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6年高考341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志愿填报 > 正文内容

2023高考志愿填报前,这6件事一定要搞清楚!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2-06-23

考生和家长将面临最大的难题——志愿填报。小编提醒大家,在最终填志愿前,一定要前了解这6件事情。




报志愿第一步要做什么?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事项”是什么呢?在填报志愿前,这6件事一定要搞清楚!

01
填报志愿第一步:知分、知线、知位


传统高考省份考生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线、知位”。


“知分知线”,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


02
第二步:查清楚学校信息


 1.必须了解校史

到大学的网站去查看资料时,一定要看学校的简介,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历史。


了解学校的曾用名,也可以加深对这个学校的了解。


 2.从院士和硕士博士点看专业


院士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学校的实力,尤其是以自然科学学科(理工农医)为主的学校。


当你搜索到某一所高校有院士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这位院士的研究领域,进而推出这所学校比较侧重的专业。


从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和学位授予的专业上,也可以看出这所学校侧重的优势专业。


3.那些名字颇有特点的学校


还有一种大学,通过名字就能知道它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某某政法大学、某某电力大学、某某铁道大学等都属于这样的学校。通过这些名字,能很容易知道该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那么这样的学校除了最好的专业,其他专业是否值得报考呢?


肯定值得报考,尤其是与大学名字里包含的专业相关的专业,所以,对于这种名字有特点的学校,考生和家长也可以重点关注。



03
第三步:了解专业信息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由于可以选择的专业比较多,选择起来也就比较困难。


因此,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弄清“都有哪些专业?”“每个专业学什么?”“学了这个专业将来能做什么?”等问题至关重要。



1

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1年版)》中,本科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目录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在内的12个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

微信图片_20220623104245.png




2

每个专业学什么?


例如,有考生问“某某大学的会计学在招生计划中怎么没有”。其实,这个会计学可能包含在这个高校的其他专业中,特别是某些高校是按照大类招生。因此,我们要了解每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仅根据名称想当然地选择专业。


比如高校可能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它专业。


假设我们想了解通信工程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专业解读或网上的专业百科对专业做一个了解。


此外,要从自身条件出发,规避专业招生的特殊要求。进行专业的选择时,要提前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或简章中一些专业对身体条件、报考语种和单科成绩要求等等的特殊要求。


如色盲考生不能报考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等专业;色弱考生不能报考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等专业;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等。

3

怎么看待专业实力?


在考生填报志愿过程中,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年年都有人问。有的人说高分选学校,低分选专业。其实这并不绝对。不过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实力对于考生、家长的决定都是有好处的。


在考生选择专业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一个专业实力。


1.了解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1)通过本省招办下发的材料中、登录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或者登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zsgs/zhangcheng/listVerifedZszc--method-index,lb-1.dhtml),查看2022年高校招生章程,了解高校特色专业、优势学科。

(2)可通过学校本科招生网,查看学校的高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办学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情况以及其它情况。


2.与专业的“适配度”是重要因素

在选择专业时,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濮晓龙教授认为,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也要考虑该专业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就业前景以及往年招生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就业前景的“冷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学生本人与某个专业的“适配度”也是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再次强调要“综合考虑”。


在市场经济下,专业决定就业,重视专业选择,首先是就业的要求,或者说是个人成才与发展的要求,看待专业的前景要紧扣发展需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会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实际,向社会发布多个新职业信息,可将新职业和专业相结合来看专业前景。


不过,家长和考生请注意,即使是暂时录取到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也没关系。首先考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爱上它,其次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也越来越便捷,最后考生还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不管怎样,都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04
第四步:专业、学校和地域,科学取舍


1

专业优先原则


此原则最适合以下两类考生。


第一类: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欢数学、或物理、或外语……等等。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排列组合。


如:专业——学校——地域——职业,再根据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进行优选,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


第二类: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


如果考生的分数只是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也就是说,当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了。

2

学校优先原则


第一类:成绩优秀的考生


如果成绩优秀,能上名牌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可考虑遵循学校优先原则。


因为,本科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倍加重视。


第二类:成绩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这样的考生,什么学科成绩都不突出,没有最强的,也没有最差的。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可以考虑把学校放在首位。

3

地域优先原则


如果在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没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优先吧。


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


05
第五步:参考往年分数线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文章《填报志愿求人不如求己》,对高考志愿填报给出了专业建议,作者在文中提到,高考志愿填报虽为一项技术活,但其门槛并非高不可攀,把准关键最重要。



微信图片_20220623104255.jpg


要充分利用好公开信息,如一分一段表、高校历年录取情况、高校当年录取指标等公开信息,都是重要的参考工具。

微信图片_20220623104258.png

06
第六步:注意这9个常见误区
微信图片_20220623104301.jpg微信图片_20220623104304.jpg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