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襄盛举,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旨在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具体做法是什么呢?其中一项与考生息息相关的就是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以下简称“四新”)建设。如果说我们报考志愿时需要一个特别明确的方向,那么建议多关注这“四新”学科,我们这次就来全面解读这“四新”新在哪里?
“新工科”
它既包括新的专业,又包括新的要求,新的专业是指区别于传统的专业名称和专业设置,新的要求是指工科专业的方法和技术都需要更新改造,要符合新理念、新内容、新标准,我们可以简单来看一下目前新工科的项目群:
有个基础的了解后,我们再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超过500万,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缺口将达到950万,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将达到909万,目前的趋势看,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已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建造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生物制药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智能体育工程专业、海洋机器人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
另外,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也将成为就业市场的翘楚,所以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下工程伦理、工程心理学等新兴专业。
“新农科”
是指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加快布局涉农新专业。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有哪些?基本上是“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与装备”等,再高级点儿就是“现代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再看看“新农科”专业的名称:“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智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服务新产业和新业态,这其实也是“四新”共同的特点。
在新农科建设方面,重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并且要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涉农专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01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组织实施大类培养改革,紧抓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并提出建设一流课堂。中国农业大学同时探索将新农科理念融入农科专业认证标准,与荷兰、美国、巴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新加坡等国的高校探索农科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和互认机制。
02西北农林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扎根西部服务旱区,积极推动按县域、乡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着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链、农业产业链、科技推广链的精准对接。在专业布局上,将增设食品营养与健康、智能农业工程等专业,校区联合开办城乡社区管理、农业大数据应用等辅修专业,为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先行先试。
03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聚焦学科交叉,正在推进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学科与林业工程、林学专业的学科交叉。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帽儿山实验林场的优势与功能,深化与全国农林院校合作,建设帽儿山共享实习基地,共享林场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为全国农林专业的野生野外实习和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04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在产学研协同方面,积极探索专业与行业、产业、企业的协同模式,已经形成了科研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等人才培养方式。东北农业大学及河北农业大学则以双创教育为抓手,探索新农科学科专业建设和双创教育培养新模式。
发展“新农科”专业,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十年间,“新农科”专业一定会在中华这片沃土上绽放!
“新医科”
原有的医学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医疗需求,如果说以前的医科针对治疗,那么现在的医科更针对预防,并且注重健康过程的全覆盖,重点发展精准医学、智能医学和转化医学等领域。
新医科部分专业介绍
脑科学类
脑科学,狭义讲就是神经科学,广义讲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脑科学研究,美国政府受人类基因组计划影响,启动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脑计划,欧洲脑计划紧随美国之后启动,日本也紧接着宣布启动脑计划。“中国脑计划”也已上线。脑科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飞速进展令人欣喜,但对众多的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不懈攀登。
生物制药类
生物制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及生物医药所涉及的保健品、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均属于工科,生物制药和生物工程均属于生物工程类,制药工程属于化工与制药类。
基因工程类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新医科建设方面,主要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提出了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开设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批准了74家高校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74家高校附属医院名单如下: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浙江大学有3所附属医院入选,是高校中入选数量最多的高校。另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七所高校各有两所附属医院入选。
全国综合指数较高的医院多为高校附属医院,随着高校与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增强,我国医学整体实力将有长远进步。
另外,多所高校同时推进新医科建设,代表高校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8年发布的招生简章,首次允许文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4+4”硕博班项目。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2018年成立医学部,与天津医科大学探索开展联合培养模式,开设全国首个智能方向医学类本科专业,并于当年招收首批本科生;同时筹备设立多个医学门类新学科和新专业,多角度构建人才培养“高地”。
3、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与沈阳军区总医院签署了共建协议,正式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探索医工结合培养“新医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据悉,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目前仅招收研究生及博士生。
需要注意一点,现在的高等院校并没有官方正式宣布的“新医科”专业的设定,但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也许在未来会实现转化,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入选了双一流的医学学科,当有机会转化时及时把握住机会。这两年的疫情我们都看得到,它带给我们多大的伤害,行业就有多大的缺口,如果条件允许也是兴趣所在,相信报考医学专业也会是理想的选择。
“新文科”
“新文科”是针对传统文科而言,把新技术融入了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旨在形成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
“新文科”是大而化之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摒弃了过去的文科专业,而是让这些专业更具实战性,不仅注重理论研究,更能将所学应用于专业领域,如果说一定要挑出几个专业的话,那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到的新兴学科可供我们参考:
有史以来,文科专业一直都是大部分考生所热衷的专业,传统的文科专业不足以满足社会变化的需求,所以,谁能够求新求变,谁就抓住了时代的风口。
新文科是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专业如下: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劳动关系等下属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有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等相关专业。
师范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相关专业。
小语种: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
新文科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具体如下:
1、战略性。这是新文科的价值所在。新文科建设要服务国家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能力;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与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有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创新性。这是新文科的属性特征。新文科建设要通过新的学科增长点,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寻求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突破,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3、融合性。这是新文科的学科特征。新文科建设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或拓展,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
4、发展性。这是新文科的动态特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许多新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层出不穷,且问题解决并无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日臻完善。
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神话传说中,四大天王总是一起出现,就是因为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四新”学科也是一样,需要相互的渗透和配合,这也是推进“四新”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例子也许不恰当,但道理是相通的,那些交叉融合的专业我们也需要重点关注,简单列举几个:
新工科+新文科:新媒体、设计艺术哲学、能源与气候经济等;
新文科+新农科:农业经济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建设等;
当然,交叉融合的专业不止这一点点,希望真有需要的考生们认真去了解,只有你亲身去了解,才能更好地选择,我们作为老师,给的永远是建议,决定权永远在自己,希望每个考生都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把握成功的机会,愿天下考生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