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高考倒计时36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一一太宰治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农学类 > 正文内容

天坑?毕业等于没出路??农学类专业真如你想的那样吗?

作者:新考网  时间: 2022-03-17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学农学就是灰头土脸的在地里干农活。甚至有好些人觉得,就读这样的专业毕业了就等于失业。


甚至在历年热门专业排名中,都难以见到农林专业的踪影。这就更近一步的坐实了“农学专业”没出路的印象。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当前,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不大,毕业生难以找到与其专业契合相匹配的工作,导致相关专业学生的获得感较低,同时,家长与社会对农林高校的认可度也相对较差。


严建兵分析,农林专业确实难吸引优秀学生,“优势学科”难以转化为“优势招生专业”,“农林学科是基础学科,在与新兴产业竞争中,农业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对优秀学生不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


新农科建设正试图扭转这个现象。


“必须承认,农林教育有深层次的问题和困境。还想着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自掘坟墓。”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要让农林专业成为显学、热学,让人争先恐后地想学。


微信图片_20220317105712.jpg


从新农科建设初现端倪到正式启动的两年间,许多农林高校开始着手“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林万龙认为,新农科建设首先要在农林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拓展和融合。


中国农业大学对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中期修订,新课程体系将充分融入新农科理念。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农业领域)专业获批建设。此外,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家非农领域的“双一流”高校纷纷成立农学院或农业研究院。


陈玉林表示,要在涉农专业设置上找突破,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与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一样,“融合”也是新农科的关键词。



“新农科必须面向新需求,除了加强通识基础教育之外,还要做好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譬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林领域中的应用、未来智慧农业新业态等前沿内容,需融入现有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来。”浙江农林大学“求真实验班”负责人孙伟圣坦言,“目前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非常紧缺,新农科建设必须师资先行。”


林万龙表示,新农科建设必须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既要打牢基础理论,掌握农林学科核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同时传授给他们生态文明观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心系“三农”,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契合度。


推荐的农业类专业


1

//  植物生产类:


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烟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生物学。这些属于农学中的植物生产类专业。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

//  动物生产类:


动物生产类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发展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专业学科。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3

//  水产类:


水产类专业是从动物科学领域分出来的一类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

//  动物医学类:


动物医学专业重点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环境与动物保护、动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生产和公共卫生防疫等。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肉品卫生检验、饲料工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伴侣动物医疗保健、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等方面的工作。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