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211院校专业首页

理学

突出优势

²  理学底蕴深厚:理学专业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60年,1998年组建成立理学院。

²  理学大师领衔:拥有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和外专千人计划获得者等一批大师。

²  学科实力突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一体化学科体系。

²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为我校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最多的学院之一;本科生深造率多年来始终名列学校前茅。

²  教学科研平台雄厚:拥有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院承担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多;SCI论文数量多质量高。

²  国际交流合作领先拥有学校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数量多;学生国际学习交流广泛;外籍教师授课水平高。

 

学院简介

理学院作为学校理科建设的主力军,学校理工学科融合、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是北京交通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力量。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光电子技术研究所、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基础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学院致力于培养厚基础与宽口径相结合、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相结合的创新人才,为学生系统学习数理基础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利用数理思维和扎实数理基础进行多学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就业面广,本科生深造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知名学者

u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叙瑢院士

u  双聘教授:洪涛院士、姚建铨院士、陈志南院士、马志明院士

u  千人计划获得者:胡斌教授

u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永生教授、滕枫教授

u  韩国院士Jin Ho Kwak为我校第一个“外专千人计划”专家

名师

u  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名师:王玉凤教授

荣誉团队

u  国家级物理教学团队

教师职称

u  教授65人(35%),副教授83人(44%)

u  84.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u  博士生导师59名(32%),硕士生导师95名(51%)

u  67.5%的教师有一年以上出国经历

 

学科与科学研究

学院设有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共同建设系统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拥有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统计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数学学科在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于第303名。拥有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稳步提升,检索学术论文数量与质量居全校前列;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各部委各行业、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等。

 

■国际交流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主持有“外专千人计划”和“111引智计划”等多个高端外国文教专家项目。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西部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2+2”、“3+1”、“3+1+1”合作办学协议,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良好平台。


网址:http://sci.bjtu.edu.cn/

 

    思源班

    理学院思源班将在2016级理科试验班类新生中选拔,学生可自由申请参加思源班面试选拔,开学后一周内进行面试选拔,依据高考总成绩、数学成绩和面试成绩选拔30人左右。

理学院思源班学生实施前两年厚基础教育和后两年宽口径专业教育的“2+2”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任意选择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四个专业继续学习,二年级结束前学生有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从第四学期开始实行集体导师制,在选课、学习方法以及今后发展方向予以具体指导。在符合推免要求的前提下,思源班的学生可获得高保研率。在校期间,学生均有机会参加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开阔国际视野。另外学院鼓励并支持思源班学习成绩优秀并有余力的同学在校期间修读我校其他学院相关专业的双学位,并对其攻读第二学位的学费予以全额或者半额支持。

 

招生专业:理科试验班

2016年学院以理科试验班类进行大类招生,其中理科试验班类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理科试验班类学生第一学年按照理学大类培养方案进行通识培养,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分流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简介

该专业依托数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解决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目前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赴国外学习,进行校际联合培养。

☆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

学科方面

u  信息运筹学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u  培养既有数学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

u  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的70%。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u  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方面

u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百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数居全校首列,著作十余部;

u  教师中留学人员比例大,与国际和国内著名高校有着广泛交流;

u  多次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方面

u  第一学年按照理学大类培养方案进行通识培养;从第二学年开始按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特色培养,尤其从第五学期开始可以选修基础数学类、运筹类和应用数学类三个方向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u  通过多种国际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每年选派若干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到国外留学。目前已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建立了“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西部大学(原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皇家玛丽学院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建立了“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u  通过校际间短期学生互访交流,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野。目前已与台湾新竹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数学专业建立了6个月短期交流项目。

深造从业方面

u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深造率连续四年位于我校第一,达99%以上;

u  深造去向选择范围广,可以攻读理工科、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研究生,近五年去向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u  从业口径宽,可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电信、软件开发、国家机关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算法设计、软件开发、网络管理、数据处理等工作。

