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
A物理
丁庆红:北京石景山物理研修员,北京市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考备考经历。
命题预测通过分层设问减小试题难度
从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理念与特色分析,试题凸现能力性。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压轴题,情境新颖,视角独到,难度较大,均为原创试题,特别对于高分层的考生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近四年来,全国新课标物理试题的命题特色表现为,注重对物理学史,力和运动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类问题,运动学,图象问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学问题,实验能力,读数、作图、连线、处理数据等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其中,选考题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振动与波,几何光学关于折射率计算,碰撞等知识点的考查频率较高。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走向可能会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考查,适当降低计算题的难度,加大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力度。而图像问题仍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试题突出探究性,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环节。对考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增强,更注重人文性,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命题改变了命题思路,通过分层设问,减小试题的难度。也是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试题内容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高考物理试题突出体现数学方法的工具性,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每天进行2到3个计算题训练
“做到知识成网、方法成套、习题成精、策略成型。”丁庆红老师建议,考生应编织知识网络,了解物理知识的因果关系,形成一套学习方法,跳出题海,解决物理问题就是“由繁化简”,在形象思维的平台上,搞定模型、条件、算法三件事。而且,题不在多,真懂才成。还应控制难度、规范操作,做中等难度题目,按照解题要求规范化书写,包括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另外,会改错才能得高分:在改错本上记录,我哪儿错了;为什么;如何改正;改了没有。考生大部分错误是审题不清,而审题的关键是将文字叙述的内容用草图表示出来,留下可供检查的思维痕迹。
掌握80%原则:第一轮复习时,测试表明你已经掌握了该部分知识、能力要求的80%,就可将精力移入下一章节的复习。剩下的20%二轮复习再说。在后一阶段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加强科学探究类习题的训练,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领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提高审题能力和注意解题规范性,建议在第二轮复习中安排一段时间每天进行2到3个计算题的规范化训练。注意回归教材,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B生物
葛国顺:北大附中生物特级教师,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生物子课题组组长。
命题预测注重基础试题难度明显下降
高考,尤其是新课标高考考什么?就生物(理科综合)而言,考试的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即:“知识+能力”。新课标高考考试性质和命题原则上基本不变,就是在试卷题型结构和难度上也保持了相当的稳定。就生物学科来说,试题难度明显下降,更加注重学科基础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形成;题目灵活性加强,增加选做题,更加突出对生物学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区分度加大;试题总分增加,题量增多、阅读量增大、分值细化;试题知识点、考点的分布和覆盖面更广。因此,从试题难度和考核层次、题型来看,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更加注重“基础”,题目设计更加“灵活”,即“基础+灵活”。非主干知识有增有减,加强了实验性、探究性、灵活考查能力,对选修部分的考查逐渐加重。课外情景,课本答案,试题开放灵活。尤其2009~2012年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知识面广;注重双基,联系实际,平稳过渡。
备考建议从“细微处找焦点”获取信息
第二轮“模块加专题”重点落实结构基础、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光呼关系、“代谢”与稳态及其调节、实验探究等板块。以细胞代谢、稳态调节、遗传和变异为重中之重;兼顾生物与环境,尤其是环境污染、节能减排以及生物圈稳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问题要注意(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正确解答图形、表格、曲线等图文信息题作为突破口,加强、落实数学思维在生物学领域(遗传)的运用;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要注意以实验为背景的综合试题(包括选择题),密切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生产生活、生理病理等实际问题。
查漏缺,落实练,应试能力培养应做到仔细、快速审题,在快速审题的同时“抓住关键字、词、句”,从“细微之处找焦点”获取有效信息,正确迁移相关知识;答题要严密、科学、简短、规范,就是要学会运用“生物学语言、概念”,即专业术语描写答案,这样才简明扼要准确,而不能用大白话认真。做到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正确处理好书本与资料、高考题与模拟题的关系。多阅读、重理解、勤思考,忌死记概念。面对2013年理综高考,建议落实好新课标理念,注意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放弃“偏、难、怪”题,正确处理好书本与资料、高考题与模拟题的关系。
董广海:北大附中化学特级教师,中国化学会会员,担任国家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化学子课题组组长。
C化学
命题预测
化学计算题难度降低
新课标高考既考查知识、能力,还有对方法的考查。近几年的化学命题,最大的特点是注重与生产、生活和实际的联系,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从命题区域来看,选择题追求知识的覆盖面,非选择题考查各类专题的深度,各有侧重。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化学计算题难度明显降低,对定量分析题的考查要求有所上升。而且,试题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工艺流程题体现了化学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备考建议应提升知识嫁接能力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复习,都不能忽略基础知识,不能脱离课本知识。二轮复习中考生应提升自己的知识嫁接能力,合理分配好复习时间,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梳理以及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化学复习中,各类题目都有很多解题方法,学生应熟练掌握后再提升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