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1

没有了目的,生活便郁闷无光。——乔治·埃略特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强基资讯 > 正文内容

重点来了!2024年强基计划7大变化趋势解读分析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4-04-16

目前,39所985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全部公布,给大家整理了39所院校强基简章汇总。

今年的强基招生简章发生了很多变化,小编来给大家分类解读一下,帮助考生和家长快速了解各高校政策变化,更好地进行强基择校。

01、新增“复交南模式”

“复交南模式”即学校考核在高考后、出分前进行。

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加入“复交南模式”,在高考后、出分前,第一类考生进行初试,形式是笔试,入围后参加复试,第二类考生不参加初试,直接入围复试。

2024年采用“复交南模式”的学校共有10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

此种模式一般对第一类考生进行初试考核,高考后即考,备考时间短,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整体规划,避免到时手忙脚乱。

02、新增招生专业

近几年强基计划高校均有新增交叉学科专业、高校王牌专业,2024年强基计划高校也有新增专业:

复旦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核物理)、化学类(高分子化学专业;哲学类、生物科学类改为按专业类招生。

同济大学海洋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浙江大学理学Ⅱ类招生组,新增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厦门大学海洋科学生态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

武汉大学地球物理学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去年“物理学类”专业改为“物理学”招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增核工程类中的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兰州大学生态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招生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两套培养方案,相当于新增了“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育种科学(含植物育种、动物育种两个方向),与去年不同的是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包含两个方向。

03、新增单科破格入围

2024年强基计划最受关注的一个变化就是新增单科成绩破格入围或满足第一志愿入围,第一类考生能享受到与金银牌考生一样破格入围的待遇。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高考单科成绩取得满分的,可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大连理工大学各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的破格入围条件和要求如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

应用物理学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物理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且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处于分省分专业计划4-6倍(含6倍)之间,在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

应用化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要求化学科目成绩不低于97分且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处于分省分专业计划4-6倍(含6倍)之间,在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数学科目成绩不低于145分。

国防科技大学数学和物理(非高考改革省份为理综)单科成绩均达到该科目总分98%(含)以上且高考成绩排位在学校分省招生计划数的3倍至5倍之间的考生亦可入围。

山东大学高考数学成绩为148分及以上的考生可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入围。

中南大学第一专业志愿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且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45分的考生不受名额限制直接入围。

中山大学报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可破格入围。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4-5倍之间,可申请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吉林大学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考数学成绩达到145分及以上,且达到生源省本科一批录取线,但未达到入围标准的,可予以破格入围。

04、新增加权成绩入围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2024年跟进核心科目加权入围政策,加权科目也变得更加丰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入围成绩=数学、物理(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为数学、理科综合)高考单科成绩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华东师范大学

理科组: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5

文科组: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单科成绩*0.5

南开大学

入围成绩=重要权重科目高考成绩*1.5+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数学+物理

化学:数学+化学

生物科学:数学+生物

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语文

目前,已经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6所高校采用核心科目加权入围政策。

北京理工大学

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

华南理工大学

数学类入围成绩=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3

化学类、生物技术入围成绩=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

大连理工大学

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数学单科成绩*N(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N=0.5;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专业 N=0.2;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专业N=0)

05、新增全国统一划线

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创全国划线,今年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也紧随脚步。

复旦大学依据初试成绩,按专业分别划定全国统一及格线,按不超过分省分专业计划数的3倍划定不低于及格线的初试合格线。

西安交通大学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按照不超过各省(区、市)招生计划5倍的比例,分别确定各省(区、市)初试通过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围)。

这一政策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才,但对于一些高考/竞赛弱省的考生来说有点吃亏。

06、入围比例变化

2024年强基高校的入围比例多数是降低,最高6倍入围,最低3倍入围,入围比例降低加大了第一类考生的录取难度。

上海交通大学:6倍降为4倍

厦门大学:6倍降至3倍

中山大学:6倍降至5倍

华南理工大学:6倍降至5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倍降为4倍

湖南大学:6倍降为4倍

中国海洋大学:4倍增至5倍

07、招生省份变化

2024年强基各高校招生省份有增有减,有些针对不同专业的招生省份也有变动。在各省的招生专业、招生计划信息,考生可以登录各高校强基计划报名网址后进行查看。

中国人民大学新增广西、贵州招生,共在24个省市招生。

东南大学由去年的16省扩至19省,新增福建、贵州、甘肃省招生。

中国海洋大学由去年的13省增加到21省,新增8省份招生:天津、辽宁、黑龙江、浙江、江西、湖北、广西、陕西。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湖南招生,取消福建招生。

中南大学由去年的21省增至23省,新增北京、上海招生。

中央民族大学新增天津、湖北2个省,取消安徽、云南2个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重庆招生,取消辽宁招生。

吉林大学各专业招生省份有增减,物理学增加北京、湖北招生,取消河南、陕西招生;化学增加河南、湖南招生。

除以上变化外,还有些不容忽略的变化需要注意:比如,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体测项目均有减少;华东师范大学新增了笔试;还有些高校面试考核方向有调整,有些高校需要提交材料或打印准考证等等。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