 

☆学生前景

本专业的学生继续深造的比例一直高居学校前列,同时出国深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就业面较为宽广,近五年的毕业生多以金融和IT行业作为求职方向,占所有就业学生的比例达80%以上,金融单位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IT行业有华为、百度、新浪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生就业去向

年份

就业率

出国深造率

国内深造率

2011

100%

14.5%

33.6%

2012

100%

17.5%

42.1%

2013

97.9%

17.1%

32.0%

2014

98%

19.8%

38.6%

2015

98.2%

15.5%

40.9%

 

      统计学

☆专业简介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又为概率论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主要从事随机现象中数量规律的教学和研究;它与其它数学分支相互渗透,在交通、自动控制、工厂产品的质量控制、农业试验、生物、医学、金融保险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某些生产实践中或应用领域中科研课题的能力。

☆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

学科方面

u  培养既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又有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

u  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1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的95%以上,其中外聘院士一名、北京交通大学讲座教授一名(加拿大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 1 名、全国优秀百篇论文获奖者一名。

u  具有统计一级博士点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方面

u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每年发表高水平(SCIE)学术论文数40多篇;

u  教师中留学人员比例超过85%,与国际和国内著名高校交流合作广泛。

人才培养方面

u  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金融数学等;

u  第一学年按照理学大类培养方案进行通识培养;第二学年开始按照统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特色培养,从第五学期开始可以选修应用统计类和统计计算类两个方向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u  本专业目前已经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学院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初步签署了“2+2”本科生联合培养合作意向。

深造从业方面

u  根据我校本专业设立之前两年多的调研发现:全国统计学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各大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深造率居高不下;

u  深造去向选择范围广,可以攻读理工科、经济管理类等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排名靠前的学生可以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u  统计是处理数据的科学,因此从业口径宽,可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电信、网络公司、国家机关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算法设计、软件开发、网络管理、数据处理等工作。

 

☆学生前景

统计学专业虽然是我校新设立的专业,但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全国范围内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毕业的学生如不愿继续深造,则均可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电信、软件开发、国家机关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年教育部调整专业名称时改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专业依托光学工程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针对我国新兴光电产业中发光、显示、照明、光信息、光电检测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适应光电子产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

学科特色

u  北京市特色专业

u  拥有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授、副教授占9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

u  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教学、科研特色

u  科研实力雄厚:

1.      2009年以来承担纵向项目一百余项,累计科研经费七千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973课题、86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等十余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六十余项;

2.      2009年以来发表SCI论文四百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八十余项,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

u  教学成果突出:

1.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类1等奖1项;

2.      国家级优质资源课2门;

3.      教育部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团队;

4.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北京交通大学工科物理教学基地”。

人才培养特色

u  教学实力强:

1.      拥有一支以院士、千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领军人物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学、科研经验丰富;

2.        拥有国家级物理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以及发光与光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平台;

3.      拥有与大恒公司共建的教学与实习基地1个;

4.      实验室总面积3745.5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2161台套,总价值3061万元。

u  面向需求培养:

1.      培养我国新兴光电产业中发光、显示、照明、光信息、光电检测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2.        个性化培养。本专业知识体系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面向该专业的七个主要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选择一到两个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3.      注重加强数理基础课程,重点掌握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光电子学、光电检测技术、光通信技术、太阳能电池、光电专业实验等专业类课程知识;

4.      重视实践教学。构建了基础、综合设计和创新研究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进入与大恒共建的教学与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

就业方向及优势

u  深造率高

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优秀学生可以按照“2+2”或者“2+3”模式到国外联合培养;

每年有近60%本科毕业生深造,大部分学生进入著名科研院所、高校读研。

u  毕业生受社会欢迎

就业率100%。毕业生能够直接在光学设计、光纤通信、光电子制造和测试、光电探测与传感、激光与应用、照明与显示、新能源等领域就业,在国有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商独资公司从事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企业管理等工作。

