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985且211院校专业首页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两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学院现有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快速原形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实力强劲。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教授4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1名),副教授32名,高级工程师5名。在先进功能材料、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模具技术、电子封装等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材料学院特别强调本科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大视野、重实践”,贯穿于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各个环节。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材料学院是教育部创新型人才培养试验区,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主持单位。

  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水平高、就业面广、综合能力强,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五年来材料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8%以上,免试推荐研究生18%以上,研究生录取率在40%以上。材料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300余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技术系、材料工程与计算机应用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四个专业方向招收本科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研究能力,具有专业所需的编程、分析、实验、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新型能源材料、纳米材料、陶瓷材料、光电材料、金属材料等材料组成、合成工艺、结构与性能之间规律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胜任材料质量控制,性能改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企业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功能材料专业:我校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型专业。该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能创造性地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功能材料及其器件化专门知识,具有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多种功能材料设计、制备、表征、改性、加工成型制造及器件化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在能源转换或储存材料、生物及医用材料、传感材料、敏感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具有材料成形、模具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等宽广的专业知识。毕业生能够从事先进液态凝固成形、精密塑性成形、先进焊接成形、机械制造、材料成形模拟及计算机仿真、材料成形过程控制与自动化、快速成形制造、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材料激光加工等方面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培养电子制造人才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电子制造学科、信息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微电子制造、光电子制造、微加工、新兴电子产业、电子制造设备、电子材料等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试验研究、企业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适应电子制造产业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是全国首批四家开办者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上一篇: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简介

下一篇: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