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41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院校资讯 > 正文内容

首批!全国仅10家!西南地区仅有1所入选!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2-12-08

1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国科函区〔2022〕323号),全国十所高校作为建设单位入选。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试点建设名单,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单位。

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是国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

2021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发区〔2021〕375号),在2021年度绩效评价为“优秀”的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遴选10家开展创建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工作。

西南交通大学入选项目特色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评估中位列A+。

按照科技部、教育部关于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相关工作要求,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将依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等优势学科,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共商共建;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以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要任务,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能力;以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围绕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加快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搭建和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聚集,探索“未来技术学科+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中试研发平台+‘专精特新’企业孵化服务+未来产业培育+反哺高校学科建设”的未来产业科技园发展模式,高水平打造“未来轨道交通”学科建设推进器、技术策源地、人才培育高地,高标准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未来轨道交通”技术孵化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建设。

其他高校建设的项目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大学学科特色联系如何?小编为大家汇整了其他高校科技园的建设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联合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沙河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建。“空天科技”成为关键词,这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学是空天科技的科学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能源动力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对航空航天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空航天的发展。多门科学技术在空天科技的发展中不断交叉融合,持续促进颠覆性重大科研成果产生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北京理工大学——国防与信息安全未来产业科技园

以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依托主干学科、尖端人才和国家级平台优势,协同地方政府,联合领军企业,统筹未来精工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资源,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和高精尖特需缺领域,建设国防与信息安全未来产业科技园。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

依托上海交大未来技术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等校企共建的交叉创新平台整合支撑学科基础前沿研究资源,校企协同布局应用研究重点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上海交大在机器人方向科研实力国内领先的优势,与交大元知机器人研究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密切联动,为园区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优势学科为牵引,以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基础,依托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 基于“自主智能”技术底座的“智能建造”和“智能交通”两大未来城市建设和运行基础产业应用场景,协同政府和领军企业优势实现上述领域战略性科技力量强化、颠覆性技术突破及未来产业引领,推动杨浦和嘉定两个千亿级“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形成,并反哺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

东南大学——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

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和未来网络等相关学科优势,瞄准“无线通讯与微电子器件”“未来网络与内生安全”等尖端技术,以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培育引进未来网络领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专业化能力,构建未来网络产业应用场景,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未来网络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引领新时期国家大学科技园升级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

以国家一流学科、国家创新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建设基础,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光电材料与芯片、智能制造”三个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以“高校+政府+领军企业”多元协同建设的体制机制,探索产业链与创新链接融合,有组织开展前沿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打造促进未来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孕育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

中山大学——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

依托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优势,集聚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孵化一批细分领域领先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未来产业科技园通过探索“学科+未来产业”的创新模式,深度挖掘未来产业技术需求,开放未来产业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培育孵化全链条合作平台,形成学科、区域经济、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

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动力相关领域优势学科群,联合西安市和行业领军企业,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聚焦航空宇航推进、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空天能源三大方向,建设三类平台和三支队伍,深化三条链路和三项改革,打造四类载体和四类基金,抢占空天动力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

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科技成果,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贯通,引进培育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超前谋划战略性、前瞻性科研方向和重大项目,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新机制,聚焦航天器制造及应用、宇航空间机构、航天新材料及器件、空间信息处理、航天先进动力及装备、空间生命保障技术6个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技术领域,提升我国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能力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