 

    ☆学生前景

本专业注重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每年有近60%的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或者在本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研究所、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著名科研院所、高校读研,另有40%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光电信息产业领域,从事信息、光电子、光通信、光机电算一体化和物理学在内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就业去向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集团和铁路部门以及中国铁通、中兴通讯、华为、北京京东方、上海夏新、深圳创维、富士通、深圳富士施乐、北京滨松、武汉光讯等国有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商独资公司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去向

年份

就业率

出国深造率

国内深造率

2011

100%

9%

48%

2012

100%

15%

38%

2013

99%

18%

48%

2014

99%

11%

50%

2015

100%

10.9%

51.5%

 

 

      材料化学

☆专业简介

材料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材料设计、制备、组成、结构、表征、性质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我校材料化学专业融合了交大工科院校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化学是基础,材料是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构建“教学-实验-探索-研究”模式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材料、化学、化工和环保等交叉行业的工作。

 

☆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

学科特色

u  化学和材料的交叉学科,新材料技术是国家中长期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

u  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占全体教师的8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5%;

u  具有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理学博士的学位授予权。

教学科研特色

u  坚持“教学-实验-探索-研究”模式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

u  加强实践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从“教—学”向“研—学”的过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u  与国际、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广泛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大型企业(金隅集团的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和科研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

u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近年来发表SCI和E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70余篇,发明专利50余件;

u  近五年本科生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

人才培养特色

u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教学团队,教学、科研经验十分丰富;

u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以人为本,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优良品质;

u  设立了有机、无机、仪器分析、材料等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验能力;

u  建立了供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实习基地,包括化工、石油、建材等领域;

u  合理的专业基础课设计,培养学生除从事本专业研究外还能胜任与材料化学相关领域的工作;

u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利用各种机会,随时对学生职业规划,兴趣培养及发展等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深造及就业特色

u  每年选派若干本科生到国外进行“2+2”本科生联合培养,为学生在国外进修提供帮助;

u  每年有近60%本科毕业生深造,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等国外高校和研究所进行深造,另外就读于国内高校或研究所,主要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及中科院化学所、国家纳米研究中心等研究所;

u  就业率近100%。材料化学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教育、环保、市政、建筑、消防等企事业单位就职,现有部分学生就职单位主要涉及:北京当升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七星华创电子科技股份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联科伟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华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集团及北京燕山石化集团,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学生前景

Ø  毕业生就业行业:光电信息、化学化工、教育、环保、市政、建筑、消防等;主要就业单位:北京当升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七星华创电子科技股份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联科伟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华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集团及北京燕山石化集团

Ø  深造率一直位于我校前列,保研或考研比例在45%以上,去向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Ø  近几年不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去向美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去向

毕业届

就业率

出国深造率

国内深造率

2011

98%

14%

42%

2012

100%

17%

47%

2013

100%

7%

49%

2014

97%

6%

54%

2015

100%

9%

46%


 

院长谈专业:

理学院本科生专业设置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学生理学基础扎实、科研素质好、水平高。

理学院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课程具有深度,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2、学生社会适应性强,深造率高。

理学院的学生数理化基础厚重、扎实,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可选的范围广,学生毕业后适应面宽。本科生的深造率多年来始终名列学校前茅。

3、学生出国深造机会多,联合培养的质量高。

理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借鉴了国外的办学理念,学院具有学校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米与材料技术”专业;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2+2”“3+1”或“3+1+1”合作办学协议;引进了一批优秀外籍教师授课。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高,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理学院派送到滑铁卢大学进行“2+2”联合培养的柴愚同学在SCIENCE上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董谯远同学获得该校2012年唯一的黑莓奖学金。

 

院长简介:冯其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院长,北京市优秀教师;长期从事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等,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上一篇: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介绍

下一篇: 北京工业大学特色和品牌专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