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首页>志愿传奇>院校大全
院校大全

太原市公办本科省市重点
医药类山西省官方网址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351-3985076
院校简介

学校概况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法医学本科专业院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第三批和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经过一百年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文结合、医理结合、医工结合、医管结合,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拥有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医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训、“献身、务实、团结、进取”校风和“求实精进、坚韧弘毅”的山医精神。

学校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99亿元。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汾阳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口腔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儿科医学系、外语系、精神卫生学系、体育教学部(运动康复系)、计算机教学部、临床技能教学模拟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第七临床医学院、第八临床医学院、第九临床医学院、第十临床医学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第十五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晋祠学院32个教学机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汾阳医院、临汾医院、运城医院、太原中心医院、忻州医院、吕梁医院、晋中医院、精神卫生医院、肺科医院1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0个教学医院,118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17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专家1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4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思想政治辅导员2名。各类省级优秀人才189名,省级团队23个,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48名。聘有以3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客座教授。一批教师荣获全国或全省模范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一批教师在全国和全省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及各类科技奖励中获奖。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理学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31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特种医学;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

学校现有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精神医学、基础医学、眼视光医学、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制药、卫生检验与检疫、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方向)、公共事业管理等31个本科专业。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22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407人,硕士研究生4186人,博士研究生366人,国际学生261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等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12万余名。

学校科研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科技总经费达1.4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4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学科管理业务骨干海外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推荐优秀本科生直博”“硕士研究生1+1+1联合培养”本科生学分互换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学校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艰辛拼搏,取得了辉煌成就。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山西“1331”工程实施、健康中国和健康山西建设、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等发展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步伐,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0年4月26日更新)

特色项目

【国家特色专业】国际本科互认课程(ISEC)

是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与该校共同开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制四年,小班精英教育;采用国际通行教学标准、英文原版教材(辅以中文材料);开设专业: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等。

优势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法医学

药学

护理学

【全国顶尖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

硕/博士学科
博士

生物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护理学

基础医学

特种医学

硕士

生物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药学

中药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

特种医学

博士后

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学费奖金

奖学金设置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宗旨,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健全与完善资助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帮困与育人相结合,积极探索具有山西医科大学特色的资助育人管理模式,现已建立起“奖、助、贷、补、勤”为基础的帮困助学体系。在资助项目上,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以及社会资助、绿色通道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2018年,我校共有3.7万人次受到各类资助与奖励,资助总金额达5600余万元,人均资助额度约为1500元。

资助业务介绍

1.国家奖学金

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3.优秀学生奖学金

奖励在上一学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排在年级前35%的在校本科生,分为三等,一等每生每学期1000元,二等每生每学期650元,三等每生每学期375元。

4.邵象伊奖学金

由原山西医学院院长邵象伊和夫人盛钟祥设立,奖励在上一学年度素质综合测评成绩排在年级前10%的品学兼优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5.沙洛奖学金

由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和医学教育专家沙洛教授设立,奖励成绩优异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2000元。

6.关心集体、热爱学校奖学金

奖励关心集体、表现突出、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7.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奖学金

奖励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并表现突出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8.实践创新奖学金

奖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并表现突出的在校生,每生每年1000元。

9.学习竞赛优秀奖学金

奖励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并获得表彰的在校生,每生每年1000元。

10.文艺活动优秀奖学金

奖励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11.体育活动奖学金

奖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国家标准,为促进学校群众性和竞技性体育活动开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12.见义勇为奖学金

奖励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或灾害事故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学生个人或集体,奖励金额500元。

13.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优秀奖学金

奖励在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14.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进步奖学金

奖励成绩进步显著的新疆籍享受少数民族录取照顾政策的少数民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

15.国家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在校生,资助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每生每年4000元,二等每生每年3000元,三等每生每年2000元。

16.应善良助学金

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在我校设立“应善良助学金”,每年无偿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30名。获助学生每生资助14000元,在四年内分8个学期发放。

17.陈家震、蒋慧权助学金

曾经在我校工作过的陈家震教授及其夫人蒋慧权教授在本科生中设立“陈家震、蒋慧权助学金”。每年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10名,受助学生每生2000元。

18.程建华助学金

我校校友程建华先生在本科生中设立“程建华助学金”,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自强自立的优秀学生。每年受助人数根据当年捐赠意愿确定,资助金额每生5000元。

19.深圳校友会助学金

我校深圳校友会设立“深圳校友会助学金”,资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完成学业。每年资助20名,受助学生每生3000元。

