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23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院校动态 > 正文内容

985高校,出省!又去广东!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3-10-11

#广东再添985大学#!此话题一出,迅速飙升至微博热搜榜第2位,7个多小时热度不减,吸引2.1亿人阅读,6.6万人参与互动。

细看新闻详情,原来是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园内,吉林大学珠海研究院建起新校门。

今年4月,经该校会议研究决定,撤销了成立于2006年的“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相关研究生招生职能划入成立于2022年8月的吉林大学珠海研究院。

珠海研究院为校内二级机构,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园区日常管理的功能。此番建校门、修围墙,或意味着将为研究院单独划分一个专属区域。这个消息对于想在广东读研学生们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而在诸多网友讨论中,除了表达喜悦之情,更多的还是羡慕。

“河南、你看到了吗?”

“河北,你倒是说句话啊!”

“江西,别逼我求你!”

话虽不多,但对本省也落户一所985的渴望流露在字里行间。

毕竟在全国1700多所本科高校中,数量仅占3%的985高校,真的太抢手了!

“高教弱省”期盼一所985

自上世纪末教育部先后启动“211工程”“985工程”以来,985、211就成为高水平大学的代名词。

这些大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考学目标。不过它们在各省分布却并不均衡。

根据统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中,13个省份没有属于自己的985高校

尤其像河南、河北、广西、江西这些高考大省,211高校数量也相对匮乏。

以河南为例,该省高考生人数已连续5年突破百万,虽然高校数量与招生数量一直在增多,但也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

河北虽然坐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985高校)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11高校),但属于本省的985和211高校数量都是0。

人口多、生源多、教育资源欠缺、学生高考压力大,让这些地区的考生一直期盼本省能多一些好大学。

稍早时候,源于网友玩笑,一夜间建起的“山河大学”爆火背后,正是山河四省343万考生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期盼。

985异地落户,“不解渴”

缺985的省份,希望能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顶尖高校。一些985高校也想走出本省,开辟一番天地。

尤其是部分地处中西部、东北地区的高校,由于受到区位因素限制,学校在招生、吸引优秀教师、获取办学资源等方面,都难以和发达地区的高校竞争,所以一度积极寻求前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建校区、办分校。

不过随着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要求,严控高校异地办学,高校跨省办学被按下“暂停键”。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985、211高校跨省异地落户,更多是以高校跟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异地研究院、研究中心的形式实现,旨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而且从这些异地办学机构的名称就能看出,东部沿海城市仍是优质教育资源流入的最大获益者,深圳、苏州更是正在集齐全部98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一些人们传统认知中的“高教弱省”,也开始下大力气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据今年3月媒体报道,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原科技城2023年将重点引入5~11所高校研究院所和省科学院研究院所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14所国内外一流高校已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明确将设立郑州研究院。

截至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已于9月18日正式揭牌,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一期则已经投入使用。

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开展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郑州)项目,共招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5人。河南学子在家门口读985的梦想已成现实!

不过由于这些落户郑州的985高校并非进行本科生培养,所以还是有些网友表示“不解渴”

举全省之力办好大学

当网友都在期盼家乡能多添几所顶尖高校的时候,各地也在努力做强本省高等教育资源!

尤其是自2017年,“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后,各地高校加快自身建设,希望能在新一轮的高校“大洗牌”中占据优势身位。

特别是一些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更是通过给政策、给资源,倾尽全省之力打造本省的“旗舰高校”。

·河南:打造高等教育“双航母”

2021年9月9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大学调研,在座谈会上,他明确提出,“将大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努力在中原大地起高峰”。这既是河南省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双航母”战略,也是河南省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部署。

据悉,“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投入75亿元支持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2022年初公布的2022年河南教育工作30项重点工作中也明确提到,推动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提质进位,在内涵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山西:100亿打造中西部教育新高地

山西是中部六省中本科院校数量最少的省份,在首轮“双一流”高校中只有太原理工大学一所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高校总量和质量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该省下大力气在补短板。

2017年,山西提出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山西高等教育振兴崛起。“双一流”建设首年,“1331工程”就累计投入3亿元建设资金,这是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最大投入和支持。

在今年初召开的2023年山西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该省再宣布计划用3年时间,安排10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通过实施六大工程20项行动,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力争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新高地;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高标准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打造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学科梯队

·江西: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

与山西一样,在首轮“双一流”高校中,江西也只有南昌大学一所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打破“高等教育洼地”困局,江西下定决心重金加码高校“双一流”建设。

2022年7月召开的江西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厅提出“十四五”期间省财政将安排不少于60亿元支持江西省“双一流”建设。

南昌大学一直是江西高等教育的领军者。为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江西省“十四五”期间“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江西省财政统筹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充足的经费支持也为南昌大学提升办学实力按下了加速键。近年来学校将建设一流专业作为建设一流本科的突破口,自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以来,共获批5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30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7位。

·广西:大手笔支持广西大学快速发展

广西大学也是举全区之力建设下获得快速发展的代表。

2018年,为支持广西大学建设“双一流”,广西大学被调整为自治区本级一级预算单位。2020年,广西拨款13.365亿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其中安排1.3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广西大学“部省合建”和“双一流”建设。近三年来,广西大学每年预算投入都超过30亿元,在地方高校中排名靠前

在大手笔财政支持下,广西大学的实力提升很快。今年8月发布的“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广西大学首次跻身全球400强,同时跃升进入国内高校(51-68)名段,取得显著进步。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能“等靠要”!这些“高教弱省”正在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通过“扶强补弱”,努力办出属于自己的好大学,最终实现本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