理解和掌握的好题型。它不仅考查了对联的知识,而且考查了仿写的内容。解答此题要严格按照对联的知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对等。同时还要注意语意相关,试题材料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示例】祥云朵朵 楚韵荆风迎宾客
编钟声声 高山流水觅知音
2、形象表述
例:(07年江苏卷)一位学者指出, “○”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4分)
要求:( 1)切合题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和修辞手法的应用。答题时一要扣住要求中的“切合原意”,这就要求语言中要表现出“○”迫切回归到汉语辞书中的心理。第二要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运用修辞时要抓住“○”本身的特点。如将“○”比喻为眼睛,就很形象生动。再比如。“○”往往要依赖其他数字才有意义,可由此展开联想。说明它迫切希望投入母亲的怀抱。
【示例】(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 “○”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 “○”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3、扩展语句
例:(07年四川卷19题)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6分)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
树叶(感激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比)
阳光(谦逊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
【解析】这是扩写和修辞题,有一定难度。要注意题中“感激地”“谦逊地”这些提示,做到组句贴切而生动。
【示例】树叶:①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②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是我的生命充满活力。
阳光:①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②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
4、图文转换 (http://www.51985211.com)
例:(07年广东卷22题)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
【解析】该题很有新意,借助图标,引发学生想象,然后在表达,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好地体现了 “考试大纲” 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通过阅读题干和图画,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主要的要求:①选取一个标识图形;②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图形是瞬间的定格,在充分理解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紧扣动态特征去推想,这样既丰富了内容,又把图形写活了。③运用两种或以上的常见修辞手法。④不少于40字。
【示例】(1)球如流星直飞,拍似闪电频挥。运动员目光紧盯乒乓球,灵活地挥动球拍,动作潇洒,姿势优美。
(2)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的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一一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
(3)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越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4)轻盈凌波的运动员,如一叶轻舟飞流直过,又如水面一条游鱼灵活而自由,100米的赛程还来不及眨两次眼已到终点。
【满分攻略】
1、熟悉常见修辞格的特点、应用及修辞效果。
2、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同时要和仿句、扩句等各类语言应用的考题结合,注意修辞格应用的广泛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绝不能孤立地学习修辞。
3、正确运用修辞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比如,议论文是为了说理,说明文是为了介绍知识,散文是为了写景抒情等。
4、修辞应用的难点,往往不在形式方面,而在内容方面,因此,学习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内容的揣摩上,平时多积累一些语言素材会大有用处。
5、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差。
【实战演练】
1.微笑匮乏,似乎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表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已经成了许多人社交的准则。有感于此,某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了一项颇有创意的“采集微笑”的活动。他们计划走上街头,主动向陌生人微笑打招呼,一旦路人以微笑回应,他们就拍下这微笑的瞬间。
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开展,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口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拜书画大师的门下,他带着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画成的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瀑布画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请你在原画上画出瀑布的声音,好吗?”
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如何用衬托等手法在原画上画出瀑布的声音?请用简明语言表述。(50字以内)
3.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迹,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作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河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成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改句:
4.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必须化用古今诗文名句,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5.根据下面的介绍,请按照指定的句式要求,给《北京的胡同》创意三段广告词。
最近,某出版社出版了《北京的胡同》一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性很强的通俗的旅游手册。
⑴用设问句:
⑵用对偶句:
⑶用比喻句:
答案示例
1.露出真诚的微笑,留下美丽的瞬间;世界因沟通而和谐,生活因微笑而精彩(从内容和形成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内容要体现“采集微笑”这个活动的目的;对偶2个;上下句连贯合理)
2.在瀑布下的水潭边上画两个相对而站的人,其中一人正双手拢音大声喊,另一人正伸着耳朵仔细听。(或两个相邻的人,一个张嘴大声喊,一个侧耳倾听;或在瀑布顺流而下的石头上,画出溅起的朵朵浪花)
3.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河,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的最祥和的一朵。(可把划线句改为三个含有“见到……你只要无愧地做了……”结构的句子,从而构成排比)
4.①.九曲黄河离愁溢,三峰华岳别恨低。 (化用“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汤显祖《牡丹亭》)
②.但求海内存知己,唯愿天涯若比邻。 (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想明朝,天高海阔,前程似锦机会多。(引用一句名句,再造—个相对的句子,共同表达“友谊”这一主题)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窗离别情。 (化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⑤.莫笑白发三千丈,谁知离愁似个长。(化用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⑴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请读《北京的胡同》一书。⑵到北京看胡同,到胡同看北京。⑶《北京的胡同》——到北京旅游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