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七子
原国防科工委(现工信部)所属的七所高校,包括(按工信部官网排序):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航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
北京理工大学(兵器)、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兵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空 ,航天,航海,核能,兵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航空,民航)、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位于黑龙江哈尔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九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入选国家首批“111计划”、“20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计划”,为中管副部级建制,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溯源于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初衷为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而后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等多个阶段,学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截止2014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哈尔滨本部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三个校区,在校学生51423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各类留学生1059人。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T.I.M.E.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高校,由中国工程院、工信部、教育部、北京市共建,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航空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今天的北航已从早年的工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文理交融、带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并正在向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稳步前进。
截止2013年,学校设有学院路、沙河两个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1人,其中本科生14428人,硕士研究生8700人,博士研究生4015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境)率分别达到22.8%和25.8%,在校国际学生达到1474人 。
3、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前身北京工业学院发源于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止2013年12月31日,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8674人,其中本科生14774人,硕士生7959人,博士生3250人。学校拥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珠海校区和秦皇岛分校;设有19个专业学院和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珠海学院。
2012年,学校首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100强”和“世界大学500强”,在入选的19所中国高校中名列第13位(并列)。
4、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为特色,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设有研究生院。它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7年10月,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60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2月,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今日的西北工业大学蘧然成型。
截至2014年2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6408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34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855人,本科生14424人,留学生781人。
5、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理工科全国重点大学,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唯一高校单位。
学校是国家首批“27所211工程” 、“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之一,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合作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重要成员,是“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牵头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海军、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1970年文革期间,哈军工被肢解,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系、原子系、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称“哈船舶”),1978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设。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在新的发展时期,南航将坚持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以昂扬的姿态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7000多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位留学生74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7、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计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1953年,南京理工大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炮兵系分建而成,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
南京理工大学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的单位,并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工六校
在炮火中诞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分裂为今天的军工六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1966年被迫转业改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69年根据林彪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学院被要求内迁,1970年正式分迁。
1970年分迁之后诞生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1960年按照常规分散原则,主动分建的南京炮兵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6所学校称为“军工六校”,继承和发扬了哈军工精神。一个军工不幸倒下去,六个军工奋勇站起来。不仅如此,哈军工的血脉(部分专业和教师)还流入了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哈军工精神也渗透于这些高校之中。
兵工七子
兵工七子指原国家兵器部下属七所本科高校,分别是:
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原沈阳工业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原西安工业学院),
1、北京理工大学
2、南京理工大学
3、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中国航天核心院校、原国防科工委直属的八所本科院校之一、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直属的七所本科院校之一。中北大学属国家二级保密单位,被誉为中国的“军工泰斗”和“人民兵工第一校”是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艺八大学科门类的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4、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1958年由中科院创办,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现任名誉校长。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现为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春市共建院校。空军国防生高校。
5、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始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数易校名,几度分合,历尽变革。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由浑南主校区、铁岭靶场、科技园等部分组成,主校区建有全国规模第二大的兵器博物馆。沈阳军区国防生高校。
6、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
2010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2年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走向更高水平。
学校曾先后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学校长期隶属于兵器工业部门,是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惟一的兵器工业高等学校,肩负为国防工业培养高级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持的使命。
7、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坐落于直辖市重庆,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原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传统七大院校之一(兵工七子),重庆理工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历经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2009年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截至2013年,学校已形成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医学、文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