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295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高考选科 > 正文内容

有底气,才能“随大流”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3-12-28

有底气,才能“随大流”

我的升学似乎伴随着“改革”进行:初中是第一批遇上体育中考改革的武汉考生,高中是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湖北考生,虽然不是湖北省高考综合改革第一批的经历者,但湖北是第一批实行“3+1+2”选考模式的省份。虽然大家有了12种选择,但在我的中学,被称作“大理”的“物化生”组合依然以压倒性比例占据优势。作为“随大流”的“大理”生,我的选科之路虽没有太多坎坷,但也少不了一些波折。

真想学,热爱可抵学科缺失

湖北的中考以市为单位,在武汉,我们这一届学生是不考历史、生物和地理的,虽然学校设置了这三门课程,但很多同学并不会非常重视。由于初中生物学习的忽视,进入大学后,我还会经常为课堂上老师说的“这个初中讲过”“这是初二的知识,跳过吧”之类的言论而感到迷茫,更遑论高一接触生物的时候了。那时,刚开始认真对待生物科目,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生物老师又频繁更换,让早就确定想研究人类大脑的我,一度思考过是否选择其他科目。不过,这个想法在听了几节“史地政”课后很快打消。虽然我很喜欢历史,但觉得背书太痛苦;地理在初中没有深入学习过,不知从何下手;政治课则始终提不起兴趣。最终,我还是确定选择“物化生”,不仅因为相对熟悉、比较热爱,也因为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符合一定的道理

之所以说是“大势所趋”,是因为我们学校极其重视“物化生”三门科目。未分班前,“史地政”的排课就比较少,除了一开始就明确想选“史地政”的同学,其他同学都当副课上;考试也只考必选科目和“物化生”,唯一一次九门全考了的选考,还没有直接公布“史地政”三门分数。我因为确定了“物化生”,所以唯一的一次选考机会都没有珍惜,没认真做“史地政”的卷子,也没有去问成绩。现在想来有些后悔,如果认真对待了,虽然不一定会改变结果,但起码会多一种选择、多一点收获。

“3+1+2”的选考模式看似增添了不少选项,但由于大部分中学的师资和教学侧重,选择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在正式分班前已经填过两三次预选科表格,除了“大文”和“大理”,想学“物化政”和“物化地”的同学也不少。但是我们学校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最后正式选科的时候没有设置“物化X”组合,只开设了“物生政”和“物生地”。我虽然在这方面没有烦恼,但一直想选“物化政”的朋友就比较头痛了,分班之后还得捡起之前落下的生物知识。所以,在确定自己的选科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学校的政策,避免功亏一篑。

喜欢很重要,但要看实力

比我年级低的同学咨询我的选科经验时,我的回答从来只有一个:热爱最重要,也要看实力。我很早就确定自己对人脑感兴趣,也查询过有关专业绝大多数要求选考物理,要求选考生物的反而不多。我的物理不怎么优秀,但还是很喜欢,学起来也比较有动力,虽然屡战屡败,至少不会学得很煎熬。有的朋友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喜欢的化学专业的选科要求,不得不选了不甚擅长的物理,导致整个学习过程比较痛苦,最后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即使对大学感兴趣的专业有了明确的规划,也最好不要在高中咬牙选择不擅长的科目,本来高中学习就很辛苦,这么一来苦上加苦,何苦为难自己。

找思维的“渔”,非固化的“鱼”

作为一个当年选了“大理”的生物人,我能明显地感受到高中知识与大学的接续与不同。众所周知,学生物科学的学生数理化生都得学,有高中的学科基础,相对来说会不那么手足无措。至少,英文教材上的专业词汇有一部分能根据高中知识猜出来,实验课操作的器皿在高中课本上见过,对部分同学来说动物学知识在初中接触过。但是,不同也在此凸显出来,碰到陌生的专业词汇得先翻译中文再回想它具体是什么;实验用具只在课本上见过、从未动手操作过;动物学知识必须构建出整体框架,而不再是孤零零的知识点。如此种种,皆说明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有、但有限。现在想来,最重要的是在高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养成学习能力,将学习方法运用到大学专业学习中,形成个人思维、思路的“渔”,而非固化的“鱼”。比如,我高中喜欢探究答案的成因,数学问题不仅会关注解题过程“是什么”,更会重视别人是“如何想到”“从哪个点切入”的解题过程。到大学后,我也将这一思路放在看论文上,不单单将整个研究过程看下来,还会去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个原理还能应用到什么问题上。我不敢说自己的方法有多么优越,但这样的思路确实有帮助到我的学习。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也只经历过一段人生。每个人对选科的感受都不尽相同,我也只能尽绵薄之力传递我的故事、总结我的经验、给出我的建议,每个名词前都打上了“我”的标签,足可见这有多么主观。只是一样,希望同学们在落子后能无悔,在长路上能奔跑,在荆棘中能微笑,在未来里能闪耀。

来源:招生考试作者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