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电机与电气传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气信息与控制、轨道牵引电气化等专业方向。学生可在高年级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为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生在学期间可参加电气试点班遴选。试点班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组,执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按本硕博连读要求培养。
☆课程设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应用知识。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学院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
☆学生前景
学生前景 |
保研/直博 |
u 平均保研率16.4%; u 2012届保送校外1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院校; u 可产学联合培养,跨专业保送,2012届跨专业保送7人。 |
考研 |
u 近三年,平均深造率为38%。 | |
出国 |
u 2012届出国14人。 | |
就业 |
u 2012届就业率97.55%; u 主要就业单位:北京京仪椿树整流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地铁、中广核、国电许继集团、北京铁路局等各铁路局、北京市供电局等各省市供电局等。 |
☆专家谈专业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交通电气化、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以及与之相关的电能生产、变换、传输、分配的各个方向,上述方向均已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电气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管理和经贸等工作。我院学生就业目前主要面向三个方向:电力系统、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汽车。
专家简介:姜久春教授,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电动汽车及电池管理领域专家,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设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
☆学生谈专业
我院在电气工程大类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实验设施和先进的培养方案,很多课程不仅通过课堂讲解基础知识,还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用所学知识设计、创造自己感兴趣的电路、机器人、自动控制装置等。同时,各种创新实验、科技竞赛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拓宽视野、增长智慧、积累实力,我能深深感受到自己在思维、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学院的就业十分具有竞争力,就业率多年来在学校都名列前茅。
学生简介:张浩,2012届博士毕业生,2006年保送硕博连读。曾获国际大电网中国国家委员会首届“青年之星”、校“五四”奖章、新誉创新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
报考提示: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色盲、不能准确识别单颜色导线等的学生不宜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