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序号 | 主管部门 | 学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修业 年限 | 学位授 予门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2 | 教育部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2 | 教育部 | 华东理工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5 | 教育部 | 东南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6 | 教育部 | 合肥工业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73 | 教育部 | 中南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79 | 教育部 | 电子科技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82 | 教育部 | 四川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00 | 吉林省 | 长春理工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08 | 江苏省 | 苏州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17 | 安徽省 | 安徽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20 | 江西省 | 南昌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24 | 湖南省 | 湘潭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29 | 广东省 | 华南师范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31 | 四川省 | 西南石油大学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32 | 四川省 | 成都学院 | 080217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12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南京理工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3 | 教育部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9 | 教育部 | 东北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8 | 教育部 | 河海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4 | 教育部 | 浙江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5 | 教育部 | 华中科技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74 | 教育部 | 中南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76 | 教育部 | 重庆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85 | 教育部 | 西安交通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106 | 上海市 | 上海理工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113 | 江苏省 | 江苏大学 | 080512S | 四年 | 工学 |
该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学术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