20.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

学校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学业奖学金、实践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21. 国家助学贷款

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本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学生负担。目前我省高校开展的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2.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减免学费。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23.直招士官国家资助

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在校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对其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24.退役士兵学费资助

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学费资助,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25.临时和特殊困难补助

针对在校期间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给予的一次性补助,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补助额度为500~4000元,每生每年不高于4000元

26.勤工助学

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7.绿色通道

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予以补助。

28.考研援助活动

为即将参加考研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进行实物帮扶资助。

29.就业援助活动

为没有参加考研选择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进行实物帮扶资助。

30.送温暖活动

每年寒假学校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寒假来临期间温暖过冬、顺利回家。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宗旨,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健全与完善资助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帮困与育人相结合,积极探索具有山西医科大学特色的资助育人管理模式,现已建立起“奖、助、贷、补、勤”为基础的帮困助学体系。在资助项目上,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以及社会资助、绿色通道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2018年,我校共有3.7万人次受到各类资助与奖励,资助总金额达5600余万元,人均资助额度约为1500元。

资助业务介绍

1.国家奖学金

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3.优秀学生奖学金

奖励在上一学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排在年级前35%的在校本科生,分为三等,一等每生每学期1000元,二等每生每学期650元,三等每生每学期375元。

4.邵象伊奖学金

由原山西医学院院长邵象伊和夫人盛钟祥设立,奖励在上一学年度素质综合测评成绩排在年级前10%的品学兼优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5.沙洛奖学金

由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和医学教育专家沙洛教授设立,奖励成绩优异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科在校生,每生每年2000元。

6.关心集体、热爱学校奖学金

奖励关心集体、表现突出、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7.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奖学金

奖励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并表现突出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8.实践创新奖学金

奖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并表现突出的在校生,每生每年1000元。

9.学习竞赛优秀奖学金

奖励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并获得表彰的在校生,每生每年1000元。

10.文艺活动优秀奖学金

奖励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11.体育活动奖学金

奖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国家标准,为促进学校群众性和竞技性体育活动开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12.见义勇为奖学金

奖励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或灾害事故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学生个人或集体,奖励金额500元。

13.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优秀奖学金

奖励在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在校生,每生每年500元。

14.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进步奖学金

奖励成绩进步显著的新疆籍享受少数民族录取照顾政策的少数民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

15.国家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在校生,资助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每生每年4000元,二等每生每年3000元,三等每生每年2000元。

16.应善良助学金

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在我校设立“应善良助学金”,每年无偿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30名。获助学生每生资助14000元,在四年内分8个学期发放。

17.陈家震、蒋慧权助学金

曾经在我校工作过的陈家震教授及其夫人蒋慧权教授在本科生中设立“陈家震、蒋慧权助学金”。每年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10名,受助学生每生2000元。

18.程建华助学金

我校校友程建华先生在本科生中设立“程建华助学金”,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自强自立的优秀学生。每年受助人数根据当年捐赠意愿确定,资助金额每生5000元。

19.深圳校友会助学金

我校深圳校友会设立“深圳校友会助学金”,资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完成学业。每年资助20名,受助学生每生3000元。

20.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

学校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学业奖学金、实践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21. 国家助学贷款

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本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学生负担。目前我省高校开展的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2.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减免学费。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23.直招士官国家资助

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在校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对其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24.退役士兵学费资助

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学费资助,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25.临时和特殊困难补助

针对在校期间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给予的一次性补助,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补助额度为500~4000元,每生每年不高于4000元

26.勤工助学

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7.绿色通道

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予以补助。

28.考研援助活动

为即将参加考研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进行实物帮扶资助。

29.就业援助活动

为没有参加考研选择就业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进行实物帮扶资助。

30.送温暖活动

每年寒假学校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寒假来临期间温暖过冬、顺利回家。

校园生活

学生宿舍

山西医科大学有中都校区和迎泽校区两个校区。中都校区承担学生基础阶段学习任务,公寓面积93855.8平方米,总房间数2294间。本科生住宿为6人间,公寓费1000元/人/年。

迎泽校区承担学生实践教学任务,公寓建筑面积51922平方米,总房间数1300间。本科生住宿为8人间,公寓费600元/人/年。

学生 卧具费严格按照山西省教育厅政府采购标准收费:约700元/人。

食堂

中都校区现有两个食堂:第一食堂:共三层,2013年8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不含地下室)10783.32㎡,座位数3118位;大学生服务中心:共三层,2018年3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732.54㎡,座位数600个。

平均伙食标准:约20元/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