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专业级差:
一般来说,招生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通常有专业清、分数优先和专业级差三种方式。专业清:指招生院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按照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专业志愿靠前的优先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的专业级差设为无穷大。这种模式重视考生的专业性向,反映考生的专业志愿。相对高分考生如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大。分数优先:指招生院校根据调档考生的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安排,即按投档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护相对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在此模式下,相对高分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小。专业级差:指招生院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即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第一志愿考生,以实考分排队,若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其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仍不能录取,再减去一个级差分参与第三专业志愿排序,如此依次类推。二、专业级差的目的和意义:
专业级差是按投档考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志愿顺序,同时考虑分数和专业志愿的录取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从而减少考生被调剂数量。设置志愿级差强化了志愿功能,增加了志愿的分量,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了一分理智,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对于高分考生是不受影响的;对于分数考得不太理想的考生,也有一个弥补的余地,适当减弱了分数的作用,增加其被录到相对不错的专业的几率。由此可见,通过设置专业级差,可提高专业满足率。而对于高校来说,可满足其招收最好考生的愿望。
三、专业级差录取的主要形式:
高校采用专业级差录取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类是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了专业级差分数,如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另一种是是根据模拟考生专业志愿最大满足率来确定专业级差。举例说明,假设某省报考且达到清华大学在当地调档线上的考生为100人,在专业录取时设定专业级差为2分,此时83位同学的所有专业满足率为83%;当设定专业级差为3分时,此时89位同学的所有专业满足率为89%。那么,学校在安排专业时,则采用3分作为此省的专业级差。采用这种专业级差形式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省市招生计划及考生报考专业的情况不同,各省市之间的专业级差以及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专业级差并不相同。以下列举部分高校《2009年招生章程中》对专业级差的规定:(仅供考生参考,以学校当年招生政策为准)
南京大学:实行按志愿录取。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一志愿不满,方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专业(专业类)之间按分数级差法录取,级差分为5、3、2、0分(江苏省、上海市考生级差分为3、2、1、0分)。 同济大学:专业录取规则是按高考投档成绩加上学校政策加分后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按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各专业志愿间的级差分依次为2、0、0、0、0。 中山大学:对于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分数级差办法。专业分数级差的计算方法为:同一专业的第二、三、四、五、六志愿的级差值分别定为2分、1分、1分、1分、1分,即第二志愿减去2分、第三志愿减去3分、第四志愿减去4分、第五志愿减去5分、第六志愿减去6分与第一志愿考生按成绩排序录取。清华大学:按照考生的实际考分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级差。分数级差的确定以调档线上该考区报考清华大学的所有考生的志愿满足率最大为标准,一般在1—5分之间,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生进档后在安排专业时,专业志愿之间设立专业级差,按照专业级差方式安排专业,级差分不超过3分。如选测科目中物理达到A+等级,则折算成等级级差分3分,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
四川大学: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分数级差的办法,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不超过3分。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它按志愿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北京交通大学:根据考生专业志愿分布设定级差分数,专业志愿级差分数一般在3—5分以内。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扣除相应分数级差,按第二专业志愿排序,依此类推。无法满足专业志愿但服从调剂的考生,则按投档成绩排序后调剂到计划未满额的专业。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北京科技大学: 录取专业时,按投档考生的实际考分和专业志愿顺序,由高到低按“专业级差”方式依次录取,“专业级差”根据生源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2至1分。
四、专业级差的填报原则和技巧:
1、详细研究该校的专业介绍,并进行全面的搜集、客观的分析、冷静的判断,最终确定要填报的几个专业志愿。全面的收集就是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收集专业的信息;客观的分析就是根据收集的信息资料从专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出发进行分析;冷静的判断就是用发展的眼光和辨证的思维去对待,判断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有没有好的发展前景。
2、了解该校这几个专业在本省投放的投放计划数,并参考往年专业录取分数线,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一定要重视第一专业的填报。
3、填报专业时要留够前后志愿间的级差分,填报的几个专业一定要拉开梯度,第二专业报考可选择一个录取分相对不是很高的专业,这样,即使减去级差分,也有被录取的机会。
4、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目前各高校入校后转专业的政策日益宽松,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五类学生均可申请转专业:1)、本科一年级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2)、工科研究试验班(工研班)和本科基础强化班结业成绩优良的学生;3)、志愿分流至紧缺专业学习的学生;4)、确有志趣和专长,转专业后有利于其成才的学生;5)、确有特殊学习困难或身体原因难以在现专业学习的学生。故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避免因专业分数不够而被退档。
案例分析A:
2009年江苏省理科考生李甲,高考成绩391分,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估分数线383分),专业: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省投放计划数很大,且几年来录取分数均较为稳定,帮其预估分数线很有参考价值。参考去年录取情况发现,2008年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录取最低分高出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分别为11、8、8、6分。并且该校工程力学专业多为进校后选拔,在江苏省投放计划只有两个。李甲同学在高出预估线8分的情况下,第一专业志愿的报考显然是失误的。在工程力学专业未被录取的情况下,将其分数减去专业级差(比如3分)参与飞行器设计专业的排序,此时比预估分高出5分,第二专业志愿也未能被录取。再减去专业级差(比如2分)参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排序,此时比预估分高出3分,第三专业志愿也未能被录取。再减去专业级差(比如1分)参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排序,此时比预估分高出2分,第四专业志愿也未能被录取。 李甲同学的失误在于未能重视第一专业的填报,过高估计自己的形势,如将第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填成第一专业志愿,则录取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案例分析B:
2009年河北一理科考生刘乙,高考成绩625分(本一线569),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飞行器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该校公布的近年分数线,2008年、2007年该校录取平均分高当地本一线分别为54分、47分,而刘乙高出本一线56分。而其填报的专业均为该校热门专业,未能拉开梯度,没有留够前后志愿间的级差分。另外,刘乙填报专业顺序混乱:飞行器设计作为该校特色专业,录取分数一般高于其他专业,但刘乙却将其填成第四专业志愿。 未拉开梯度以及专业顺序错误导致刘乙专业志愿填报失误,如刘乙将前四个专业选其中一个作为第一志愿,将第五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第二志愿,则录取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以上就是对专业级差的解读,希望能对考生填报专业有所帮助。同时,还想提醒考生的是选对了专业并不代表以后的路就一片光明,学生还应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