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写作素材首页

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

 

【原创评论】“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再次拷问教育底线……

作者 雨花石  
    如果通俗地回答“什么是教育”,你会怎么说?昨日,在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被邀请作报告的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给出的答案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此语一出,引起与会人员热议。(5月25日《楚天都市报》)
   “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看似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似乎和教育挂不上钩,但是这里边所含的哲理,却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清楚楚。按医学常识来说:一个经常睡眠不足的学生,会使心情忧虑焦急、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会导致抑郁症潜在患者……
    中国的应试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圈子,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围绕着小升初考、中考、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转。从小学生开始,书包一年比一年重,回家作业一年比一年多,睡眠一年比一年少。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中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中国的应试教育,把评选特级教师的唯一标准是教学质量,看分数、看升学率。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采取拼命灌输知识,然而在考试时,又把学生当成敌人,出怪题、偏题、冷门题、层出不穷!好比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疲惫不堪,疲于奔命……
    中国的应试教育,把应付考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有快有慢,教师不去研究如何善善欲诱,而是采用手段单一的“好生班”、“差生班”,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的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
    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式的期望值逐年提高,学生每月的测验成绩、中考、高考升学率的百分比、名校入取率高低,都成了教师工资奖金的评比标准。当教师把身价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于高时,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很大、无言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越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就难免会做出自暴自弃等过激的行为。
    据媒体报道:2010年5月13日,湖北咸宁高中一名学生跳楼身亡;2011年2月28日深夜,黑龙江的高三学生祝小约跳楼轻生;2011年5月24日中午,成都树德高二男生跳楼身亡,疑因学习压力过大;2011年5月24日,阜川中学一女生跳楼自杀,医生称其患有抑郁症……

    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素质教育,难免有智育目标狭隘化、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学生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偏重学生学习成绩,轻视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故意杀人案被判决死刑的案例告诉我们;轻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和关注不够的话,只会导致学生的个人主义泛滥成灾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自利的行为,及为了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
    从周恩来当总理时,就已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问题,那么直到今天,多少任总理、多少任教育部长,中国教育改革的话题,还是在年年说,月月讲——纸上谈兵!现今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我们不知道还要等多长时间,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才能见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开始……
    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告诉我们:“教育是什么”,标准的答案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其实说白了,这是对教育底线的一种挑战,再一次唤醒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的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摆放在智力开发的第一首要位置!

 

(新华调查)“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
——武汉名校校长语出惊人警醒谁?

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资料图)

    新华网武汉5月30日电(记者廖君)“有家长问我,从学校层面来讲什么是教育?我通俗地告诉他们,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近日,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关于教育的一番论述,引发各方热议。

    惊人之语折射教育现实

    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异的小学,在武汉市乃至全湖北省享有盛名。该校校长张基广是在武汉一家教育研究院的成立仪式上,应邀作报告时讲上述一番话的。简单的一句话10个字引起各方热议,出乎张基广的意料。他告诉记者,当天自己报告内容是《教育的断想》,听众是来自湖北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

    在谈到“我心目中的教育”时,他用老子的“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来概括,“教育应该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同时应该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他补充说道,“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

回想说这番话的缘由,张基广说,作为一个校长和教育工作者,自己经常追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生?什么是老师?”他说,当时自己想把这句话说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听。“睡好觉”说到底就是要减轻负担,学校、家长要给学生留下自主、自然、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不跳楼”涉及德育,学生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不会出现心理问题,能顶住未来社会的压力和挑战。

    张基广的言论被与会的很多专家认为是折射了真实、严峻的教育现实。“近几年,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饱受各界的批评与指责。”张基广坦言,中国教育的问题,大家都看得到,也确实存在需要改革的地方。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负担太重,压力太大。

    他说,这一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源就是教育方式没有按规律办,因而出现“揠苗助长”“小大人”现象等一系列问题。

    曾经当过湖北某县级市的小学校长、市教研室主任,作为教育人才引进到武汉的张基广,自称是教育理想主义者。在他看来,教育改革不像生病吃药,能够立竿见影。中国教育正走在改革路上,进程十分缓慢,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建设。

    到底何为教育的真谛?

