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周雯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12355阳光心理辅导团专家
编者按
即将到来的6月,对很多高中和初中毕业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月。高考和中考相继来临,有的同学心情激动充满期待,有的同学内心压抑惶恐不安。在考前的这段日子,同学们该如何调整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大考呢?不妨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案例
最后一次调考成绩公布后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调考成绩公布后,小越(化名)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和以前很多次调考一样,又考砸了。其实,他平时学习很用功,每次小测验成绩也都不错。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遇到重要考试,他就感觉自己思维“短路”,心里紧张得不行,明明会做的题,却总是出错。他觉得,很多次调考已经证明,自己真的不行,高考恐怕也是一样……
而与小越相反的是,小枫(化名)却情绪高昂,自信满满。虽然他平时成绩时好时坏,可他觉得那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做,只是因为粗心丢了分,高考时注意点就行了。他现在完全不想去管学习的事了,就想好好放松,等着高考时“超常发挥一把”。与他结伴疯玩的林子(化名)则属于另一个典型:他成绩一向不好,觉得短时间也没什么提高的希望了,不如破罐子破摔算了……
分析
大考前要警惕几种负面情绪
1、紧张、烦躁、焦虑。高考和中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决定命运的时刻。紧张情绪在所难免,但有些同学却严重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比如有人因调考考砸后而夜夜失眠,进而影响备考,形成恶性循环。
2、破罐子破摔。对高中和初中毕业生而言,长时间的备考让同学们身心疲惫,一些同学到了大考前夕会产生“强弩之末”的无力感,或有类似高原反应的不适感。一些平时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可能就会产生消极怠慢情绪,想要放弃备考。
3、盲目自信。一些同学很会自我“安慰”:平时考试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做,只是粗心,大考时注意点就行了。不可否认,抱这种心态的同学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成绩也不是最差的,但是如果因此而放松备考,就有点令人担忧了。
建议
家长和学生要共同做好几件事
1、确定合理的目标。很多紧张情绪是因为期望值太高,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个超过孩子实际水平的目标,则会让其产生莫名的压力。双方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目标,比如只要求孩子“一定有学上”,而不是“非考一本学校不可”。
2、给彼此独立的空间。为了孩子,家长什么都愿意做。孩子大考,家长比孩子还着急。一些极端的家长甚至为此完全颠覆了自己原来的生活,整天围着孩子转。虽然他们嘴里对孩子说“考不好也没关系”,但他们的行为却告诉孩子“你必须考好”。
3、帮助孩子适当发泄。短短二三十天时间,想让孩子在知识积累上再有很大提高不太现实,但帮他们调整情绪,以良好的心态应考是必要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套休息调节计划,比如下棋、看些轻松的影片、打球等等。要让孩子觉得这些活动是他正常备考中的一环,而不应成为负担。
链接
行为训练帮你增强信心
有些同学意志薄弱,缺少屡败屡战的勇气,遇到挫折就灰心失望,怪命运跟自己作对而精神萎靡;还有些同学认为人生不过如此,理想前途都是无稽之谈,于是便看破红尘消极混日子。这些想法会让即将大考的你“不战而降”。
1、自我精神训话,每天朗读或默诵几遍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同时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如“我很阳光,我很健康,我很诚实,我很开朗,我很自信”,每天或至少每周找到自己的5条优点,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
2、穿着得体,面带微笑,挺胸抬头。
3、主动与人交往,主动与人打招呼,对人热情。
4、加快走路速度。
5、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
6、从现在起,集会、上大课等尽量坐前排,尽量多举手回答问题。
7、面对镜子赞扬自己60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