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校调档线(抛档线)?调档线是如何形成的?
高校调档线(抛档线)是省招办在调档过程中,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将第一志愿填报了某高校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根据高校在当地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最高110%,.最低100%)进行调档,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这个高校的调档线。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计划在我省招理工类考生42人,该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为120%,[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如排名第50名考生的成绩是615分,则615分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在我省招生(理工类)的调档线。
由此可见,调档线是考生能否被报考的高校录取的一条资格线,只有进人调档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但进入调档线的考生不等于一定被录取。这是因为现行的招生规定赋予了高校择优选择的权利,所以各高校的调档线是按照多于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定的,例如上面讲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年在我省招生理工类考生42人,该校确定的调档比例是120%,则省招办向该校调挡的人数是50人,学校可以在这50人中择优录取42人。[文章来源:中国大学在线]如果录取了第50名考生,则最低录取分数线等于调档线,如果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不是排名第50名的考生,则最低录积分数线就高于调档线。因此,调档线是一条虚线,不一定是高校实际录取线,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能以调档线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真正对填报志愿有实际意义的是高校的最低录取分和平均分。
那么,调档线与批次控制分数线有什么关系呢?通常情况下,高校的调档线高于或等于最低控制分数线。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调档线高于同批次控制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高校,调档线等于同批控制线。