    对于张基广的这番话,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聆听了报告的郧县教育局局长吴忠恒认为,这句看似极端的话,反映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真谛的理解——学生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完满适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睡好觉,是一项大工程。”吴忠恒说,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教他们学会正确面对挫折以及认识生命的价值。他认为,“最基础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忽视、做不好。”

襄阳市一中副校长王勇则提出质疑,“让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全部。教育还要让学生懂知识、懂礼仪,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另一名老师更直截了当地说,这样理解教育有些浅,“教育哪是这么简单的事?”

    “校长说得一针见血,我们家的孩子就睡不好觉。”67岁的黎女士是武汉市退休小学教师,其孙女目前在一所名校读初一,作为曾经的教育工作者,她对孙女面临的教育现状感到痛心,“孩子每天6点起床,晚上7点左右到家,做作业通常要做到11点多,12点能上床睡觉就不错了。按理说,孩子都喜欢放假,可我孙女最怕放假,周末的作业多,比平时上课感觉还累。就拿去年寒假来说吧,孩子只在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休息了三天,其余时间都在做作业。”

    小学的作业量也不比初中轻。搜狐网友多多抱怨道:“我孩子上四年级,每天回家做作业要做到晚上9点多,若写作文要写到10点以后。这种情况下哪能睡好觉?”

    这两天,张基广也留意了社会各界的议论,网上有挺自己的,也有骂自己的,对此,张基广说:“我不能说我的话百分百正确,可能说得不完整,因为教育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但能引起思考就是好的。”

    “当头棒喝”能够警醒谁?

    据悉,日前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1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在学习日近八成睡眠不足,在周末也有超过7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厌学、焦虑、敌对、敏感、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屡见不鲜。

湖北省阳光教育研究院院长方腊全表示,减负、素质培养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这么多年这个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即便是新课改也收效甚微。他说,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学校的教育不是按照要求来做,教育局长、校长、老师,不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和法规文件去做,而是按社会评价去做。

    他说,现代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的氛围比较浓,也影响到教育。家长都希望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最好的教育不是上名校,而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我们教育不是为了升学,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首先成人,然后成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导范先佐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基广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如当头棒喝。

    他说,这些问题看似学校教育的问题。其实却涉及方方面面,既与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学校一味地知识教育有关,也与社会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有关。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仅靠学校教育,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为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学生快乐成长。


荆楚网讯 如果通俗地回答“什么是教育”,你会怎么说?昨日,在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被邀请作报告的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给出的答案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此语一出,引起与会人员热议。

当天,张基广的报告内容是《教育的断想》。在谈到“我心目中的教育”时,他用老子的“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来概括,“教育应该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同时应该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他补充说道,“曾有家长问我,从学校层面来讲什么是教育,我通俗地告诉他们,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

对此说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与会的郧县教育局局长吴忠恒认为,“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反映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真谛的理解——学生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完满适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睡好觉,是一项大工程。”吴忠恒说,“明天不跳楼”更形象地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教他们学会正确面对挫折以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襄阳市一中副校长王勇则提出质疑,“让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全部。教育还要让学生懂知识、懂礼仪,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另一名老师更直截了当地说,这样理解教育有些肤浅,“教育哪是这么简单的事?”“最基础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忽视、做不好。”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院长方腊全表示,不能片面地看“睡好觉”、“不跳楼”,“睡不好觉、心理承受能力差,是现在中小学生面临的两大问题。这两大基础问题不解决,何谈让学生快乐学习?学生身心不健康,即使有创新能力,也可能做不成功事情,甚至可能做坏事。中小学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打好基础。”

 

上一篇: 2011--2012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及优秀作文

下一篇: 2011--2012最有用的高考作文素材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