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省份有所不同,天津孩子是出了名的“恋家”,就连上大学都想选个离家近的,以至于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地域也就成了考生和家长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大家的观念中,连周边的河南、山西、山东都算远了,就更别提南方的城市了。不过我们发现,在众多南方城市中,有这样一个城市,从天津乘坐飞机只需要一顿饭的工夫就能到达!这座城市就是——武汉。
武汉因为特色美食热干面以及夏季炎热似“火炉”的气候而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在报考的时候却往往因为其地理位置而不受重视。实际上,武汉的高校数量之多、发展潜力之大,可以说是超乎你的想象!
今天,就带领大家走进武汉这个低调的城市,深入了解它所拥有的那些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
说起哪个城市的大学数量最多,当之无愧的自然是首都北京。而拥有83所大学的武汉则仅次于北京,一度超过了上海、南京,高校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1893年张之洞在武汉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自强学堂(武大前身),然后又陆续创办了工业学堂(理工、武科大前身)、农务学堂(华农前身)等。
1907年华中大学成立,此为华师前身。
1913年私立中华大学成立,此为第一所国人创办的私立高校。
”
所以追溯历史,武汉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大学也由此产生;加上在60、70年代,面临北方苏联的压力,很多高校、科研机构往大后方迁移,而被称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拥有绝佳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因此诸多高校迁移到了这里,坐拥丰富的高校资源。
【特别提示:往届有不少考生都是冲着“七校联盟”去的武汉,不过最新消息显示,今年起暂停七所高校联合办学。所以如果是因为“七校联盟”而打算报考武汉高校的考生家长,还是要慎重考虑。】
当然,武汉各高校单独拎出来也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01
实力强劲的两个“领头羊”
武汉大学不必多说,在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省的高校届常年都是稳坐老大的位置,它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武汉的另外一所985高校,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武汉大学强有力的对手,二者也一直被外界进行不断的比较,那么两所学校究竟谁的实力更强呢?
▼
首先从综合排名来看,在五类不同的大学排名中,武汉大学有三类排名都排在了华中科技大学前面。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比两个学校的A类学科数量,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比华中科技大学多4个。
数量上看武汉大学略胜一筹,不过对比二者的优势学科,可以发现:武汉大学的法学、商学在全国都排在前列,更侧重文科;而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医学则更具优势,更侧重理科。
两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侧重点不同,综合实力也是难分伯仲,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即可。
不容小觑的“211”
除了两所遥遥领先的985,武汉其他211大学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包含了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财经类多类型院校。
在这5所211院校中,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三所进入了2019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排行榜前十强。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所211院校共有B类以上学科73个,其中包含16个A类学科。
这些优势学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大的师资队伍、充足的资金支持,再加上院校自身的实力,简直是如虎添翼。
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院校排行榜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华东师范大学,在华中地区可以说是标杆性的存在了。
华中师范大学设有206个硕士点和149个博士点,远超华东师范大学。选择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都是不错的考研方向。
武汉理工大学由原来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而来,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
显而易见武汉理工大学的工科专业和汽车制作以及轮船相关专业都非常强势,还有足以与清华媲美的材料专业也是王牌了。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都进入了世界ESI学科排名的前5‰。
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的保研率为15.71%,考研率为24.52%,作为211院校在考研上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与其他211院校相比,华中农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对于那些想冲211院校的考生来说,华中农业大学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家首先会想到北京,而实际上它是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才是总部。
在报考时大家总会在二者中纠结,其实武汉和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武汉的教学设施更完备、师资更强;而北京是分校,但由于有首都的地域优势,同样的专业在录取分数上会更高。
而且地大(武汉)的总学科数量多于地大(北京),所以地大(武汉)在学科选择上更有优势。
① 地大(武汉)

② 地大(北京)
虽说属于财经类院校,但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时还位于久负盛名的传统法学强校“五院四系”之列,这足以说明它的法学专业同样实力强劲。
与普通法律院校相比,“五院四系”的分数确实不低,不过研究生的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对于向往知名律所的考生来说,五院四系的出身则是入门条件。
优质的“潜力股”院校
上述所说的985、211院校固然拥有超强实力,不过对于广大中等生来说分数也是一大难关。其实在武汉除了上述提到的武汉七校外,也存在着一些非常有潜力的好学校。
对于天津考生来说湖北大学可能并不出名,不过在当地人眼中它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是一所省属的综合性大学,属于综合类偏文,因为前身是湖北师范学院,所以它的师范类专业还是很不错的。
化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除了湖北大学,还有一所双非院校在武汉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那就是武汉科技大学。与湖北大学不同的是,武汉科技大学更偏重理工科。
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所以它的冶金专业实力强劲,学校还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
2019年武汉各高校的排名情况
▼
当然,除了必须重点关注的高校资源之外,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那么武汉这座城市是否适合天津考生学习和生活呢?
其实武汉和天津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不过“火炉”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武汉的夏天非常闷热、冬天湿冷,北方人刚去难免会不适应。所以天津的孩子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衣服一定要备好。
文章开头我们也提到了,虽然武汉在“遥远”的南方,不过从天津到武汉坐飞机只要2小时,一顿饭的工夫就能直达,简直太方便了!
而且在武汉日常出行也是非常便利的,目前已经开通了10条地铁线路,预计“十三五”期间将每年至少建成开通2条线路。
武汉的地铁建设速度很快并且相对覆盖面也比较广,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从学校到机场或者火车站、商业中心都是非常方便的。
在一个城市要生活四年最避免不了的就是日常饮食了,武汉总体上口味比较重,接近四川和湖南,喜欢吃辣。
武汉的小吃非常多,不过多以早点为主,像热干面、生煎包、豆皮等都是著名的小吃。而且湖北江河湖泊众多,水产极为丰富,所以武汉人的餐桌上河鲜是必不可少的。
这与天津的早点文化和爱吃海鲜也有相似之处,想必天津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很好地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了。
虽然一些高科技企业还处于发展时期,不过基于武汉丰富的教育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相信武汉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光明的,适宜学生生活和就业。
所以各位考生和家长不妨考虑一下武汉这座教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宜居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