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基简章发布进入尾声,只剩清华、北大、哈工大、大工、东北大学等校没发布简章。
8校新强基VS老强基
今年一大变化点,就是中科大、浙大、厦大、同济、西安交大等高校将采用“新强基”模式,也就是去年的“复交南”模式——报名即入围,直接参加校考!其中,备受考生和家长青睐的华东五校都将采用“新强基”模式。
去年只有3所学校的试点强基新模式,那么,今年8所学校采用新强基模式,无疑是一次大规模的铺开,也说明去年复交南采用新强基模式招生效果不错。这也意味着,强基计划从以前的“高考入围”和“破格入围”两种模式,变成了高考、破格、校测三种模式。
新老强基各有什么机会与风险?
对于新强基的机会在于报名即入围校测初试,不用担心能不能参加校测;风险是在高考出分前就已经被锁档,完全没有改变院校的可能。
对于老强基来说,机会在于可以在高考出分后,选择退出强基校测;风险是如果院校定位没有定位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
校测面试比重加大
除了入围模式改变以外,今年各校校测环节也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除了新强基模式以外的高校中,有13所高校校考环节只面试、不笔试!同时,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部分笔面试高校,还新增了笔面试最低分数线,未达到分数线的不予录取。
例:
北航:对笔试和面试成绩分别划定最低合格线。
人大:校考成绩中,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学校将设置校考成绩合格线。
民大:校考考核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山大:校考成绩未达到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重大:学科能力面试未达到校考合格线(60分)者不予录取。
这两个变化充分说明:高校越来越青睐于用自主命题来选拔学生,而不是单纯的比拼高考成绩。各校自主命题的校测越来越重要、面试越来越重要!
报考建议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竞赛党和“偏科生”未来将在强基中更加有优势。
1.入围优势。更多高校采用校考成绩排名划定入围线,这就注定将有一部分竞赛生、单科优秀学生可以顶替高考各科均衡的擦线生。
2.录取优势。有部分高校在综合成绩计算时加入了成绩加权,这也使得数学、物理、理综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分数。
所以,今年可以说是强基向竞赛生抛出橄榄枝的一年。这样的模式也更贴合强基的建立初心——选拔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所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高校向这个方向进行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