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平行志愿首页

与传统志愿“志愿优先”相比,平行志愿的核心是成绩优先。[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除了这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外,在操作层面上主要有四点不同:

(一)排序方式

1.传统志愿是按照“志愿优先”来进行录取的,首先对上线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档。即将第一志愿填报同一所院校的考生(文、理)按考分高低排队,其特点是“先横后竖”。由于填报第一志愿处于互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机会只有一次,按第一志愿投档,有的院校“扎堆”,有的院校“缺档”,自然产生冷热不均的“大小年”现象。

2.平行志愿是按照“分数优先”来进行录取的。首先是对全省上线考生按(文、理)的高考成绩高低排队,先安排在队首的甲考生的平行志愿A、B、C、D院校依次投档。甲投档完毕,再按乙考生的A、B、C、D院校依次投档。乙考上投档完毕,再按丙考生的A、B、C、D院校投档。其余考生以此类推,其特点是“先竖后横”。[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

(二)优先方式

1.传统志愿对报考同一院校的考生而言,填在第一志愿的考生,比填在第二志愿的考生优先,而填在第二志愿的考生又比填在第三志愿的考生优先。哪位考生把这所院校的志愿填在前面,哪位考生就有被投档录取的优先权,传统志愿模式中,志愿的顺序决定了优先方式。

2.平行志愿对报考同一所院校的考生而言,并非依照志愿顺序优先,而是按照分数高低优先。考分高的考生就有被投档录取的优先权。只要考生在A、B、C、D志愿中填报这所高校,高分的考生则有优先被检索投档,在任何位置录取的优先权。

(三)投档比例

1.传统志愿录取,招生院校的投档比例一般为招生计划的120%。如一所院校招收100名,最多可投120份考生档案。院校的招生自主权较大,对进档考生专业录取余地较大。

2.平行志愿录取,一般省份规定投档数不高于招生计划的105%,即一所院校招收100名,最多投105份考生档案,因为一档一投,投档比例降低,虽然可以最大地保护考生减少投档又退档的风险,但院校的自主权相对

(四)录取顺序

传统志愿录取:对招生高校来说,如果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再按序接收第二、第三和第四志愿的考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高校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则必须接收下一个志愿顺序的考生;对考生来说,如果成绩不够第一志愿高校投档线、或者达线后被第一志愿高校退档,[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而其选报的二、三、四志愿高校的前一志愿生源不足,还可以被顺序投档,考生也还有可能在其第二、第三、第四志愿上被录取。

“平行志愿”录取:虽然平行志愿可填4所(或6所)高校,但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机会,投档过程是按考B、C、D(或A、B、C、D、E、F、G、H)的志愿次序,分到最先满足条件的一所高校,同一批次考生的档案全部分好后同时投档乙如果被投档(必须注意:“投档”不等于“录取”)到所填平行志愿中的一所高校,如果因不符合录取条件而被退档,就没有机会再投到本批其他所填报的高校,只能等待填报征求志愿。即考生档案一旦被投给自己所填过的一个高校,就意味着该生本轮投档结束。投档时,只按序检索考生所填志愿高校应投档数是否已满,而不论该生在平行志愿的哪个位置报考该校,也不论考生的专业志愿信息。

上一篇: 考生填报平行志愿必须注意的三个变化

下一篇: 考生填报平行志愿必须注意的五个关键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